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5-01-23 08:18房文峰朱爱华吴卫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脑外伤球菌神经外科

房文峰 朱爱华 徐 杰 陆 华 吴卫江

江苏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南通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无锡 21404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出现在神经外科手术后,神经中枢一旦受到感染患者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损伤脑神经结构恢复的完整性,不但影响原来的生理功能,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还会危及患者生命[1-2]。本文主要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并分析了主要致病菌的类型,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09—2014-07收治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48例,其中208为不同程度和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男138 例,女110 例,年龄27~74 岁,平均(53.7±8.5)岁,入选排除标准包括肝脏、肾脏、肺部等疾病。感染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头疼、发热的临床症状,评定为细菌性炎症,其中轻度感染69例,中度感染94例,重度感染45例。

1.2 方法 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详细观察与记录其临床表征,详细记录患者行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观察患者临床病症的变化特点,随时掌握患者身体功能特征。实验室内分析患者中枢神经感染的病原菌种类,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主要的致病菌,在术后结束后针对患者的具体感染程度加强防控的力度,避免患者由于中枢神经感染而出现死亡病例。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枢神经感染患者的原发病种类情况分析 脑部外伤67例(32.21%),脑血管出现畸形38例(18.27%),颅内肿瘤25 例(12.02%),脑 部 出 血19 例(9.13%),脑 积 水18 例(8.65%),颅 骨 修 复18 例(8.65%),脑 血 肿23 例(11.07%)。脑外伤患者手术后导致中枢神经感染比例最高。

2.2 中枢神经感染患者的致病菌种类情况分析 所有中枢神经感染患者中,革兰阴性杆菌(79例)和革兰阳性球菌(70例)的感染例数最多,共149例(71.11%),其他病原菌59例(28.89%)。

3 讨论

神经外科手术后方式在临床手术成效理想,不仅可以提高病灶切除后神经组织正常功能的恢复程度,还可以提高术后的愈合效率[3]。但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伤口受到外部的影响出现创伤面积扩大等情况的发生,神经中枢系统受到感染的几率非常高,临床治疗上最为常见的手术包括脑外伤手术、颅内肿瘤切除手术、脑血管出现畸形、脑出血和脑水肿等。患者的病情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具体病灶神经系统的位置也有区别,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创伤面积的具体范围和程度也有不同,受到外界环境和卫生条件的影响,出现感染在所难免。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外伤手术患者出现神经中枢感染的比例最高,这与脑外伤经手术治疗后创伤面积较大有关。而导致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数量最多,其他各种病原菌也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感染,可见引起神经外科手术后中枢神经感染的病菌种类较多,在防控方面要做到全面和具体,除了要对上述两种病菌要加强防控之外,还要注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的控制与消毒。患者手术之后的伤口消炎要及时和彻底,尽管这些病原菌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常规消炎抗菌药物的使用上,还要加强对患者机体微循环的调理,以及加强病房消毒和空气流通处理,防止术后出现交叉感染。本研究中对出现感染的患者感染菌分析和总计中发现,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比例很大,这两种病菌对患者的脑部神经功能的正常应用起到了阻碍作用,尤其在脑外伤患者手术后极为明显。脑外伤患者的脑组织被破坏后,暴露在外的创伤部分容易受到外界空气或周围环境中潜藏的病菌所感染,出现感染后又直接与患者的神经组织发生物理作用,病原菌通过创伤部位可直接入侵到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程度加剧,住院时间延长,同时在手术后伤口也容易受到病房空气中和医疗卫生器械细菌的影响,容易出现交叉感染,患者中枢神经感染程度加深,临床症状呕吐、发热等程度加重,又对患者自身的抵抗能力、免疫功能造成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生命质量。可见控制神经外科手术后的中枢神经的感染,要同时加强外部环境和内在环境的双重防控,一方面要针对病原菌中种类进行对症下药,增强患者身体机能的快速恢复,同时也要对所处的就医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和清洁,避免病菌通过各种渠道入侵患 者的中枢神经[4-5]。

综上所述,采用神经外科手术后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长远地降低患者病患位置的疼痛发作频率,使患者可以进行正常的生产与生活,能够最大限度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做好术后感染控制与处理,尤其是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服用适当的抗菌药物,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也减轻了患者病痛的折磨,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1] 黄小燕.脑卒中重症监护室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459-460.

[2] 兰青.神经外科手术后可行性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13):867-868.

[3] 蒋天伟,程广东,梅华宜.硝普钠控制降压下32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手术切除的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9):64-65.

[4] 王芮琦,董春玲,吴艳峰,等.以肺动静脉栓塞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一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2):988-989.

[5] 冉芳,王春燕.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5):139-140.

猜你喜欢
脑外伤球菌神经外科
2015—2020年某院肠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湿热烧伤膏对神经外科正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