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沙坦酯治疗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2015-04-04 04:31赵阳媚赵海洲单县中医院山东菏泽74300单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厄贝沙坦心绞痛高血压

赵阳媚,赵海洲(单县中医院,山东菏泽74300;单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阿利沙坦酯治疗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赵阳媚1,赵海洲2
(1单县中医院,山东菏泽274300;2单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目的观察阿利沙坦酯治疗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给予阿利沙坦酯和厄贝沙坦口服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和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1.1%、66.7%,观察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60.0%,观察组心绞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利沙坦酯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并可减少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次数。

关键词:阿利沙坦酯;厄贝沙坦;高血压;心绞痛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冠心病合并症。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不仅具有降压作用,还可以改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阿利沙坦酯为口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经胃肠道吸收后,可在体内水解酯酶作用下变成有活性的代谢产物EXP3174,血管紧张素1受体可以选择性地与其结合,但不产生增强缓激肽介导的作用[1,2]。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们对90例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口服阿利沙坦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男45例、女45例,年龄45~78岁、平均58岁,病程2~10年,血压150~180mmHg。高血压的诊断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参照文献[4]标准,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糖尿病、肾脏病、脑血管疾病及对厄贝沙坦、阿利沙坦酯过敏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阿利沙坦酯口服,80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口服,150mg/次,1次/d。两组均治疗6周。两组均口服基础药物肠溶阿司匹林75mg/次,1次/d;心绞痛发作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25~0.50mg。

1.3疗效评价①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显效为舒张压下降≥10mmHg 且降至正常范围或者舒

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有效为舒张压降低<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10~20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无效为未达到以上标准。②观察治疗后心绞痛改善情况。显效为心绞痛发作次数在同等劳累程度下减少>80%;有效为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为发作次数减少<50%。③观察头痛、过敏等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R×C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降压效果观察组显效31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分别为20、10、15例及66.7%,观察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2.2心绞痛改善情况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分别为9、18、18例及60.0%,观察组心绞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2.3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头痛2例、过敏1例,对照组发生头痛1例、水肿2例、过敏1例。

3 讨论

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是老年常见病,有效控制血压对心绞痛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高血压治疗以药物为主,包含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六大类降压药物[5]。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醛固酮释放,抑制血管收缩,从而发挥降压作用[6]。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其他降压药物相比,具有毒副作用低、降压一致性较好、适合长期服用等特点。厄贝沙坦属于非竞争性长效二苯四咪唑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除降压作用外,尚有抗心力衰竭、防止和逆转心血管重塑的作用[7~9]。厄贝沙坦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眩晕、心悸等,偶有咳嗽,一般较轻微,呈一过性,多数患者都能耐受。

阿利沙坦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该药物在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和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10,11]。阿利沙坦酯经胃肠道吸收后,可在体内水解酯酶作用下变成有活性的代谢产物EXP3174,血管紧张素Ⅰ受体可以选择性与其结合,但不产生血管紧张素Ⅰ受体阻滞剂的影响,如增强缓激肽介导的作用。阿利沙坦酯通过在胃肠道中的酶水解,不通过肝脏代谢,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肝脏负担[12]。本研究发现,观察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心绞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阿利沙坦酯可降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综上所述,阿利沙坦酯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并可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与其他降压药物相比降压一致性较好,适合长期服用。

参考文献:

[1]Black HR,Graff A,Shuted,et al.Valsartan,a new angiotensin Ⅱantagonist for the treatment of essentialhypertension: efficacy,tolerability and safetycompared to a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lisinopril[J].J Hum Hypertens,1997,11(8): 483-489.

[2]崔兴道.不同剂量阿利沙坦酯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9): 20-21.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 195-206.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 701-743.

[5]孙英贤.高血压治疗新药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4): 290-294.

[6]王俊,童程程,唐海沁.阿利沙坦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18(3): 247-249.

[7]黄永平,姚子弘,胡云官.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心衰117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 38-39.

[8]周咏梅,陶剑虹.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脏重构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1): 67-70.

[9]胡春,张霞,金惠敏.氯沙坦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机制[J].中国临床医学,2013,20(2): 157-160.

[10]NAVIGATOR Study Group,McMurry JJ,Holman RR,et al.Effect of valsartan on the incidence of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J].N Engl Jmed,2010,362(15): 1477-1490.

[11]ONTARGET Investigatois,Yusuf S,Teo KK,et al.Telmisartan,ramipril,or both in patients at high risk for vascular events[J].N Engl Jmed,2008,358(15): 1547-1559.

[12]Dahlf B,Devereux RB,Kjeldsen SE,et al.Cardiovascularmorbidity andmortalityin the Losartan Intervention For Endpoint reduction in hypertension study(LIFE): a randomised trial aganst atenolol[J].Lancet,2002,359(9311): 995-1003.

收稿日期:( 2015-05-27)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34-0040-02

文献标志码:B

中图分类号:R544.1; R541.4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34.017

猜你喜欢
厄贝沙坦心绞痛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厄贝沙坦等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
厄贝沙坦联合乐卡地平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高原地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临床及干预研究
活血降糖胶囊与厄贝沙坦联用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