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视角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现况调查

2015-04-14 00:49郭玲伶王青段丽萍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道德规范不端导师

郭玲伶,王青,段丽萍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100191)

●研究生教育

导师视角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现况调查

郭玲伶,王青,段丽萍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100191)

近些年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失范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研究生培养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导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和道德规范。以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导师为调查对象,就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现况、教育情况、教师群体学术行为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高校全员育人开展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思考和建议。

研究生;导师;学术规范

近些年,研究生的学术失范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研究生培养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有调查研究显示[1],研究生接受学术规范教育的首要途径为导师。基于此,为从导师角度了解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现况,进一步研究导师在研究生学术规范中的作用,制定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可行方案,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工作部对医学部导师进行了关于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次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和结合研究生德育管理实际,自行设计问卷,根据专家意见等确定了《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导师的基本情况、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规范现况、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基本情况、对导师自身及教师群体学术规范行为的测评以及对学校管理层面的建议等几个部分。

调查对象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导师,共发放问卷443份,以不记名方式填写。回收有效问卷375份,有效回收率为84.7%。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双录入和逻辑核查,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一般情况。

本次共375名被调查的研究生导师中,男性占45.8%,女性占54.2%;硕士生导师占66.6%,博士生导师占33.4%。担任导师平均年限为7年,最多为30年。

(二)导师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现况的反馈。

1.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认知和行为现况。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认知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导师(77.2%)认为研究生对学术规范的认知程度为了解,22.5%的导师认为不太了解,仅0.5%的导师认为根本不了解。在“研究生能否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方面,87.3%的导师认为研究生能够经常或一直自觉遵守,6.7%的导师认为研究生偶尔遵守学术规范,5.4%不清楚学生能否遵守,0.5%导师认为不能遵守。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导师看来,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认知程度尚可,大部分能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有一部分导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认知和行为现况的了解程度不足。作为导师首先要提高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意识,在教学工作中主动了解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情况,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工作。

2.对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现象的反馈。“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程度”调查显示,认为程度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的导师分别占7.8%和8.4%,一般严重占32.1%,仅有37.5%的导师认为不严重,另外14.3%的导师不清楚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的程度。“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后果的知晓程度”调查中,62.6%的导师认为研究生了解学术不端行为的后果,31%的导师认为研究生不了解。同时,31.4%的导师自身不了解学校如何处理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56.2%的导师略知学校如何处理学生学术不端,只有12.4%的导师很了解。对导师如何看待多次发生在研究生中的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导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程度判断还不够准确。

表1 导师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现状的认识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导师认为大部分研究生了解学术规范相关内容,并能自觉遵守,但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程度仍比较严重。同时,导师和研究生对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后果了解不足以及导师对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时的态度,都为研究生违反学术规范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三)对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情况。

导师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学术规范行为。而“导师教育行为的效果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导师与学生交流频率,二是导师的教育方式[2]。”在教育频率方面,64.7%的导师经常对学生进行学术规范的指导或监督,26.3%的导师为偶尔指导。教育方式为:平时与研究生讨论课题时教育引导(48.1%),研究生进入课题组时集中指导(7.1%),发表论文前也会时常提醒(4.6%),以上兼有的占40.2%。并且有73.6%的导师认为效果很好,学生基本都能遵守;21.8%的导师认为效果一般,还存在少量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仅0.8%的导师认为没效果;还有3.8%的导师不清楚教育效果如何。由此可见,大部分导师能够重视对研究生的教育频率和方式,并收到预期的效果。但从一些具体交流内容的调查显示导师对教育的内容和侧重点还需调整。

(四)导师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认知情况。

导师对学术规范相关情况的认知程度反馈为80%以上很了解,仅有0.5%不了解。35.4%的导师认为教师群体发生学术不端的程度为严重。另外,导师最想了解的学术道德规范相关内容排序依次为:相关法律、政策文件(73.6%);相关案例分析(55.3%);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54%);关于论文写作格式等具体内容(45.8%)。其中,导师对相关案例分析的需求与年龄相关,越年轻的导师,越希望了解相关案例分析(卡方检验,P<0.05)。

(五)对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建议。

导师们对学校管理部门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工作提出了广泛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对学术道德规范的相关宣传教育到位(53%),如开设学术道德规范课程,举办学术道德规范培训、讲座等;不断健全制度规范(26.5%);加强对导师的培训(12.9%);要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6.1%);减轻学位获得负担(5.3%);对学生要加强引导,教育为主,处罚到位(4.5%);培养研究生严谨的科研态度,鼓励学术创新(3.8%)。

四、思考与建议

(一)改进学校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教育措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结合本次调查,学校管理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加以改进:(1)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将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纳入学校校风建设的整体工作之中,进行统筹规划和实施,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3]”。(2)将学术规范教育内容系统化,并纳入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如:入学教育时集中培训学术规范相关法规;在研究生做科研课题、论文写作和发表阶段加强导师的引导教育等。(3)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利用各种媒体多渠道广泛宣传学术道德相关法规,开展渗透式教育。(4)注重教育主体的多元化。教育者应制定出适用的教育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学术规范教育。(5)调整培养方案和考评指标。根据不同的学科和培养类型制定更加科学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和考评标准,减轻学生的毕业压力,而不是为了论文而研究,为了毕业而论文。

(二)强化导师负责制,提高导师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1.提高导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作为导师要认识到自身学术形象对研究生产生的深远影响,并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塑造学术人格魅力,主动关注学术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和不端个案处理,增加学术规范知识,为学生树立正气的学术形象,并注重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频率和方式,以期达到良好的效果。

2.完善导师遴选和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导师遴选,保证导师队伍质量。在遴选中要体现出对道德品质的评价,对学术不端行为采取一票否决制。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情况也应纳入考核体系,建立师生批判共同体,做到师生双方彼此制约。另外,导师对学生的学术行为也要负有连带责任,学生发生学术不端,也要在导师的考核上记下一笔,提高导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重视与实践。

3.导师培训常态化。从本次调查结果可看出一部分导师希望了解学术规范相关文件,尤其是年轻导师更希望从案例分析入手了解如何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规范教育。高校应该把导师培训做到常态化,“将终身教育体系引入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不仅年轻导师,已上岗的老导师也应该定期参加培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在导师培训中持续强调师生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针对不同导师群体设计相应的培训内容,使培训效率最大化,强化导师负责制的实施。

(三)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自律性与自觉性。

研究生是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主体,其认知和行为表现是学术规范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者除了要对研究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增强他们对学术规范相关概念和法律法规的认知外,更要关注他们的道德素质和对科学研究的态度。不断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注重研究生的信仰教育,增强研究生对学术研究工作的敬畏感、对学术道德的自律性和对学术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只有重视以研究生为主体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从内部演变开始,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学术失范行为,这也是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最终目标。

[1]王青,张娟,段丽萍.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2007,20(1):42-44.

[2]范皑皑,沈文钦.什么是好的博士生学术指导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45-51.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441/ 200501/5512.html.

[4]陈颖,屈晓婷.基于全过程育人的研究生导师负责制[J].思想教育研究,2009(2):90-92.

An investigation of Post Graduates’Ethics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thesis advisor

Guo Lingling,Wang Qing,Duan Liping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Beijing 100191,China)

In recent years,the academicmisconducts of graduat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Thesis advisor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a graduate’s education.The advisor’s words and behaviors directly influence students’the academic behavior and moral standard.This paper takes advisors in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as the object of study,investigates the postgraduate’s ethics,education,and academic behavior by questionnaire,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s’ethics education,and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Post Graduates;thesis advisor;Academic norms

G643

A

1002-1701(2015)03-0113-03

2013-10

郭玲伶,女,博士,助理研究员,中级职称,研究方向:研究生德育教育。

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师生双向测评研究”(编号:BJSZ2012YB02)。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3.059

猜你喜欢
道德规范不端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关于采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声明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中国粮油学报》关于学术不端稿件的认定和处理办法
V eraW an g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中国医疗美容》学术不端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