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积极开展军队政治工作会聚全民抗战的凝聚力
——以武汉会战时期周恩来指导第三厅工作为例

2015-03-28 05:51房剑伟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献金抗战军队

房剑伟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 210003)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积极开展军队政治工作会聚全民抗战的凝聚力
——以武汉会战时期周恩来指导第三厅工作为例

房剑伟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 210003)

抗日战争全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国民革命军重新审视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推进武汉抗战的胜利,打击日寇进攻的嚣张气焰,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后,主要指导第三厅工作。他积极倡导强化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展开抗战必胜的宣传,动员群众并发挥群众的自主权利,开展敌军工作瓦解日本军民的心理防线。这一系列举措为增强全民族抗战凝聚力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抗日战争,第三厅,周恩来,武汉会战,军队政治工作。

根据抗日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周恩来带领中央代表团于1937年12月18日抵达武汉。由于日寇的步步紧逼和国民革命军正面战场的节节败退,此时的武汉已经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蒋介石和部分国民党军政机关也都迁到武汉办公。周恩来受蒋介石邀请到达武汉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一职。他认为,“以革命主义为基础的革命军队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和灵魂。”①军队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以军队政治工作提高民众抗战胜利的信心,发挥战士高度的抗战热情,保证部队的巩固和战斗力的加强。要改变当前抗战受挫、士气低落的现状,就必须要加强开展军队的政治工作。周恩来在1938年1月10日《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文中指出,“只有在抗战军队中把政治工作实际地建立起来,才能把民族抗战的战斗力提高,才能把官与兵、军与民联结成一条心,像一个人一样,为民族的独立自由而战斗到底!”②在周恩来的影响下,蒋介石也肯定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实践证明,军队政治工作对革命军队战斗力的跃升起了很大作用,而且保障了官兵之间和军民之间的团结。

一、努力夯实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激发革命军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周恩来认为,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他强大的感染性和激励性。加强对官兵的政治教育,就应该使每个官兵有着积极向上的革命人生观,使之了解国际大势、国内形势、日本状况,以及如何争取抗战最后胜利,高度地提高战士的民族觉醒与自我牺牲精神。因此军队的政治教育,必须有革命内容的政治教育材料,必须开展指挥员、战斗员中的充分讨论,耐心解释一切疑难与误解,反对政治教育的形式主义,使政治教育深入人心。

1.革命军人应该有崇高的政治信仰

培养官兵的革命信仰应该联系实际,要把理论灌输同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要把政治教育和部队的实情结合起来。周恩来指出,开展军队政治工作“要根据每一部队的历史、组织、习惯、组成成份、官兵关系等等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的方式去进行,不要造成军事和政治对立,不要造成格格不入的现象,不要脱离军民。要以耐心说服诱导的精神,争取官兵和人民的信仰,团结他们在革命主义与政纲的领导下而坚决奋斗。”③革命军人只有具备了为民族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才能真正抵挡住日寇的凶残进攻。

2.革命军人应该有严格的组织纪律

建立革命军队的军规军纪也是周恩来开展军队政治工作思想中十分看重的一个方面。1938年3月1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了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法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训令》,这样一来使得革命军队开展政治工作有法可依。严肃军规军纪就要摒除打骂体罚等军阀作风,军队政治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模范带头,提高军队政治工作的威信,发挥军队政治工作效果。做到官兵一致,互信互爱。尊官爱兵,上下一心,减少内耗,一致对外,这样任何困难就容易迎刃而解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很大一个方面就在于对指挥员命令的坚决贯彻执行,对官兵进行教育还须确保军事指挥员在军事行政上命令的权威性。

3.革命军人应该有必胜的积极心态

抗日战争是残酷的,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开始,在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可谓是节节败退,有的官兵和民众甚至产生了恐惧心理,觉得日本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官兵缺乏希望,全国处处弥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此时,在革命军队中进行宣讲和教育,纠正大家的错误认识,打消大家的顾虑,并适当慰问犒军,改善士兵的待遇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这样能够从心理上有效治愈官兵的创伤,号召大家振奋精神,对战斗力的提升有很大作用。

二、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树立人民群众同仇敌忾的坚定信心

1938年2月6日,周恩来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之后,主管第三厅的宣传工作。周恩来充分利用国民政府在全国的影响力,一方面密切与国民党高层将领的联系;另一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指导第三厅开展抗战扩大宣传周活动、“七七献金”等活动,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周恩来还利用《新华日报》、《群众》周刊、《解放》周刊等发表文章,针砭时事,对广大官兵、人民群众和进步人士教育引导,动员他们坚决抗战到底。

1.开展第二期抗战扩大宣传周活动

三厅成立后打响的第一炮就是举行了抗战扩大宣传周。这是抗战爆发后由中共领导的在国民党区域第一次大规模的抗日宣传活动。周恩来对此次宣传的目的、方法都提出了重要的意见。他说,“这次扩大宣传,一要扩大宣传的对象,二要扩大宣传的范围”,他要求“宣传要深入到工厂、农村的劳动阶层中去,要扩大到前线部队中去,以提高广大工农群众的抗战意识和鼓舞激励战士的杀敌情绪。”④抗战扩大宣传周的第一天就迎来了“台儿庄大捷”,李宗仁指挥部队歼灭日军万余人,全武汉沸腾了。这个消息增加了宣传周的热烈氛围,几十个演剧队和几百个口头宣传队深入到武汉的大街小巷、工厂码头、郊区农村进行宣传。第一天举行火炬游行,参加人员达到四五十万。这种场面是空前的,足以体现了人民从抗战爆发以来压抑在心中的愤懑一下子爆发了,也为之后的整个扩大宣传周开了一个很好的头。随后,又举行了歌咏日、美术日、戏剧日、电影日、漫画日等,广大群众踊跃参加,形成了规模空前的群众性抗日救亡活动。扩大抗战宣传周,远远超出了预期的效果,中国人民死寂的抗日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

2.举办“七七献金”抗战一周年纪念活动

三厅最震撼人心的一次宣传活动就是纪念“七七”抗战一周年。6月12日,安庆陷落后,日军分五路进逼武汉,为了鼓舞军民的抗战意识,周恩来先同三厅的党组织研究决定,要大规模的举行“七七”一周年纪念活动。周恩来说,要唤起每一个老百姓的抗战意识。于是郭沫若拟定了“七七献金”活动的计划,计划很快得到了蒋介石和陈诚的批准。起初,国民党是表示担心的,认为“有钱的人不愿献,愿献的人没有钱。献金一定失败,失败会影响国际观瞻”⑤。但是,周恩来和郭沫若一再坚持,使得献金活动顺利进行。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在筹划“七七献金”活动时,就指出目的不是为了募钱,而是通过宣传募捐来激发老百姓的爱国热忱和抗战决心。事实证明,募捐活动是非常成功的,时间从三天扩展到五天,六座献金台从每台八个工作人员扩展到二三十个人还应付不了,并且增设了十几个流动献金台,参加献金的达50万人以上,献金总额超过100万元。据当时三厅秘书长阳翰笙回忆,“献金台周围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人们争先恐后的来献金”,“劳苦大众捐献的一点一滴的血汗钱,这不是钱,是他们对敌人的仇恨,是对胜利的希望。”⑥足以看出当时献金的盛况,献金活动的伟大成果给了人们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3.利用报刊宣传革命加强舆论引导

周恩来十分注重舆论宣传工作,当时正值战争时期,消息传递不太方便,尤其是共产党的主张和呼声难以让普通老百姓很快的知晓。所以在武汉期间他特地为新创刊的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题词:“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⑦他强调,办刊物总的方针是宣传抗日、团结、进步,要让左、中、右三方面的人都喜欢看,语言要通俗易懂、精辟动人,讲人民大众想讲的话。《新华日报》和《群众》党刊直接受中央长江局党报委员会领导,周恩来根据不同时期特点,在上面陆陆续续发表了《抗战军队的军队政治工作》、《怎样纪念孙先生的伟大》、《怎样进行二期抗战宣传工作》、《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我们对于保卫武汉与第三期抗战问题底意见》、《论保卫武汉及其发展前途》、《论目前抗战形势》、《告别武汉父老兄弟》等文章。事实证明,《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的宣传效果是十分广泛的。“《新华日报》一出版就轰动了武汉三镇,发行网也日益扩大,一直到各省、市的机关、学校、工厂、农村及海外各国。”⑧上面经常登载中共中央文件和共产党领导人的文章,认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围绕坚持全民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题,展开了多方面的宣传,并且针对一些错误的舆论及时进行批评和驳斥。资料表明,当时一些处于秘密活动的党组织和党员就是通过《新华日报》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形势的,一批爱国青年通过阅读《新华日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三、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自主性权利,释放全国抗战寓军于民的巨大威力

如果抗日战争不进行全面抗战,不能团结群众、维护群众利益,不能使群众成为良好的依托,那么,这样的军队将会没有出路,也难以完成将侵略者赶出国门的历史使命。通过一系列抗战宣传,全国群众的抗战热情再一次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

1.周恩来认为做群众工作就应使军民打成一片

民为社稷之本,民乃国家之基。革命军队来源于民众,所以也是需要为民众服务的。革命军队只有保护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解除痛苦,这样的军队才能使人民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认识军队是人民自己的军队,是为民族利益而战的军队,军民才能坚固地联结起来,人民也会自愿地帮助军队。日本侵略者对整个中华民族造成了十分惨烈的灾难,此时的抗战已经不仅仅是国民革命军单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全中国人民、各党派人士都应做好与敌寇长期作战的准备,既不让消极的“亡国论”占了上风,也不让盲目的“速胜论”入了主流。坚持以实事求是的原则看待抗日战争这个大局,总结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的经验教训,走军民一体的抗战路线。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也指出:“抗战之胜负,不仅取决于兵力,尤取决于民力。”周恩来说:“战况愈紧,兵民相关的作用,相需的情形,更重要于平时。”⑨可见,积极维护群众利益,最广泛的动员群众,发挥群众的作用,军民一体的思想在武汉会战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周恩来认为做群众工作就要善于武装群众抗战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义务和决心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暴虐行径。任何不团结群众、依靠群众进行的抗战活动都只是片面的抗战。周恩来十分清楚的认识到这点,他认为,“军队所经之地,必须给人民自主权利,宣传与动员人民,帮助与领导人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⑩应该充实民众基础,充分发挥民众的作用,紧紧的依靠人民来解决抗战军队的一切需要和补充。周恩来强调,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要用最大的决心发动民众,组织民众,训练民众,武装民众。”“组训、武装、保卫、疏散、救济、领导,是民需于兵。”○11军队应该积极训练和接纳新的民众武装,激发他们的血性,发挥他们应有的战斗力。寓军于民的巨大力量将不可小觑。

3.周恩来认为做群众工作就要发动人民肃清特务、汉奸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觊觎已久。日军在中国最早设立的特务机关是关东军于1916年在奉天设立的,1918年又在哈尔滨设立了特务机关。“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在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纷纷组建各类特务机关。他们还搜罗、培植大批华籍特务。这是日本贯彻“以华制华”侵略方针的一个具体体现。有些日本特务机关为了方便活动,设有许多外围机构,如社团、杂志社、经济实体等为掩护进行谍报活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监视和调查中国军民的动向、扶持汉奸、监视伪满的官吏等。可以说,日本为了侵略中国,做足了情报工作,除了中国城镇、地貌等军事必须资料,同时对中国老百姓、中国的礼俗,中国的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中国的农、林、牧等更是有了彻底的了解。与此同时,汪精卫也被日本特务影佐祯昭策反,成立了汪伪傀儡政权,致使大批汉奸到处横行,为非作歹,无恶不作,为抗日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抗日军队为了巩固自己的作战战场与后方,为了提高军队与人民的政治警觉性,军队政治机关必须积极动员群众进行锄奸运动。周恩来认为,“对日寇、汉奸的仁慈,即是对民族的犯罪”,“培养军民的力量,用坚决的手段,扑灭间谍、奸细的活动,是政治机关保障抗战的主要工作之一。”○12只有充分动员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举报和配合行动,才能更全面可靠的肃清特务、汉奸。

四、高度重视敌军工作的关键性作用,唤醒日本军民盲目侵略的反战情绪

日本在少数右翼军国主义分子的唆使下发动了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广大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痛苦,于国际道义和人权来说,是非正义的战争。战争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消耗和人员伤亡加深了日本国民的负担。敌军工作就是要让敌国最朴素最平凡而有正义感的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这一点,不要再被少数战争罪犯操作和利用。

1.充分阐明日军侵略已是强弩之末的客观现实

日本侵略者最初企图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但在中国军民的顽强抗争下,高层领导以空间换时间持久胜敌的战略构想下,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截止1938年8月1日,抗日战争进行了一年有余。在这一年,“吸引敌军百万,损伤敌人三十万,消耗敌人弹药到去年存储,击落敌机六百架以上,击坏敌舰三十五艘,损坏敌人战车汽车过万。”○13而且,周恩来在《论保卫武汉及其发展前途》一文中指出,敌军战至此时,军纪败坏,士气低落,思家自杀反战逃亡等现象逐渐发生;敌人一年来追加之军事预算七十三万万,已渐用完,新年度的军事预算,更加加重了日本人民的负担。○14日军企图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已经捉襟见肘,强弩之末的势头已成既定事实。所以,应向日本军民阐明客观现实已不利于日本再战。

2.积极揭露日本右翼分子谋求私利的欺骗行为

日本侵略中国并不是大多数日本国民所愿,而只是被少数日本军国主义阴谋家所利用和煽动。作敌军工作,应该充分抓住这一点进行宣传。首先,抓住每一个可能利用的机会,经常的揭破敌人欺骗的政治宣传,使敌军从心理上瓦解和涣散,从而减弱敌人的战斗力量。其次,在火线上,即在战斗中,尤其是在我占据局部优势围歼负隅顽抗之敌时,也要进行对敌军的喊话或散发传单,使敌军心动摇,不愿再战。再者,应当极力禁止虐待俘虏,经过优待、教育、解释后,立即把他们放回去。这种种方法就是要让日本军人和民众充分看清右翼份子的丑恶嘴脸,揭露其混淆是非的欺骗行为。令人惊叹的是,中国空军第14队队长徐焕升及僚机佟彦博英勇驾驶“马丁B-10”轰炸机在日本九州长崎、福冈散发反战传单,这对日本国民产生了巨大的触动,是不少日本人对自身的安全和战争的前途产生了疑虑。

3.建立组织机构邀请日本友人专事对日宣传

为了瓦解敌军,宣传宽待俘虏政策。在周恩来的领导下,政治部第三厅下设第七处,又名对日宣传科,专事对敌宣传。并且专门邀请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夫妇从事对日宣传。鹿地亘充满信心地说:“任凭法西斯去厉行战争吧!他们已坐在巨大的冰山上,被打得粉碎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15通过这个机构达成“经常性的对敌军宣传煽动,用一切方法动摇敌军军心,使他们部队里面反战情绪高涨,不愿意打仗”之目的。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第七处和各级军队政治工作人员利用印刷宣传品、报纸、小册子、刊物、阵前喊话等各种形式,对敌军开展军队政治工作,使敌认识到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和对中日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害,达到动摇其军心,降低其战斗力的效果。这些针对敌军的军队政治工作措施为瓦解敌军的队伍,争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的基本目的,是提高战斗力,保证战争的胜利,是使军队本身团结起来,军队与人民团结起来。周恩来在武汉会战时期,一面积极维护“国共合作是这个团结的基础。”○16另一面,则将军队政治工作落实到抗战的方方面面,为抗战服务。可见,武汉会战最终虽然失败了,但武汉会战使得日军进攻受挫,伤亡惨重,这一切与周恩来积极开展军队政治工作的思想和实践努力是分不开的。

注释: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一八九八——一九四九),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399页。

②③⑩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训练部编印:《军队政治工作重要文献选编》,1987年11月版,第39页、46页、45页。

④⑤⑧童小鹏著:《风雨四十年》(第一部),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页、143页、135页。

⑥⑦金冲及编:《周恩来传》(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407页、415页。

⑨○11○13○14崔奇主编:《周恩来政论选》(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97页、197页、202页、191页。

1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8页。

○15王庭岳编:《在华日人反战运动史略》,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第24页。

○16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46页。

On Active Political Work in the Army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n the Period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Convergence of Cohesiveness of Nationwide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Taking Zhou En-lai Guidance the Work of the Third Hall during the Battle of Wuhan as an Example

FANG Jian-wei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Nanjing Jiangsu 210003,China)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united front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has promoted the second cooperation between Kuomintang and Communist Party.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reexamin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olitical work in the army.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victory of Wuhan's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attack the arrogance of the Japanese aggression,Zhou En-lai served as the deputy minister of the political department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military commission,mainly guiding the work of the third hall.He advocated actively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army,vigorously expanding the publicity of winning the war,mobilizing the masses and playing their autonomous right and implementing the work of collapsing the mental line of defense of the Japanese army and people.These series initiatives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for strengthening the nationwide cohesiveness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the third hall;Zhou En-lai;Battle of Wuhan;political work in the army

K265

A

1673-0313(2015)04-0035-05

2015-06-02

房剑伟(1988-),男,江西萍乡人,硕士生,从事政治学研究。

猜你喜欢
献金抗战军队
大义输财 共赴国难——抗战大后方民众献金运动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军队的4月1日
如何判断政治献金合法还是非法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慷慨解囊为抗战——记1939年重庆各业节约献金运动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