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团队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04-14 00:49李明刘艺刘彩丽杨滨泽王珊珊孙晓培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神经病教学方法临床

李明,刘艺,刘彩丽,杨滨泽,王珊珊,孙晓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大连116011)

●教学方法

以团队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明,刘艺,刘彩丽,杨滨泽,王珊珊,孙晓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大连116011)

目的:探索和总结以团队为基础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2010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1个教学班3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应用TBL的模式和方法,观察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情况和学生反响,同时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分析教学效果。结果:TBL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结论:TBL教学方法是适合神经病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以团队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神经病学

以团队为基础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是一种以团队为基础,以教师限定的知识为出发点,先后以个人、团队的形式测试学生,进而通过团队讨论强化所学知识的教学方法[1]。在国外临床医学教学中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和应用,国内也有一些院校开展了这种教学方法,但是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应用TBL的报道不多,本文就TBL在神经病学应用中的实际情况、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情况进行了总结,供同道参考。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大连医科大学2010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一个教学班3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在神经病学4学时的脑血管病教学中采用TBL教学法[2],分析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实施情况。

(一)分组。

将学生随机分为6组,每组5-6人,推选一名组长。

(二)课前准备阶段(preparatory phase)。

课前一周发放教学提纲,将教学目的、要求告知学生,学生通过查阅教材、参考书、专业杂志及利用校园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学习和准备。

(三)预习准备程度测验(a readiness assurance process)。

包括以下2个测验:(1)个人测试(Individual Readiness Assessment Test,IRAT):每位学生20分钟内闭卷回答25道选择题(共25分),以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为主,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广度和准确性。(2)小组测试(Group Readiness Assessment Test,GRAT):选择典型临床病例题,30分钟内完成10道客观选择题(共40分),题目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选择问题为主。并运用IF-AT系统卡来进行评分,题目有ABCD四个选项,在答题卡上刮开所确定选项的涂层,根据选择的正确与否来赋分。

(四)练习运用课程观念阶段(application of course concept)。

老师以临床病例的形式给出8道涉及医患关系、医学伦理等需要应用所学知识去仔细分析才能回答的复杂测试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讨论,各小组选代表发表小组的讨论结果,与班级里的其他小组讨论自己的答案并及时做信息反馈,各组间有不同意见可展开辩论;之后,老师对每一组进行点评,总结归纳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五)问卷调查。

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小组成员互相评价以及对TBL教学的评价。

三、结果

在个人测验中,成绩为优秀者达30人,占93.7%,且没有不及格的学生(见表1),这说明学生们通过预习,完全能够掌握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在小组测验中,4组为优秀,2组为良好,同样没有不及格的小组(见表2),这反应出通过团队合作,大家集思广益,也能够初步应对临床的基本问题,并作出正确的选择,充分表现了团队协作精神。在最后的运用课程观念节段,学生们更是热情参与,积极讨论,虽然答案不尽相同,但是都给出了自己的理由,说明当代的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去探寻自己想要的结果;在涉及医学伦理的问题上,学生们的讨论异常热烈,各种答案层出不穷,甚至出乎老师的想像,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已经在关注当下的医疗环境,对当前的医患关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够给出自己的判断。

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兴趣,80%认为能够提高分析和解问题的能力和提高进入临床后的自信心,70%认为能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绝大多数学生(84.3%)总体认为TBL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的互评问卷(见表3)也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说明这种教学改革确实能够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情绪和参与热情。

表1 个人测试成绩结果(共32人,满分为25分)

表2 小组测试成绩(共6组,满分为40分)

表3 学生对同组成员的评价(共32人)

四、讨论

神经病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学科,一方面和内外科一样涉及病理、病生、解剖等多方面内容,另一方面,神经科教学又有其特殊性,即“定位、定性诊断”贯穿始终,要求学生具备良好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将理论知识和临床观感紧密结合[3]。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发达国家在医学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创新,先后出现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4]及以团队为基础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5]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PBL及CBL属于主动式教学方法,两者是“以学生为主体”,均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能力以及文献检索、逻辑推理和表达能力[6],可以有效弥补CBL的不足,目前在我校均已开展。笔者通过实践并结合我校的特点,觉得TBL更适合神经病学的教学,因为TBL结合了LBL和PBL的优点,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由老师来掌控学习方向,其相较PBL有2个主要的优势:其一是学生教师比高。大家知道,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学资源非常紧张,笔者经常给将近200名学生的大班上课,要想给这些学生开展PBL,老师的缺口太大。而TBL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适合于100多人同时开展,只需要2名老师即可,对我国大多数院校都适合,因为Michaelsen L创立TBL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师资力量不够这一世界性难题。其二是老师在教学担任“舵手”的角色。PBL倡导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解决问题,而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PBL还是个“新生儿”,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高中没有相关经历,因此对此显得不太适应,他们都是在想像中提出问题,许多学生的问题离临床实际情况相距甚远,也不太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而TBL要求教师在预习、测验、讨论均参与其中,精选典型临床病例供学生们讨论,在不干涉学生主动性的同时,把握教学的方向,使其不走弯路,并能够结合当前的临床现状给出精彩的点评,从而更受学生们的欢迎。其三是团队模式。学生们在团队中分工合作,而团队之间还有竞争的关系,通过集体荣誉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增加了从而避免了PBL中东方学子因性格内敛不愿意单独发言致使冷场的情况。

目前国内关于TBL在神经病学应用的报道不多[7],我们通过实践认为,在神经科开展TBL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分组要合理。小组人数不要太多,最好不超过10人,否则将影响每个学生的发言时间和参与程度。(2)个人测试要覆盖基本的知识点。这是考核学生预习的成果,不要难,让学生们建立自信。(3)小组测试采用IF-AT系统卡为最佳。让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获得了乐趣,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热情。(4)练习运用课程阶段让学生们“插上想像的翅膀”。提出一些临床有争议的问题、医学伦理问题让学生们讨论,老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评。

当然,我们发现TBL教学本身也有一些不足,如课前预习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受时间限制课堂的讨论还不够充分、要求学生有一定专业理论为基础等等,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去完善和改进。

虽然本研究的样本量偏小、考核与评价方法尚需进一步改进,但研究结果提示TBL模式值得在神经病教学中推广。

[1]Inuwa IM.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of first-yearmedical students on amodified team-based learning(TBL)strategy in anatomy[J].Sultan Qaboos University Medical Journal,2012,12(3):336.

[2]Michaelsen L,Knight AB,Fink LD.Team-based learning: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 in college teaching[M].VA:Stylus Pub,2004:45-50.

[3]Schon F,Hart P,Fernandez C.Is clinical neurology really so difficult?[J].Journal of Neurology,Neurosurgery&Psychiatry,2002,72(5): 557-559.

[4]Aldred M J,Aldred S E.Problem-Based Learning:The Good,the Bad,and the Ugly[J].Journal of Dental Education,1998,62(9): 650-55.

[5]Parmelee D,Michaelsen L K.Team-based learning:it’s here and it WORKS![J].Academic Medicine,2010,85(11):1658.

[6]穆攀伟,王庭槐,曾龙驿,等.在医学教育中引入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55-56.

[7]杨炼红,刘淑琼,许冰,等.TBL联合LBL在神经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3):287-290.

G642.0

A

1002-1701(2015)03-0089-02

2014-06

李明,女,硕士,主治医师,长期从事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及本科生、七年制、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工作。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3.047

猜你喜欢
神经病教学方法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越测越开心
你是“神经病”吗?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