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质与外显利他和内隐利他的关系

2015-02-22 07:48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

王 明 明

(山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济南 250358)



人格特质与外显利他和内隐利他的关系

王 明 明

(山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济南250358)

摘要: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_RSC)、大学生利他行为自评问卷和内隐联想测验为工具,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外显利他和内隐利他的现状进行测查,探讨外显利他和内隐利他的关系以及人格特质与外显利他和内隐利他的关系。 结果显示:(1)外显利他与内隐利他相关不显著,利他行为存在内隐倾向,外显利他和内隐利他均不存在性别差异;(2)外显利他得分与EPQ人格特质中的N量表、P量表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E量表、L量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典型情绪不稳定与典型情绪稳定外显利他存在显著差异;(3)内隐利他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均不显著。

关键词:人格特质;外显利他;内隐利他;内隐联想测验

1问题提出

利他行为(altruism behavior)是指自愿帮助他人而并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行为。[1]Bar-Tal认为利他行为应具有以下特点:①必须对他人有利;②必须是自愿的;③行为必须是有意识且有明确目的;④所获得利益必须是行为本身;⑤不期望有任何精神和物质的奖赏。[2]以上五点必须同时具备,缺少一项则不能称为利他行为,其中第五项是最为重要的特征,但并不排除利他行为者可能有内部奖励,而且这种奖励不一定非得是意识到的,可能是潜意识的一种奖励,也就是说内隐的利他是可能存在的。以往研究重于探讨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试图对利他行为进行心理学的解释。根据前人的大量研究,能够影响利他行为出现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基础、文化影响、情境因素、认知因素、情绪因素、人格因素。[3][4]

心理学家对利他行为进行的研究大都着重于探讨和验证外部因素对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忽略了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作用。直到近年,利他人格这一概念才逐渐得到研究者的认可,并确立了其在利他行为研究中应有的地位。[5]亲社会定位指数是多种不同测量中相当好的利他行为预测指标,个人倾向性变量对于那些发生在现实情境中需要更高代价的、长期的助人行为有更强的预测力。[6]Batson和Powell的一项长达16年的纵向研究也发现利他倾向作为一种个体差异变量在儿童早期就已经出现,并在以后15年后仍然保持稳定,这一人格特点可以解释现实生活中某些助人行为存在的差异。[7]中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利他行为的关系非常密切,同伴关系好、人际信任度高的儿童与利他行为的数量有着正相关,而焦虑、神经过敏性与利他主义行为有较弱相关。[8]大量研究表明,利他行为和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关。

20世纪90年代Greenwald提出“内隐社会认知”[9],这使得社会认知的研究开始从信息的意识性加工转向对其内隐层面的探讨。经过20多年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社会认知会以一种内隐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判断和行为。外显社会认知可以通过传统的行为观察、自陈量表、同伴评定等方法测查,而内隐社会认知则多使用一些间接的测量技术得到内隐的、自动化的自我评价倾向。[9][10]这些间接技术不仅可以消除被试在自陈量表中由于社会赞许效应产生的误差,提高效度,还可以获得个体认知等方面不仅限于意识层面的真实信息,为外显利他行为和内隐利他行为发展不同步现象提供新的解释视角,这是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是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11]IAT是Greenwald, McGhee和Schwartz于1988年提出的。[9]其测验原理是:当两个概念联系紧密时,人们容易对其样例做同一反应;反之,当两个概念联系不是很紧密甚至存在冲突时,对它们的样例做同一反应则较为困难。[12]IAT 的测量指标就是这两类任务平均反应时之差,该指标间接反映了被试内隐认知中对客体的相对态度或概念,从而实现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

当前利他研究领域也发现在个体“外显利他”以外,个体也存在一个“内隐利他”结构。汪伟采用IAT对内隐助人态度进行的研究发现,被试具有倾向于助人的内隐态度,并且内隐助人态度不存在男女性别差异。[13]蒋达等采用外显的提名法和内隐联结测验也发现被试的利他行为表现出自动化特征,内隐利他倾向和外显利他行为之间不存在相关,内隐利他倾向不存在性别差异,利他行为具有内隐性或无意识性。[14]尽管,目前对内隐利他及其测量工具的信效度还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内隐利他是存在并且是独立于外显利他的结构。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验证利他行为是否有内隐倾向,内隐利他与外显利他之间的关系如何,并进一步考察人格特质与外显利他和内隐利他之间的关系。

2研究方法

2.1 被试

随机选择在校大学生,共187名,其中男生46名,女生139名。被试均为自愿参加,视力正常,近期内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实验。

2.2 研究材料

(1)内隐利他的内隐联想测验

实验材料用自编的Inquisit程序呈现,程序步骤遵循Inquisite专业心理软件公司编制的IAT专用软件实验程序范式。为对联结顺序效应进行检验,被试随机分为顺序组与逆序组,顺序组先做相容任务后做不相容任务,逆序组相反。内隐联想测验(IAT) 所用材料共20个词,分为目标词和属性词两类。目标词包括“利他”和“非利他”词汇;属性词包括“自我”与“他人”词汇。实验前采用提名法搜集得到词汇。其中“利他”词汇包括:奉献、帮助、捐赠、助人、支持;“非利他”词汇包括:攻击、辱骂、伤害、抢劫、欺骗。属性词中包含5个用来描述“自我”的词汇以及5个用来描述“他人”的词汇。“自我”词汇包括:自己、自我、我们、我的、咱们;“他人”词汇包括:他们、别人、外人、他人、他们。

(2)大学生利他行为自评问卷

此问卷为李艳芳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形成的自评问卷。[15]问卷采用七点计分,包含5个因子:利他行为责任性、尊重和关心他人、关心和关注自己、利他行为表现、利己性行为和观念。5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602~0.794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了0.873,本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各因子与总问卷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相关系数0.739~0.789之间,均高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此利他行为量表结构效度良好。

(3)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_RSC)

此量表为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莘的修订版,[16]问卷的E、N、L三个量表具有令人满意的信度,在0.74~0.78之间,P量表的信度基本达到有关的心理测量标准,在0.54~0.60之间,四个分量表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都较好。

2.3 研究步骤

(1)用内隐联想测验(IAT)来测量内隐利他

通过比较“目标-属性”相容反应与“目标-属性”不相容的反应时差异,观察是否产生内隐联结启动。被试坐于计算机前,注视计算机屏幕。首先阅读计算机屏幕上的指导语,明白实验要求后点击“开始”。每个步骤开始前都有对本阶段任务的描述和指导。测验过程中,屏幕的左上侧和右上侧分别呈现属性的类别标签,即“自我”与“他人”词汇,或者呈现目标的类别标签,即“利他”与“非利他”词汇,呈现在屏幕中央,若被试将目标词归为左侧类别,则按“E”键;若将目标词归为右侧类别,则按“I”键。测验任务的排列由程序控制随机呈现。计算机将自动记录每一步反应的反应时和对错情况。

(2)用大学生利他行为自评问卷测量外显利他、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_RSC)测量人格特质

采用问卷法,主试统一使用指导语进行施测。采用匿名方式,回答不受时间限制,但要求“尽可能快地”完成。回答完毕后回收问卷。

3结果分析

3.1 人格特质

统计EPQ_RSC各分量表原始得分,参照常模转换为T分数,舍弃L量表得分大于60分的数据。删掉5份数据,获得有效数据180份,其中男生43人,女生137人。EPQ_RSC分量表T分数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EPQ_RSC各量表T分比较(n=180)

计算各维度典型数据个数:E量表表示性格的内外倾向,分数超过61.5表示典型外向性格,分数低于38.5为典型内向;N量表亦称神经质量表,表示情绪是否稳定,分数高于61.5表示情绪不稳,低于56.7为情绪稳定的人;P量表亦称精神质,表示情感的丰富程度,分数超过61.5表示精神质明显,情感冷漠,分数低于56.7以下属精神质不明显,感情丰富。数据整理如表2所示。

表2 人格特质数量统计(n=180)NE量表N量表P量表典型外向39典型内向26典型不稳定38典型稳定117典型情感冷漠11典型情感丰富153表4 EPQ4个分量表与IAT效应值和大学生利他行为自评问卷得分的相关(n=180)EPQ分量表内隐利他外显利他E量表-0.040.17*N量表0.01-0.29**P量表-0.13-0.23**L量表0.140.29** 注:*p﹤0.05,**p﹤0.01。

3.2 内隐利他

对内隐联结测验的数据处理按照Greenwald提出的方法进行,先把低于300ms的反应时记为300ms,大于3000ms的反应时记为3000ms,把错误率超过20%的实验数据予以删除。统计“目标-属性”不相容任务和相容任务。将不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时减去相容的平均反应时,得出IAT效应值,数值越大内隐利他倾向强度越大。表3呈现了被试的相容任务、不相容任务和IAT效应值的反应时。由表3可以看出,不相容任务反应时的均值大于相容任务的均值。对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进行t检验(t=-13.66,df=179,p﹤0.01),相容任务的反应时显著小于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

表3 IAT不同任务反应时比较(n=180, 单位: 毫秒)

对内隐联想测验性别差异比较发现男女在相容任务中(t=0.34,df=178,p﹥0.05)和不相容任务中

(t=0.99,df=178,p﹥0.05)差异不显著,IAT效应均值性别差异也不显著(t=0.74,df=178,p﹥0.05)。

对联结顺序效应进行检验,比较顺序组与逆序组的反应时。结果显示,两组相容任务反应时差异不显著(t=0.98,df=178,p﹥0.05);不相容任务反应时差异也不显著(t=1.13,df=178,p﹥0.05)。

3.3 外显利他

采用大学生利他行为自评问卷测量外显利他,首先对大学生利他行为自评问卷信度进行分析。调查问卷的信度采用Alpha系数和分半信度作为指标,总量表的Alpha系数达到0.79,分半信度达到0.73,本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

统计大学生利他行为自评问卷得分,性别t检验显示,性别差异不显著(t=-1.65,df=178,p﹥0.05)。

3.4 内隐利他和外显利他的相关

将IAT效应值与“大学生利他行为自评问卷”得分进行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IAT效应值与外显利他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r=0.054,p﹥0.05,表明IAT效应值与“大学生利他行为自评问卷”得分之间相关不显著,外显利他与内隐利他相分离。

3.5 EPQ_RSC各因素与外显利他、内隐利他分析

表4是EPQ各维度与IAT效应值和大学生利他行为自评问卷得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EPQ各维度与外显利他之间的相关都是显著的。而IAT效应值与EPQ各维度之间相关均不显著。

将人格3个因素对外显利他做逐步回归,结果发现神经质和精神质可以进入方程(β分别为-0.27, -0.28;p值分别小于0.001, 0.005)。根据表2的分类,对典型人格中典型外向与典型内向(t=0.24,df=63,p﹥0.05;t=-2.35,df=63,p﹥0.05)、典型不稳定与典型稳定(t=0.01,df=153,p﹥0.05;t=4.74,df=153,p<0.001)和典型情感冷漠与典型情感丰富(t=0.49,df=162,p﹥0.05;t=2.57,df=162,p﹥0.05)的内隐利他和外显利他t检验,仅典型不稳定组外显利他显著高于典型稳定组的外显利他。

4讨论

4.1 内隐利他与外显利他分析

本研究探讨了利他行为的内隐倾向性,在内隐社会认知方面,被试存在内隐的利他倾向。以大学生利他行为自评问卷评定的外显利他高低分组之间差异显著,但外显利他和内隐利他之间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利他行为的内隐倾向和外显行为之间是分离的。而且无论是外显利他还是内隐利他在性别上的差异都不显著。利他行为具有潜意识的、自动化的倾向,且不存在性别差异。这种倾向可能是生来就有的、遗传得来的、存在于潜意识里的,不受后天性别社会化的影响,因此性别差异不显著;也可能是后天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无论对男生还是女生,社会对其助人态度要求上不存在差异,都要求人们尽可能地帮助他人,人们也在现实生活中多次重复,从而使利他行为内化,产生内隐利他,也由此性别差异不显著。具体是何种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外显利他和内隐利他相关不显著,出现分离,这与以往的研究相一致,[14][15]这表明内隐利他可能是一种独立于外显利他的自我评价结构。外显利他的影响因素较多,生物、文化、环境、认知等都可以对其进行影响,而且各影响因素之间交互关系也较为复杂,受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利他的内隐倾向和利他的外部表现可能并不一致。这样,在某种情境中,即使一个人没有表现出利他行为,也不能说他本性是坏的,可能这人内隐利他倾向较强,但因为处在这种情境下,受到了影响,使他的内隐倾向没能表现出来。

本研究也对任务顺序对IAT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任务次序对IAT效应没有显著影响,这与Greenwald等人的研究发现相一致。[9]自陈式的外显利他测查较易受社会赞许、情境等因素的影响,使结果很难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情况,而使用内隐联想测验测查内隐利他,则可以有效地控制这些影响,说明内隐联想测验可以作为测量内隐利他的有效工具。

4.2 外显利他与人格特质分析

本研究发现EPQ_RSC人格结构中人格特质与外显利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人格的一个基本特性是稳定性,表现为人格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而个体也倾向于保持稳定的利他行为,也有许多研究发现有一种一致的利他人格存在,[3][5]这种人格可以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由此可以得出外显利他必然和人格特质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支持了上述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内外向与外显利他存在显著正相关,精神质、情绪稳定性与外显利他存在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神经质、精神质可以进入回归方程,这说明外显利他主要与神经质和精神质存在紧密联系,内外向尽管不能进入回归方程,但相关系数在0.05水平也是显著的。内外向得分高、神经质得分低、精神质得分低的人表现为更为友好,好交际,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这种人容易表现出利他行为。而内外向得分低、神经质得分高、精神质得分高的人表现为好静,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方面更容易焦虑、抑郁,不关心他人,有时会有些不近人情。这种人不易表现出利他行为。

值得指出的是,EPQ_RSC问卷中效度分量表可以反映被试掩饰、假托或者自身隐瞒等情况,L量表得分超过60分的数据需要舍去,可以控制社会赞许效应等,具有良好的效度。但是,在L量表与外显利他的相关分析中,两者在0.01水平相关显著,人格测量中并不能排除社会赞许效应的影响,而且那些越容易掩饰、假托或者隐瞒自身情况的人越容易表现利他行为。这里再次表明,利他行为易受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许多人是否表现出利他行为与他内心真正的想法之间可能存在差异,而环境、社会要求、对行为的认同等,可以使人们较多地表现出利他行为。也就是说此时的“利他行为”严格来说应称为“助人行为”,这种行为并没有做到“不期望有任何精神和物质的奖赏”,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助人”。而我们一般所使用的外显利他问卷或量表并不能很好地将两者区分开来。

4.3 内隐利他与人格特质分析

本研究还发现,内隐利他与人格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内隐利他本身是个体在具体情境下“自动激活”的,并不是一种稳定的特质变量;另一方面可能与测量方法本身的稳定性有关。在本研究中内隐利他是用内隐联想测验中不相容任务与相容任务反应时之差的IAT效应值指代的,而人格特质的测量是使用问卷测得的,两者一个是无意识内隐的,一个是有意识外显的,我们很难从行为的外部表现推测出其内隐机制。而且尽管内隐联想测验不会有社会赞许效应,但测查其反应时,反应时的影响因素较多,无论是速度准确性权衡还是刺激变量、机体变量都会对反应时产生影响,这使得内隐利他本身测量上存在问题。这些原因使得内隐利他与自陈式量表法得到的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比较低。

结论

本研究发现,利他行为存在内隐倾向;外显利他与人格特质部分相关;内隐利他独立于外显利他,与人格特质的关系不显著。

参考文献:

[1] 刘晓敏. 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 [J]. 心理学探新, 2000, (03):59-63.

[2] Bar-Tal,D.. Altruistic motivation to help: Definition, utility and operationalization[J].Humboldt Journal of Social Relations,1986,13(1):3 -14.

[3]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 [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498-523.

[4] 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86-292.

[5] 钟华, 郭永玉. 利他人格述评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26(1):68-71.

[6] Staub E. Helping a distregssed person: Social, personality, and stimulus determinants [J].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y, 1974,(7):293-341.

[7] Batson C D, Powell A A. Altruism and prosocial behavior [M]. Hoboken: Handbook of psychology, 2003.

[8] 李丹.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研究 [J]. 心理科学, 2000, 22(2):285-288.

[9] Greenwald A G, McGhee D E, Schwarz J L K.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implicit cognition: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8,(6):1464-1480.

[10] Greedwald A G, Banaji M R.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Attitudes, self-esteem and stereotypes [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5, 102(1):4-27.

[11] 宋志广,葛操.内隐品德研究综述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9,(07):68-69.

[12] 侯珂,邹泓,张秋凌.内隐联想测验:信度、效度及原理 [J].心理科学进展,2004,(02):223-230.

[13] 汪伟. IAT在内隐助人态度上的应用 [J]. 心理学探新, 2008, 28(3): 93-96.

[14] 蒋达,王歆睿,傅丽,等.内隐利他行为的实验研究 [J].心理科学,2008,(01):79-82.

[15] 李艳芳. 大学生道德价值观、自我概念与利他行为关系研究 [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16]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等.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 [J].心理学报,2000,(03):317-323.

(责任编辑:张连军)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with Explicit Altruism and Implicit Altruism

WANG Ming-mi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358)

Abstract:Tak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s subjects, this paper used th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Short Scale for Chinese (EPQ-RSC) and Altruistic Behavior Self-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 to test their personality traits and explicit altruism and implicit altruism. The present study tried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licit and implicit altru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explicit and implicit altruism.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discovered between explicit and implicit altruism,and altruistic behavior could be displayed implicitly, and there was no gender difference in explicit and implicit altruism;explicit altruism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scores of N and the scores of P, an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scores of E and the scores of L in EPQ-RSC;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explicit altruism of typical emotional non-stability and typical emotional stability;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discovered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implicit altruism.

Key words:personality traits; explicit altruism; implicit altruism;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作者简介:王明明(1988-),女,山东即墨人,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硕士究生。

收稿日期:2014-11-21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080(2015)01-0005-06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5.01.001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
基于用户行为的社交网络人格特质识别方法
人格特质对年轻驾驶员潜在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质对思政课程教学绩效的影响分析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广州大学学生人格特质对锻炼动机的影响
人格特质对抑制表现的预测研究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