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运用于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的SWOT分析及建议
——以《国际集装箱运输》为例

2015-04-17 08:43王丽燕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微课高职教师

王丽燕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福建 福州 350016)

微课运用于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的SWOT分析及建议
——以《国际集装箱运输》为例

王丽燕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福建 福州 350016)

以《国际集装箱运输》为例,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高职专业课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各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微课教学的资金投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内容设计上应浅显易懂且生动有趣,并包含完整的教学环节,使得微课教学扬长避短,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微课;高职;专业课;SWOT分析

为了顺应“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学习需求的新特点,微课这一新兴的网络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并日益受到师生的追捧。《国际集装箱运输》是高职国际物流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比较适合使用微课教学。在《国际集装箱运输》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微课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微课的含义

按照《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方案》中的解释,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要求教师充分合理运用现代化媒体技术,精心准备时间在10-20分钟的教学视屏。……微课是一种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旨在实现学习的随时性和互动性,更为新时代的学习者提供一种新的学习体验[1]。

二、微课运用于《国际集装箱运输》教学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微课符合人类记忆规律

根据可汗课程①的统计和脑科学研究,一般人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为10分钟左右,45分钟的传统课堂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差。微课教学的时间比较短,教学视频的长度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学生可以选择状态比较好的时间观看视频,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效率比较高。

2.情景化视频解决教学困境

《国际集装箱运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集装箱、集装箱码头设施和集装箱运输机械设备等概念及其操作技巧。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设备过于庞大,将其搬入课堂不现实,带学生去现场参观又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学生很少见到这些机械设备,对它们缺乏感性认识,从而使得学生对老师的讲解觉得枯燥且难以理解。这些情况对于远离港口的内陆城市的学生尤为明显。微课通过大量的码头视频、图片和动画模拟等手段使得这些知识情景化,将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被其所接收。

3.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实现因材施教

微课的本质是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过程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收能力不一样,有些学生喜欢文字描述式的教学,有的学生喜欢图片讲解式的教学,有的学生更易接收流程图式推理教学。将《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内容按知识点制成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通过播放软件“暂停”、“快进”等键的操作实现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回看和重复观看,自行掌握学习、思考和练习的进度,实现因材施教。这是传统课堂所不能实现的。

4.符合网络教学特点,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在全球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用手机看新闻、刷微博微信成为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常态。微课容量小,所占内存小,非常方便在互联网上传、下载和传播。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实现优质的微课视频在互联网上的资源共享,不仅符合学生喜欢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的学习需求特点,又有利于优质微课教学资源更快更广泛地传播出去。《国际集装箱运输》这门课程的师资以及其他教学资源在全国分布不均,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的教学资源明显优于其他地区,通过互联网实现微课教学资源的广泛传播,使更多学生从中受益。

(二)劣势

1.单项信息交流互动性差

学者研究发现电视具有单方面的信息传导功能,而观看者不能与之进行实时互动交流,久而久之会造成智力下降。同样如果微课的内容仅仅是老师在讲授或者演示而忽视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就像电视节目一样会出现这个问题,学生看着都懂,放下就忘。微课教学方式缺乏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现场交流。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可以准确掌握学生对知识掌握与否,通过眼神交流实现对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输更是情感的交流,而微课无法实现这个效果。

2.制作成本较高,不能保证制作质量

微课通常采用录像和录屏两种方式,需要用到手机、数码相机、DV、话筒和耳麦等拍摄设备,以及电脑和相关编辑软件进行后期制作,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成本较高。特别是《国际集装箱运输》这门课程还需要对集装箱码头和设备进行拍摄,成本更高。受成本约束,有些老师的微课制作较粗糙,不能充分发挥微课的教学优势。

3.微课配套平台建设落后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智能手机已然普及,不过高职院校的微课平台还没有开发相应的功能,从而实现与手机的无缝对接。同时平台的功能不健全,没有实现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高职院校的很多微课视频仅仅适合学生观看,没有在线测试的配套功能,并且微课平台也没有为学生的互相联系提供支持,从而使学生缺乏交流渠道[2]。

(三)机遇

1.国家信息化教育的政策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其中,明确强调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信息化教育的实践正不断向前迈进。从三通两平台到数字化校园,从移动学习到翻转课堂,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到微课资源的发展,信息化教育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同时,各省市、地方教育部门和机构也纷纷向微课伸出了橄榄枝,组织了一系列的微课大赛,并大力推进平台的建设,如中国微课网、各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等[3]。

2.信息化为微课制作提供技术支持

一方面高校教师不断趋于年轻化,更加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速度,对于微课制作的软硬件设备的学习和操作能力强。另一方面,诸如录屏大师、Camtasia Studio以及Flash、PPT软件等微课制作软件大量出现且操作日益简化,再加上无线网络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为微课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3.高职校企合作为微课制作提供了素材来源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同集装箱运输的相关企业例如货代公司、船公司、外运外理公司签有校企合作协议。这些企业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可以给教师提供拍摄场所和拍摄素材,将现实的业务操作通过微课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的培养更贴近实际,从而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通过微课进行教育的方式比组织学生到企业及港区现场参观的方式成本更低、风险更小且针对性更强,深受企业及教师的欢迎。

(四)挑战

1.高校专业课教师微课制作能力有限

微课引入国内的时间比较短,大多数高校专业课教师微课制作能力有限。例如对分镜头、画外音、画面说明等设计工作不了解,脚本编写较粗糙且漏洞百出,导致后期制作过程中突发情况频发,影响微课制作质量。另外,在拍摄过程中由于拍摄技巧不够专业,出现画面抖动、噪音较大、画面干扰太多等问题,影响学生观看。

2.高职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

微课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最终决定微课的学习效果。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自觉学习的欲望不强,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在课后观看视频。同时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移动学习设备较落后,也限制了他们对视频的观看。老师制作的微课视频如果学生不看,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三、微课运用于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职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建议在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微课视频制作,可以由师生共同策划写脚本,由学生参与表演和进行拍摄,最后由学生观看并提意见。相对于教师自唱自演的独角戏,学生参与制作的效果更好。因为学生最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创意,接受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由学生参与制作完成的微课视频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特别是看到自己或同学出镜的时候,会更加兴奋愉悦。喜爱和开心是学生们接受知识的前提,在这种愉快的心态下知识能更快被接收。

(二)微课教学内容应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微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是如何激发学生观看视频学知识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内容要生动有趣、浅显易懂。以《国际集装箱运输》为例,在制作“集装箱运输定义”这一知识点时,可以从超市购物入手,将购物车比作运输工具,将购物篮比作集装箱,将收银台比作码头,用生活的例子类比集装箱运输的定义,这样抽象的概念会变得简单易懂。同时,可以采用纸片教学的方式,用纸片模拟杂货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的流程,解决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现场操作散货和集装箱货装卸和运输的问题,使得学生对集装箱的装卸和运输有直观的认识,从而真正理解集装箱运输的定义和优势。

(三)注意微课教学环节的完整性

微课是学生自学的一个指导视频,学生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微课应该包括完整的教学环节。如前文所述,微课的内容如果仅仅是老师在讲授或者演示而忽视与学生互动的环节,会导致学生看着都懂,放下就忘。质量好的微课视频设计应尽量包含讲授、演示、讨论、提问、回答、复习和预习环节,实现教与学结合,最终解决单方面信息输入导致的学生无法互动交流的问题。

(四)各高校应加大微课制作的资金投入

微课教学是未来高职教学方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各高职院校应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资金主要投入于配置完善的软硬件设备,为教师的微课制作提供硬件条件。另一方面,对专业课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提高他们制作微课的能力,提高微课制作质量。同时,应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对微课教学开展比较好的教师给予必要的奖励。

注释

①可汗课程: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是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主旨在于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

[1]吴婵.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 .科教导刊,2013,(10):17.

[2]张桂娟.高职院校“微课”教学探析[J] .才智,2014,(20):35.

[3]杨丽.基于SWOT的微课及其教育应用探究[J].中小学电教,2017,(07):111.

(责任编辑:梁小红)

SWOT Analysis of Micro-lecture Applying to Professional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TakingInternationalContainerTransportationas an Example

WANG Li-yan

(Economic and Trade Department, Fuji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Economic College, Fuzhou 350016, China)

This article takesInternationalContainerTransportationas an example, uses SWOT to analyze its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micro-lecture applying in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herefo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hould increase funds to micro-lecture. At the same time, teacher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content design should be easy to understand and interesting as well as the integrity of teaching, so as to play a more effective role in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micro-lectu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rofessional course; SWOT analysis

2015-03-05

2014年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创新高职‘课岗对接、课证融通、教赛结合’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JAS14867)。

王丽燕(1981-),女,福建莆田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物流。

G642.0

A

1008-4940(2015)02-0074-04

猜你喜欢
微课高职教师
最美教师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教师如何说课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