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

2015-01-23 08:18张建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偏瘫医师下肢

张建英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 朝阳 122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随机选取2015—09来我院住院的8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65.2±4.3)岁,其中合并高血压30例,糖尿病12 例,左侧偏瘫14 例,右侧偏瘫28 例。对照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59.3±6.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26例,糖尿病患者16例,左侧偏瘫者17例,右侧偏瘫者25例。

1.2 纳入标准 参照《神经病学》[1]经头CT 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并经下肢静脉彩超确诊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

1.3 排除标准 (1)严重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导致的下肢水肿;(2)年龄小于65岁;(3)有髋关节置换手术史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配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功能锻炼护理,心理护理及穿刺部位护理。一般治疗:卧床患者抬高患肢,增强患者的主动及被动运动,加穿弹力袜。药物治疗:低分子肝素钠3 000U 皮下注射,每12h 一次,疗程7d;丹参注射液250 mL,1次/d静滴,疗程10 ~14d;尿激酶25万U,1次/d静滴,疗程7~10d。

1.5 护理方法

1.5.1 基础护理:每天测量患者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观察患肢皮温、颜色、肿胀程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若两侧下肢的不同平面周径相差大于0.5cm,应即时通知医师并协助医师进行相应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注意患者有无突然出现的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异常情况,如出现应该及时向医师汇报,警惕肺栓塞发生的可能性。

1.5.2 饮食护理:嘱咐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低糖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降低血黏度。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大便增加腹压,影响下肢血液循环。不能进食的患者予鼻饲流食。

1.5.3 体位护理:急性期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保持换肢与床角度30度左右,以减轻下肢水肿和疼痛肿胀感觉。卧床患者要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及感染发生。

1.5.4 功能锻炼护理:偏瘫患者要配合主动及被动运动,每次进行大约15mim 肌肉按摩,要兼顾到髓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功能锻炼及恢复,多增加主动运动。

1.5.5 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多方面了解,增加对疾病的认知度及提高对抗疾病的信心,并做好家属的健康护理教育工作,以协助医师护士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1.5.6 穿刺部位的护理:穿刺部位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及体位进行选取,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在穿刺过程中密切观察血管情况,注意有无静脉炎,并尽量缩短止血带的套扎时间,防止损伤远端血管。如需反复静脉抽血应尽量选择留置针套管针进行静脉穿刺。在患者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情况,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防止空气及各种微粒进入血管中形成微血栓。

1.6 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下肢静脉血栓0 例,对照组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4 例,发生率9.52%,2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45.3±6.8)d,对照组住院时间(67.2±5.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主要病因包括长期卧床导致的静脉回流减少,血液流速缓慢,血液呈高凝状态,以及血管内皮损伤综合因素[2]。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属带来心理及生活负担,而且具有严重的致残率,甚至可能发生危及患者生命的肺栓塞并发症。通过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较单纯基础护理无论从减少下肢静脉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上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综合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功能锻炼护理,心理护理及穿刺部位护理[3]。其中饮食护理上要求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低糖食物。体位护理要求急性期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保持换肢与床角度30度左右,以减轻下肢水肿和疼痛肿胀感觉。心理护理要求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多方面了解,增加对疾病的认知度及提高对抗疾病的信心,并做好家属的健康护理教育工作。功能锻炼护理要求偏瘫患者要配合主动及被动运动,每次进行大约15 mim 肌肉按摩。穿刺部位的护理要求穿刺部位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及体位进行选取,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在穿刺过程中密切观察血管情况,注意有无静脉炎,并尽量缩短止血带的套扎时间,防止损伤远端血管。如需反复静脉抽血应尽量选择留置针套管针进行静脉穿刺。在患者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情况,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防止空气及各种微粒进入血管中形成微血栓。若下体突然出现肌张力增高,肿胀明显提示可能发生肌筋膜室综合征,应及时向医师汇报并协助处理。

总之,综合护理不仅要求护士具有严格的专业知识,更要求护士在工作过程中更应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尤其密切注意患者有无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异常情况,如出现应该及时向医师汇报,警惕肺栓塞发生的可能性。为此在平时的工作中应随检查抢救用品,包括氧气车、心电监护设备、抢救药品,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及时配合医师进行现场抢救[4-5]。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不仅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减少肺栓塞的发生,且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34.

[2] Park JY,Jeon YS,Cho SG,et al.Stent fractures after 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 stenting[J].J Korean Surg Soc,2012,83(3):183-186.

[3] Wissgott C,Kamusella P.Andresen RTreatment of femoropopliteal stenoses and occlusions with mechanical rotational catheters:comparison of results with the Rotarex and Pathway devices[J].J Cardiovasc Surg(Torino),2012,53(2):177-186.

[4] 张晓英,谷丽梅.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51例分析[J].吉林医学,2008,9(29):1 472.

[5] 文海兰.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9(7):2 553.

猜你喜欢
偏瘫医师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