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腰背肌筋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2015-04-04 04:31张斌青张敏郭会利刘玉珂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洛阳471002
山东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高温区肌筋腰背

张斌青,张敏,郭会利,刘玉珂(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洛阳47100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腰背肌筋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张斌青,张敏,郭会利,刘玉珂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洛阳471002)

腰背肌筋膜炎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导致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引起的腰背部疼痛不适,目前临床尚无影像学诊断标准。本文对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红外热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26~69(46.2±5.8)岁,病程1个月~15年。病灶共92处,其中双侧32例、单侧28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进行诊断。排除合并急性软组织损伤,颈、腰椎病,风湿病或类风湿病等造成的腰背部不适。

方法:采用SP-9000医用红外热像仪(台湾汉唐公司生产),空间分辨率1mrad,测温范围10~40℃,最小解析温差为0.05℃。在无空气对流、无阳光直接照射的屏蔽室内采集图像,室温24~25℃,相对湿度40%~60%。受试前1d禁止饮酒、吸烟、服药及熬夜,图像采集前对病灶区域用记号笔进行轮廓勾画;静坐5~10min,然后站立距红外摄像机镜头2.5m处摄取规定体位的标准红外热像图及可见光图像;对图像进行存储、编辑、图像处理,采用IASNET2软件对红外热像图、可见光图像进行自动融合。红外热像图以不同色阶代表不同温度:白色为高热区,红色或红中有黄为热区,黄色或黄中有红为温区,绿色或绿色中有黄为凉区,蓝色或蓝中有绿为冷区,紫色或紫中有蓝色为超冷区。根据红外热像图的色彩分布与形态,分析病变部位及病变范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判定患者疼痛强度。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60例患者的红外热像图均有异常表现,异常温度区与预先记号笔勾画的轮廓及腰背部肌肉走形、轮廓基本吻合。依据红外热像图融合的色阶温区分布,将92处病灶分为高温区45处、混合温度区24处、低温区23处。高温区表现为病灶主体区域为红色,病灶周围依次为黄色、绿色过渡带,过渡带边界不清,存在交替现象;混合温度区表现为病灶轮廓内红外热像图分布无规律,可见团状、不规则状红色区域及不规则状绿色区域,二者温度过渡带边界不清,存在交替现象;低温区表现为病灶主体区域为绿色,病灶周围为黄色,温度过渡带相对清晰。对轮廓勾画区域的温度进行测量,高温区、混合温度区、低温区的温度分别为(33.38±0.64)、(32.22± 0.31)、(31.24±0.40)℃,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温区、混合温度区、低温区的病灶病程分别为(3.22±1.38)、(17.88±4.83)、(106.87±44.08)月,三者两两比

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温区、混合温度区、低温区的病灶区VAS分别为(6.04± 1.06)、(6.33±1.31)、(6.30±1.38)分,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讨论: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利用红外辐射照相原理研究人体温度分布状态的一种功能影像学,可反映人体生理改变以及新陈代谢进程。当人体患病或某些生理状况发生变化时,这种全身或局部的热平衡受到破坏或影响,表现为组织温度升高或降低。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客观记录这种改变,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选择治疗方案等提供客观依据[2,3]。该技术具有测温迅速、准确、客观、灵敏的优点,无痛苦,无刺激,无辐射,患者易接受。本文结果显示,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红外热像图均有异常表现。

红外热成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其属于二维成像,虽可大体勾画出人体轮廓,但对具体、细微部位显示欠佳[3~5]。为了直观地观察疼痛部位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将红外热像图与可见光图像叠加、融合,解决了红外热像图与身体部位定位不准的问题。检查前我们用记号笔在患者体表感觉异常部位进行轮廓勾化,再与红外热像图融合,即可准确定位异常温度变化的部位。本文结果显示,记号笔勾画轮廓区域均温度异常,红外热像图与可见光图像具有较好的吻合度,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腰背肌筋膜炎的诊断切实可行。

本文结果显示,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红外热像图有低温、高温、混合温度三种情况,并非都是高温。我们将三种红外热像图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发现低温型患者病史较长,均以年计;高温型患者病史相对较短;而混合温度型患者临床症状反反复复,症状发作与缓解交替。患者疼痛程度与红外热像图温度高低无相关性。而唐学章等[4,5]报道,背肌筋膜炎患者背部热像图表现为高温,疼痛越重,温度越高。本文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明显,但热像图为低温,我们分析可能与疾病的不同病理生理过程有关。当腰背肌筋膜发生炎症时,致炎因子的作用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多,温度增高,此时红外热像图表现为炎症区域为高温。红外热像图显示高温区边界不清、周围有温度减低过渡带,证实病灶区充血的存在,病灶中心区域充血程度重于周围,符合炎症病理生理过程。但如果此时治疗不当或不及时,疾病继续进展,由急性期变为慢性期,病灶纤维粘连,组织纤维变性,病灶区由充血变为缺血,红外热像图则表现为低温。红外热像图显示温度降低区病灶边界清晰,周围无或轻的温度过渡带,显示此期是缺血的病理生理表现。红外热像图混合温度型的病理过程则是慢性期与急性期混合存在,红外热像图显示主体病灶为高温和低温交替存在,两者不能明确区分。

综上所述,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红外热像图表现为高温、混合温度、低温三种形式。将红外热像图与患者的临床病史结合,对腰背肌筋膜炎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00.

[2]Zore Z,Boras I,Stanecm,et al.Influence of hormonal status on thermography findings in breast cancer[J].Acta Clin Coat,2013,52(1): 35-42.

[3]Balbinot LF,Canani LH,Robinson CC,et al.Plantar thermography is useful in the earlydiagnosis ofdiabetic neuropathy[J].Clinics,2012,67(12): 1419-1425.

[4]唐学章,丁海涛,安荣妹,等.背肌筋膜炎红外热成像特征及推拿治疗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9,28(10): 760-773.

[5]宫庆娟,卢振和,陈金生,等.腰椎问盘突出症合并软组织损害性病变的红外热成像[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6): 340-344.

收稿日期:( 2014-10-09)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34.049

猜你喜欢
高温区肌筋腰背
基于GIS和RS的南京市地表温度动态变化研究
WNS型燃气锅炉高温区烟管管端裂纹成因及预防措施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列车制动盘表面温度分布演变的研究
颈肩痛,小心颈肩肌筋膜炎
恢刺扳机点结合电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1则
改良自制肌内效贴配合中药溻渍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摆脱腰背疼痛的困扰
肌筋膜炎痛难忍 家庭自灸急缓解
腰痛——请别忽视腰肌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