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常用的结构形式

2015-02-10 05:40张晓明
文教资料 2015年13期
关键词:体式编导舞蹈

张晓明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幼儿舞蹈常用的结构形式

张晓明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结构是将众多的生活现象加以浓缩,再现为艺术形象的手段,它是作品形象表现的一个基本构造方法,也是将生活体验或观察感知转化为艺术作品的关键。实践证明,没有一个好的、恰当的舞蹈结构,舞蹈就无法创作、无法存在和发展。“结构”是舞蹈编导者“头脑中的创造”。本文主要是针对幼儿舞蹈在创编当中的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和讲解,对编导者对幼儿表演性舞蹈的创编结构提供参考。

舞蹈结构 幼儿舞蹈 结构形式

“结构”是借用于建筑艺术的术语,是“组合连接”的意思。舞蹈结构,是将生活体验或观察感知进行筛选、提炼,通过认识、联想、想象、情感等活动的参与而转化为初步艺术形象的“头脑创造”过程。

在舞蹈艺术中,舞蹈结构具有内容和形式的双重属性,结构既属于形式范畴,又属于内容范畴,是将生活体验转化为艺术作品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重要的环节中,既要思考“表现什么”,即内容,又要考虑“怎样表现”,即形式;既要对生活体验感受进行筛选、整合,把对客观事物的直接观察转化为编导的主观发现与审美判断,从而深化和确定表演的内容与范围,又要将情节发展、时间长度、舞蹈风格、舞段安排、舞台调度及灯光、服装、道具、布景等进行全方位的安排与艺术处理。

“构思”是从对生活的观察和形象思维,通过感受—想象—升华—灵感—主题—形式—内容这样一个过程形成对一个事物的整体认识。而“结构”是指舞蹈作品的组织方式和构造方法,它与体现舞蹈编导的创作构思、塑造的舞蹈形象、表达的思想情感及舞蹈语言的运用都有密切的联系。换言之,舞蹈结构就是舞蹈形象情调的安排和分配。结构本身就是一种表现形式,是各种表现和形象连接的构造。比如,当我们选择好一个题材,并感到这个题材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时候,也就同时确定可能表现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取向。那么用怎样的方法表现,就要靠作品的结构。

“结构”是将众多的生活现象加以浓缩,再现为艺术形象的手段,它是作品形象表现的一个基本构造方法,也是将生活体验或观察感知转化为艺术作品的关键。实践证明,没有一个好的、恰当的舞蹈结构,舞蹈就无法创作、无法存在和发展。因此,我们说“结构”是舞蹈编导者“头脑中的创造”,其主要表现为编导在思考“表现什么”的同时又在思考“怎样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有些幼儿舞蹈编导在“选材”、“编舞”的艺术创作中,只关心、注重怎样编舞,把动作视为最重要的,而不太重视舞蹈结构体现。并认为舞蹈就是把舞编好就行了,编舞才是舞蹈编导的本行,所以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往往结构未定就匆匆着手编舞,影响内容与形式的吻合,阻碍主题的挖掘与人物形象的情感发展,到头来不是七拼八凑就是漏洞百出,全然没有整体统一的格调和多样性。

幼儿舞蹈编导要充分认识和强化舞蹈结构意识。一般来说,舞蹈的结构确定以后,一个舞蹈作品的大致形象就依稀可见。一个较完善的舞蹈结构,其编导既能在明确舞蹈主题时抓住最能激发情感的东西,产生巨大的创作欲望,又能经过对素材的分析整合,充分展开想象,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舞蹈形象。

一、舞蹈结构的功能

1.结构是生活现象的提炼

社会生活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编导从生活中选取题材,起初选取的材料还是零乱的,尚未形成明确的意向。当进入结构阶段,编导就要对众多零乱的生活现象进行梳理,对作品的立意进行反复提炼,从而使作品的主题得到升华。它比自然形态的生活更生动、集中和完整,是编导选择题材和确立主题后,用形象思维的方法,通过巧妙的艺术结构,才能取得符合事物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艺术作品。

2.结构是对舞蹈表现的设计

结构是舞蹈创作的基础设计,关于谋篇布局、意境情调、时间长度、舞段安排、语言风格、舞蹈形象的雏形和道具服饰的特色等表现内容及表现形式的问题,均在结构这一步骤的构思之中。一个完善的舞蹈结构的产生,是多种心理活动协调配合的艺术创作思维反复磨合的过程。结构是舞蹈作品的设计图和创作依据,是舞蹈创顺利进行的有效和必需的手段,是完整统一的舞蹈作品创作的基本保证。

3.结构是合作者的创作依据

结构不仅是舞蹈创编者构造舞蹈形象的图纸和依据,而且是合作者的创作依据。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包含音乐、美术等因素,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很难样样精通,这就需要与音乐家、美术家合作完成舞蹈艺术创作。而结构中的音乐与舞美设想,直接给合作者提供创作依据,合作者将根据“结构”中的语言情调、舞段长度,灯光、服饰、道具、布景等设想进行创作,从而在统一的格调下完成一个完整的舞蹈艺术创作工作。

二、常见的结构形式及其内涵

1.情绪性结构

情绪性结构应用非常广泛,包容性极强,以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特定情绪作为贯穿舞蹈的主线。情绪性结构一般没有故事,只有简单的情节或者根本没有情节,表现的人物形象性格都是“共性的”,没有矛盾冲突。情绪舞主要是以动作、节奏、速度和画面的对比变化表现舞蹈的。常见的体式有以下三种。

(1)一段体结构体式

一段体结构体式是以一种情绪贯穿始终为特征的,运用重复和展开的手法创造舞蹈意境和氛围。如舞蹈《蓝天小银鹰》,整个舞蹈从头到尾都在展现小朋友从小立志当一名空军飞行员,盼望展翅飞上蓝天的愿望。

(2)二段体结构体式

二段体结构体式是以两种特定情绪先后展开为特色的,在节奏处理上根据作品的需要先快板后慢板或先慢板后快板,根据作品的不同有所侧重,使两种情绪出现浓与淡、舒与缓的对比。如舞蹈《美丽的毛毛虫》就是典型的两段体式结构,前段用比较安静、轻快的音乐和动作表现出毛毛虫蠕动、慢慢成长的状态,后段用热烈欢快的音乐和动作表现出毛毛虫化茧成蝶后的景象。

(3)三段体结构体式

三段体结构体式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绪间隔或先后出现为特征的,通常称为ABA式。这种结构体式的情绪变化和节奏变化较大,在布局中A与B或B与A的转换处要既合乎逻辑又出乎意料。同时后一个A不能等同于前一个A,而是比前一个A更加热烈,是前一个的发展和升华。

2.情节性结构

情节性结构也称戏剧性结构,在舞蹈中加入情节部分,是用一条有的放矢的戏剧性主线贯穿始终,通俗地讲就是叙述一个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形象的作品。这种结构需要紧紧围绕故事发展做出“前提—发展—结局”的铺陈,充分运用舞蹈的手段讲述故事情节,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

3.音乐结构

音乐结构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结构形式,它可以说是前两种结构方式的转化,并与之密切相关,只不过选材是从音乐中来。也就是说将音乐形象转化为舞蹈形象,这是两种形象的水乳交融,共同组成视听一体的新的舞蹈艺术形象。这种音乐结构以成功的音乐作品为依托,要求编导首先要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分析其曲式结构、音乐动机、旋律、节拍等,在充分理解和感受中寻找动感鲜活的舞蹈形象和组织舞蹈语汇。

三、设计结构的基本原则

舞蹈结构是构成舞蹈艺术形象的图纸,这就要求在编创结构的时候,内容清晰、精练、明了,语言形象富有动感,使人看到结构时,就能在这张平面的结构之中,感受到立体的舞蹈形象。

舞蹈结构中大体包含这几个内容:表现内容、表现形式、舞蹈设想、音乐长度与风格、舞美设想等。

1.表格式结构方式

制作表格,将结构内容简明扼要地填入表中,以便了解和对比。

题目: 形式: 编号: 时间:

段内容 舞蹈设想 长度 音乐设想舞美设想其他1 2 3

2.文章式结构方式

写一篇文章,写明舞蹈的内容形式、主题思想、段落大意、音乐背景、舞美灯光等。

3.内心结构方式

这种方式是长期从事舞蹈编导工作的有经验和具有创作天才与灵感的舞蹈编导者的结构方式,通过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或者在内心深处长时间的酝酿、构思、经过反复推敲后胸有成竹的内心结构方式。

创编儿童舞蹈必须熟悉怎样结构舞蹈。编导根据对生活的认识和对舞蹈素材的理解,按照塑造舞蹈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运用舞蹈及其各种表现手法,将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形象和事物情节等分别轻重主次,合理布局,使其首尾相通,虚实相生,均称地加以安排和组织,使其既符合欣赏规律,又适应舞蹈作品体裁形式的需要,以达到舞蹈艺术的完整和谐。

[1]项目开发教学法的教学设计策略及其应用.职教论坛,2005(06).

[2]少儿舞蹈培训中家长心理的探测与引导.舞蹈,2006(06).

[3]幼儿舞蹈教学的一点认识.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7(01).

[4]浅谈少儿舞蹈教育的情与趣.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4).

[5]让孩子的天性自由地舞蹈.班主任,2008(8).

[6]自然舞蹈对幼儿舞蹈学习动机激发的策略研究.时代教育,2009(07).

猜你喜欢
体式编导舞蹈
冰上舞蹈搭档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