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属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量表编制

2015-03-05 10:41王海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策略学习动机自主学习

王海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外语系,北京 100070)

北京市属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量表编制

王海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北京100070)

摘要:在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相关的理论基础上,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内容,将自主学习策略分为两个主要因素,分别是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其中学习动机因素涵盖自我效能感、内在目标、外在目标、学习意义感、学习控制感、学习焦虑感6个维度,学习策略因素涵盖学习一般方法、学习求助、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总结、学习评价、学习管理6个维度,形成封闭式的“北京市属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问卷”。经过理论分析、实际调查等多方面的资料论证,显示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指标,适合用于对北京市属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的评定。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动机;自主学习策略;直接策略;间接策略

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关键学习期,此阶段学习习惯的养成及知识的积累直接决定着大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大学生已基本成年,同时具有较强的学业基础,但相对于以前的学习,大学的学习过程更趋于主动性,内容也更复杂更广泛更专业,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同时大学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不再是填鸭式而是启发式的,大学的学习环境和干扰因素也比中学大得多。对近年高校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调研显示,很多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很难从被动的学习转变成自主学习。

因此,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及其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和探索,并且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寻找有效的教育方式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已经逐渐在教育学领域和心理学领域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自主学习及其相关策略既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编制自主学习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制定相关的测评工具,更好地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将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量化为可见指标。

一、自主学习和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也称为自我调节学习(self regulated learning),其研究起源于教育心理学。这个概念从60多年前被提出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国内外的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由最开始的错误学习(trial-error learning)理论、操作学习(operational learning)理论到后来的自我调节学习、自学、自我监控学习、开放式学习、独立学习、自我组织学习、自我计划学习、主动学习、自我定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习、参与式学习和自我获取学习。这些表达虽然不同,但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自主性。

齐默曼(Zimmerman)在总结以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自主学习系统的理论研究框架,他认为当一名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中去时,这名学生的学习就可以认为是自主进行的。元认知是指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中,进行周密的计划、有效的组织,通过对自身的主动引导、客观监控和准确评价,不断反思自己;动机指的是学生从一味的接受知识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追求,由客观上要求自己学习变成主观上自己主动学习,将自己看做是一个自律的个体;行为指的是学生主动创造良好环境的过程,而这种环境是有利于学习的。宾特里奇(Pintrich)则认为,自主学习指的是带有主观能动性并且具有建设性的一种学习过程。在此过程里,学生要先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之后不断调节、监控自身的认知、动机以及行为,而这里的认知、动机以及行为是由个人学习目标以及客观环境所引导和约束的[1-4]。

由庞维国[5]在2003年提出的自主学习定义是相对具有代表性的。庞维国从横向角度和纵向角度两方面对自主学习进行了阐述。他从全盘综合的角度来定义自主学习,学生如果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和维度上都能主观地进行判断和监控,那么这名学生的学习就可以认为是自主学习。

具体来说就是,如果一名学生被定义为能够自主学习,其学习的初衷和动机是可以依据自己的意志进行调整的,在学习和实践之初能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创造必要的、有助于学习的各种客观条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在学习结束之后能够做出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相反,如果这名学生如果在学习的各个过程中都是被动地依靠别人的引导、纠正,那么这名学生的学习就是非自主的。

如何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做出选择和控制,或进行自主调节,使研究者们在研究自主学习时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另一个相同的概念——自主学习策略(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简称SRL)。

布鲁纳(Bruner)在人工概念研究过程中提出的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是自主学习策略的最初雏形,他认为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当中,人内心本真的性格、知识本身和获取知识的途径及方法是三个起着十分关键作用的因素[6]。他认为人的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起作用,学习的结果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序列发生的,并且学习的结果会反作用于学习的动机。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在讲授新的知识时,最开始应该通过“语言之外的引导”,指导学生通过表格、图像等抽象的方式了解知识的表面现象,而后通过语言的传授开展课堂教学,并及时让学生获得反馈,知道效果如何。后来的学者通过不断研究逐渐丰富了自主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与训练指导。

梅耶(Mayer,1988)在改善加涅(Gagne,1985)学习过程模型后得出自主学习策略的结论,即学习者将注意力集中于选择的学习任务后,就会激活记忆中相关的原有知识,从而找出知识间的内部联系[7]。这种观点强调学习策略是信息加工的方法,也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进行重组、储存、检索并最终实现运用的方法。

丹塞路(Dansereau,1985)把学习策略分为两种形式,分别为基础策略(primary strategy)以及支持策略(support strategy),认为学习能够通过信息收集、储存、检索和应用的基础策略,以及时间策划、注意力分配与自我监控和诊断的支持策略进行调节[7]。牛津(Oxford,1990)通过学习策略量表把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策略(direct strategy)和间接策略(indirect strategy),直接策略涵盖了记忆策越、补偿策略以及认知策略等方面的内容,而社交策略、认知策略以及情感策略等则被认为是间接策略[8-9]。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问卷的编制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是以制定适合北京市属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问卷为主要目标,兼而探索自主学习策略的维度构成,并确定问卷信度、效度相关指标,为进而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测评工具。

(二)研究方法

1.开放式问卷调查

首先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贸易经济三个专业,本科一至三年级约90人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开放式问卷设计了10道题目,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整理。

2.编制问卷

(1)被试

参考朱祖德等(2005)的方法[10],选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院、信息学院、会计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本科一至四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对象,随机发放问卷1 200份,收回有效问卷918份。

(2)形成问卷

根据5个学院学生的被试问卷结果,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内容,根据相关学者编制的量表,将自主学习策略分为两个因素,分别是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初步形成封闭式的“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问卷”,其中学习动机因素涵盖6个维度52个题目,学习策略因素涵盖6个维度65个题目,总计117个题目。

本问卷通过运用李克特(Likert)五点法进行计分,问卷结果“完全不符合”计1分,“完全符合”计5分,其余选项依次计分,题干反向叙述的则采用相反方向计分。

(3)进行测试

自2014年6月份起分别在北京建筑大学、中华女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等15所北京市属高校采取随机抽样进行测试。共发放问卷3 200份,收回有效样本2 268份。

(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

1. t检验

本文选择t检验来推论有效样本中均分的差异是否是由于抽样的原因产生。使用量表中总得分的高分组(前25%的受测者)和低分组(后25%的受测者)在专业类别、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北京生源几项因子得分的平均数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显示P值均大于0. 05,也就是说结果无差异。

2.相关性分析

本文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分析中显著水平小于0. 01的情况下,自主学习各维度与学习策略各维度之间均存在一定的正向相关的关系。因此根据杜克尔(Tuker)标准,117个题中保留了区分度在0. 3-0. 8之间的题目,共91道。

3.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运用测量工具对被测量对象进行一致性或稳定性的测量所得到的结果,它是反映被测对象特征真实程度的指标。本文通过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α)来检测应自主学习策略概念的内部一致性,公式为:

其中,k为量表中题项的总数,S2i为第i题得分的题内方差,S2t为全部题项总得分的方差。

通过SPSS检验,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问卷信度分析如表1所示,所有的α系数都为90%以上,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表明问卷的信度较为理想,达到了对问卷信度的要求。

表1 北京市属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问卷信度分析

4.效度检验

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当测量结果与提出的问题越吻合,则代表问卷的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本问卷是在大量文献综述以及开放式问卷调查基础上形成的,并经过了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组专家的审定,从而保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因此本文将通过KMO检验和巴特列特球型检验来验证问卷的结构效度,也就是比较各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大小,判断变量间的相关性,以及分析相关阵是否是单位阵,即各变量是否独立。

表2 北京市属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问卷效度分析

通过KMO分析和巴特列特球形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问卷的KMO值达到0. 994,远大于0. 7而趋近于1,表明本问卷偏相关系数远小于简单相关系数,也就是相关性强。近似卡方为73 388. 839,自由度为4 095,巴特列特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 001,说明本问卷样本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数据适合做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因素特征值及贡献率(限于篇幅,略)显示,从第18个因素开始特征根的变化非常小,因此认为本问卷可以抽取17个公因子,这些公因子累积可以解释的总方差为52. 096%,其中第1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为7. 469%。

三、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北京市属高校自主学习策略主要有两个因素组成,分别是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其中学习动机包含6个维度:自我效能感、内在目标、外在目标、学习意义感、学习控制感、学习焦虑感。学习策略包含6个维度:学习一般方法、学习求助、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总结、学习评价、学习管理。

从量表的编制上看,严格参照了相关学者的大量文献综述及成熟量表,并对北京市属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因此编制的问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通过SPSS的信度分析、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均表明,量表12个维度的因子模型相对稳定,91个项目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验证了本量表的有效性。

经过理论分析、实际调查等多方面的资料论证,显示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指标,适合用于对北京市属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的评定。

参考文献:

[1]刘宁宁.大学生学习策略量表编制的研究[J].校园心理,2013(2) :20-22.

[2]张新莲.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8 (4) :175-176.

[3]周彦彤,王尚祥.关于自主学习中文化适宜性的思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93-96.

[4]梁飞.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5.

[5]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史耀芳.二十世纪国内外学习策略概述[J].心理科学,2001 (9) :586-590.

[7]张玉琴,党亭军.探析梅耶学习理论及意义学习模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11) :5-7.

[8]冯丽娜.Oxford学习策略理论的实证研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4(12) :77-80.

[9]OXFORD 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 Newbury House,1990.

[10]朱祖德,王静琼,张卫,等.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9) :60-65.

(责任编辑:姜莱)

作者简介:王海鹏(1982—),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讲师。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属高校学生学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AAA12008)

收稿日期:2015-05-31

中图分类号:G642.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00 (2015)05-0121-04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策略学习动机自主学习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生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