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wich教学法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5-04-14 00:49王晓红段煜孔登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实验课教学法药物

王晓红,段煜,孔登

(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53)

●教学方法

Sandwich教学法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王晓红,段煜,孔登*

(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53)

药物分析是药学及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知识面广但内容枯燥。文章介绍了Sandwich教学法在我校药物分析理论和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体会。考试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Sandwich教学法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药物分析教学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Sandwich教学;传统教学法;药物分析

Sandwich即三明治,两片面包中夹几片肉和奶酪。Sandwich教学法亦为在课堂教学中插入实践训练,最早源于1903年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1]。旨在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学生自己学习—实践—再学习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探索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药物分析是药学及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近年来,各医药院校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尝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2],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我校在药物分析教学中采用的Sandwich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构建Sandwich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理论课程体系

Sandwich教学法[3]是在小班教学中,穿插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汇报等环节,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思考、沟通表达以及探索新知识的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先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特点和应用,再恰当辅以Sandwich教学。既使学生把握住药物分析的精髓,又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

(一)实施过程。

以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为例,介绍Sandwich教学法在药物分析课堂教学中应用(2学时,100分钟)。

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25位学生的编号牌,分别为A、B、C、D、E5组的1-5号,超出的人数可制备重复编号。学生进入教室时随机领取编号牌,坐于指定位置。

2.教师开场白(10分钟)。先交待本章的题目、教学目标。而后通过幻灯中的图片和文字,回顾一些典型的药害反应事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申出本章内容。随后通过对阿司匹林质量标准草案的介绍和讨论,使学生对质量标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教师提出了5个问题: (1)药品质量研究的目的?(2)药品标准制定的原则?(3)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4)质量标准术语?(5)药物分析在药品的质量控制中的主要任务?

3.小组讨论(15分钟)。五组学生分别针对教师提出的5个问题进行讨论,除了翻阅教材以外,同学们针对生活中的亲身经历踊跃发言,最后达成一致,得出问题的答案。通过讨论,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叉学习(20分钟)。每组中编号相同的学生重新组合成新的小组。每位学生都带着一个问题的答案在新小组里进行汇报,同时也分享了5个问题的结果,并且针对不同见解可以再次进行讨论。每位学生都必须发言,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5.学生代表汇报(15分钟)。学生回到第一次讨论小组,针对交叉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总结。最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别对各个问题在全班进行汇报,可以在讲台上辅以板书,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6.教师小结(20分钟)。教师对理论知识穿针引线,把零散的问题连成一个整体,同时也渗透出了5个问题的答案。这样关于质量标准学生有了根本的了解。教师又提出一个新问题:质量标准制定工作的长期性。

7.“金鱼缸”讨论(15分钟)。通常选择编号A1、B2、C3、D4、E5的5位学生重新组合,讨论新问题,其他学生聆听,也可自愿加入或退出,故形象地称之为“金鱼缸”讨论。

8.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包括知识点和学生们的表现,学生也对本次学习进行反馈,提出改进的地方。

(二)教学效果综合评价。

教学中,分别对两班学生进行了期中测验,包括理论知识考试(闭卷)和问卷调查两部分。表1是测验成绩及部分问卷调查结果。可见,理论考试中,传统教学法成绩偏差较大,部分学生只是浮光掠影的学习。相比而言,Sandwich教学法,可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卓有成效。课后与学生沟通发现,选择不支持Sandwich教学的学生中有相当部分是因为不愿在同学面前发言,表现自我。这反而更说明了通过Sandwich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互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性。

附表 期中测验结果对比(±s,P<0.05)

附表 期中测验结果对比(±s,P<0.05)

测评指标传统教学法组Sandwich 教学法组考试成绩79.2±10.2 85.9±4.4课上可掌握基本知识点79.2%85.6%学习兴趣高77.1%82.3%学习主动性高70.2%80.8%自我分析问题能力强70.8%83.1%支持Sandwich教学—68.4%

二、Sandwich教学法在药物分析实验课中的应用

药物分析实验课是理论课的重要补充,要让学生以一个分析工作者的身份去操作。在药物分析实验课中Sandwich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和理论课类似,每个小组讨论实验内容的一部分,第二次分组时,新小组的五名学生带来的答案恰好组成一个完整的实验项目,并由学生代表在全班汇报,没有疑问后,即开始实验操作。实验结束前,每组选出一名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由于时间有限可不再进行“金鱼缸”讨论,但留下问题给学生课后思考。

课后教师对实验课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传统教学法一成的学生甚至忘记了实验题目。在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的分析处理等方面,Sandwich教学班组都好于传统教学班组。另外学生对Sandwich教学法在实验课中的应用比理论课易于接受,因为有了一定理论基础,且实验课气氛轻松,热情较高,学生饶有兴致。

三、Sandwich教学法应用体会

(一)在药物分析教学中适应性。

药物分析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庞杂,信息量大,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易使学生感到疲惫和厌倦。选择性的穿插Sandwich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Sandwich教学法的应用不是千篇一律的,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如实验课需要动手操作,所以为节约时间,可不必进行“金鱼缸”讨论。

(二)对教师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Sandwich教学法的课堂设计、教案书写、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工作难度显得更大[4],也更重要。教师除了对大纲要求知识点的充分掌握外,还要精心设计整个课堂,如开场白如何简明扼要的吸引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代表性、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学生不愿意发言教师应如何引导等,教师必须把握住每个环节,环环相扣。

(三)Sandwich教学法的局限性。

从我院对药物分析课程的Sandwich教学中体会到,并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于Sandwich教学法,譬如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理论性强,公式复杂,难以通过学生的自学掌握。Sandwich教学法采用16-30人的小班教学,适用于一些专业课的学习,而公共课学生人数多,教学资源、师资力量都受到限制,实施困难。

综上所述,21世纪的到来,对人才的要求已从知识型、技能型转为应用型、适应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势在必行。和其他教学方法相比,Sandwich教学法资源消耗少、投入小,可实施性强,应用在药物分析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更有优势,值得推广。

[1]田志逢.浅析Sandwich教学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0(24):72-73.

[2]蒲强红.药物分析教学中PBL教学法的效果评价[J].内江科技,2011(8):87.

[3]袁萍,尹燕华,刘琳,等.Sandwich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8):103-104.

[4]黄亚玲,马建辉,彭义香,等.Sandwich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08,21(3):55-56.

Application of Sandw ich Teaching M ethod i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Wang Xiaohong,Duan Yu,Kong Deng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Weifang 261053,Shandong,China)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method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is not effective due to the complexity and monotony of teaching content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of Sandwich teachingmethod in pharmaceuticalanalysis curriculum in our university.Thismethod was performed with the aim tomotivat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of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abilities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

Sandwich teachingmethod;pharmaceutical analysis;traditional teachingmethod

G642.6

A

1002-1701(2015)03-0099-02

2014-06

王晓红,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药物分析教学与科研工作。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项目(项目编号:2012-RC-68)。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3.052

猜你喜欢
实验课教学法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有趣的实验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