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所队警营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5-02-12 13:35王刚南京铁路公安处海安县站派出所江苏南京210037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警营民警基层

王刚(南京铁路公安处海安县站派出所,江苏南京210037)

加强基层所队警营文化建设的思考

王刚
(南京铁路公安处海安县站派出所,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警营文化建设是公安工作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公安机关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提升民警队伍整体战斗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育警、文化强警意识,按照队伍正规化建设要求,扎实推进警营文化建设,提升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公安民警,进而提升现实工作战绩。

关键词:基层所队;警营文化建设

警营文化建设是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软实力”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部分基层所队对警营文化建设功能认知模糊,“文化育警”、“文化兴警”的理念树得不牢,加之战线长、警力少、任务重等原因,致使基层所队警营文化建设与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要求还有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应当引起各级领导干部的认真思考和高度重视。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加强基层所队警营文化建设略抒己见。

一、加强基层所队警营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警营文化建设与实现基层民警梦想相辅相成

警营文化是陶冶民警情操,净化民警心灵,激发民警活力,培养向上精神,促进队伍建设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不断用先进的警营文化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促进队伍建设,可以达到提升民警素质、提升队伍士气、提升整体战斗力的目的。在2013 年3季度全局工作会议上,我局领导提出了“管内安全稳定”和“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梦想。民警实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梦想是实现“管内安全稳定”梦想的必要条件,而进一步加强警营文化建设是实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因此,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加强警营文化建设与回应民警期盼高度契合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所队民警对警营文化建设提出不少意见建议,如:“工作之余生活单调”,“建议多开展一些门槛较低的警营文化活动,丰富民警业余生活”,“建议多组织工会活动”等。由于铁路公安职业的特殊性,每逢重大活动、重大节日等时间节点,都是广大民警工作最为紧张繁忙的时段,常常奉献双休日,奋战岗位上。这些客观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民警业余文化生活匮乏,使得民警参加警营文化活动的愿望尤为迫切[1]。

(三)加强警营文化建设与实现自我发展一脉相通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自我实现需求”置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等四个层次后的最高层次。要让民警实现自我需求,就必须针对民警的不同发展需求,搭建多元化的舞台,将民警个人健康的情趣爱好与警营文化建设有机统一起来,让民警在完成

工作任务的同时,依托警营文化建设,在其喜好的领域学习研究,在其热爱的平台锻炼成长,从而不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进而推动公安工作发展。

二、基层所队警营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缺乏体系化构思

警营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提升民警整体素质起到由内而外、潜移默化的作用。但与公安现实斗争相比,警营文化建设投入周期长,效果显现慢,特别是一些基层所队领导对警营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加之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导致基层警营文化建设长期处于零敲碎打、被动应付局面。

(二)引导不力,出现偏执化认知

有的领导将警营文化建设等同于“运动式”的文体活动,甚至认为可有可无,无伤大雅,不会影响到现实工作战绩。有的领导满足于应付检查,摆造型、拍照片、报信息。长此以往,必将极大挫伤基层民警参与警营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影响一线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蓬勃发展,甚至沉湎于吃吃喝喝,缺乏健康精神文化追求。

(三)条件受限,难以全员化参与

由于基层所队高度分散、警力紧张,加之任务繁重、时间紧张等原因,警营文化集中活动难以有效组织开展。即便是派出所自行组织活动,也往往由于点多线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很难保证民警及时参与。以海安县站派出所为例,共有驻站点5个,驻站民警7人,分散在186.373公里线路上,如果派出所组织开展警营文化活动,要提前2天调整警力部署,所领导顶班替岗,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所队开展警营文化的热情。

(四)硬件匮乏,缺少基础化支持

一些基层所队由于缺乏场地、资金、设施等必要的保障支持,民警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落后的文体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一廊一院三室五小”的家园式文化环境尚未建成,图书室书籍更新缓慢,报刊品种单一,民警缺乏娱乐、健身、减压和陶冶情操的场所,致使警营文化建设的开展力度不大,质量得不到保证,成为制约警营文化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2]。

三、加强基层所队警营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科学管理,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一是着力营造群策群力的氛围。要按照“以先进的警务理念引领警营文化工作,用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方式加强和改进队伍管理”的要求,积极发动民警参与管理、参与决策,通过集思广益,科学制定奖惩考核办法、岗位工作细则,确保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都能体现民警的意志,从而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上级的要求上来。二是着力营造严优并举的氛围。要坚持从严管理与从优待警相结合,按照“有利于工作、有利于调动民警积极性”的原则,利用交班会、谈心家访等时机,教育民警增强大局意识,拓宽视野,以干好工作为出发点,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遇到原则性问题“小我”服从“大我”,局部服从整体。同时,积极帮助民警及其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增强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着力营造团结互助的氛围。要从关心民警切身利益入手,认真做好家访、谈心工作,不定期组织慰问困难民警,营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二)改善条件,打造和谐文化环境

一是营建“文化乐园”。要结合当前民警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认真制定文化设施器材配备计划,纳入警营文化建设预算。要积极筹措专项建设资金,重点扶持滞后单位文化建设,并配置完善篮球架、乒乓球台、羽毛球网架、健身器材等娱乐设施,扎实推动基层所队警营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二是丰富“精神家园”。要抓住公安局每年组织的“送书下基层”活动,主动向上级汇报,争取支持,及时更新法律法规、公安业务、文学经典、“心灵鸡汤”等多个领域的精品书籍,让图书室书籍满足不同民警的口味,真正为民警提供温馨优雅的文化环境和心灵港湾。同时,结合读好书活动,经常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使民警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受到教育。三是开辟“绿色菜园”。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为民警搭建警营文化平台,如:利用派出所周边闲置空地,开垦小菜园,种植青菜、辣椒等时令蔬菜,既能有效改善民警伙食结构,节省伙食开支,保证民警吃到绿色、营养、放心的蔬菜,又能营造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警营环境。

(三)以点带面,加强整体文化修养

一是坚持政治建警。要将政治学习融入警营文化,运用组织学习宣讲、观看影片、系列主题实践

活动等多种方法,加强民警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形势任务教育,牢牢占据民警精神高地,引导广大民警自觉践行上海铁路公安主流精神,使队伍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和旺盛的斗志。二是坚持文化育警。要按照“一警一爱好,一所一特色”的要求,将最能体现时代特色、满足广大民警精神需求的内容纳入警营文化建设,如借助当前青年民警对微博、微信平台的关注,发挥“微教育”的优势,用青年民警关心和喜欢的话题,吸引民警眼球,培育良好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健康生活理念,不断提升青年民警的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三是坚持训练强警。要以提高执法技能、群众工作技能以及违法违纪行为预防为重点内容,组织民警积极参加各类教育训练,采取工作点评、案卷评比、抽查考核、技能比武等方式,加强民警日常实战化培训,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战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把遵法守纪、依法办事化作民警的自觉行动。

(四)寓教于乐,开展多样文体活动

一是大力开展所史教育。要利用荣誉陈列室、图书室、活动室及文化宣传走廊,让民警了解派出所历史,增强集体荣誉感,激发民警的职业归属感,培养团结拼搏、勇争一流的进取精神,为各项公安保卫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素质支撑。二是大力开展警体竞赛。要针对基层所队青年民警较多的实际,组织开展篮球、羽毛球、排球、长跑等竞技活动,让民警在争夺中激发拼搏精神,培养勇于奉献、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使队伍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和旺盛的斗志。三是大力开展廉政文化教育。要坚持从严治警的方针不动摇,通过重温公安部“五条禁令”、“三项纪律”,观看警示教育片,签订《党风警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等形式,加强队伍纪律作风教育。同时,定期组织民警到当地廉政学习教育培训基地参观学习,教育民警不断强化廉政意识,增强法纪观念,自觉规范廉洁从警行为[3]。

参考文献:

[1]张跃进.基层警营文化建设思考[J].公安研究,2013,(1).

[2]卢维英.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森林公安队伍战斗力[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4,(3).

[3]张洪斌.香港警队建设的启示与思考[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4,(5).

责任编辑:仪宏斌

Reflections on the Polic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 Police Stations

Wang Gang
(Police Substation of Hai’an Railway Station, Nanjing Railway Public Security Division, Nanjing 210037, 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e culture is the soul and anchor to police work, as well as the embodiment of police departments’soft power. In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olice force’s battle effectiveness, we need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educating the police with culture,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e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normalization, and increase the troops’cohesiveness and creativity, so a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police officers.

Keywords:grass-root police st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e culture

作者简介:王刚,男,江苏徐州人,南京铁路公安处海安县站派出所副政治教导员。

收稿日期:2015-04-30

文章编号:1009-3192(2015)03-0088-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D631

猜你喜欢
警营民警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长航南京:开展“萌娃进警营”消防开放日活动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基层在线
民警轩哥说案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警营情怀
新时期背景下警营文化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