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反思

2015-05-11 04:24朱茂勇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

摘   要 信息技术的浪潮不可阻挡,中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运用辩论会学习法、角色扮演法和透析法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英语信息化教学  辩论会学习法  角色扮演法  透析法

2014年6月6日,南京市H中学举行了“信息技术进课堂”的教学观摩活动,笔者参与了整个英语课堂教学过程,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运用IPAD进行互动教学,教师先让学生用IPAD通读先前已经下载好的英语文章,同时在文章中标出生词。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在文章中找出答案,阅读相关段落,师生共同学习一篇英语文章,并对文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的听力、阅读、口语得到训练。然而让笔者不得不进行反思的是:学生手持IPAD,教学却和原先粉笔加黑板的教学如出一辙,这样大的花费,意义究竟何在呢?本文就此对当下英语信息化教学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才能让技术服务于英语课堂教学。

一、书籍、粉笔与黑板——传统英语教学

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学生学得更有趣,教师教得更轻松;用歪了,学生会耽误学业,教师会轻视教学。比如有些教师因为有了网络,就不再备课,而是从网络上下载课件,上课时照本宣科。长此以往,教师的学习能力会大不如前。然而在网络未进入课堂之前,那时的课堂教学也仅仅只有书籍、粉笔和黑板,可是教师对教材内容滚瓜烂熟,很多教师根本不用教材就能上课。同时还会给学生补充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教师利用课下时间搜集而来,通过自己的知识再加工传授给学生。而现在由于网络的存在,使得师生更容易获得知识,很多教师认为已经不再需要记忆,只要把课件准备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就行了,殊不知教师的自学能力也正在一步步退化。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如果仅仅限定于从书本中学习,那是远远不够的。书本内容往往是编写人员精心挑选的知识点,所以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拓展句型的表达,还应当拓宽学生的视野。而正是由于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学生可以接触许多地道的英语资料,如国外的报刊、杂志、新闻和电影等等。如果学生能够每天阅读大量的英语报刊,日久时长、耳濡目染,这样大量的输入,必将会带来有效的输出。而反观现在的英语教学,在网络条件下,其教学却和传统课堂没有差异,那么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英语教学意义究竟何在呢?

二、WIFI、IPAD——信息化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J.M.Broder和J.H.Dorfman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完成教学目标。[1]C.Kyriacou指出有效教学主要关心某种教育活动怎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想学习。[2]高慎英和刘良华认为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3]姚利民认为在一定的教学活动中投入的时间、精力、努力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4]然而这些学者对于某个学科的有效教学的阐述并不透彻,笔者认为信息化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其弥补了英语课堂教学的两个不足。

1.弥补了课堂知识点与口语训练的不足

无线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已经影响着英语课堂的教学。谁能对信息技术的发展熟视无睹呢?加上中学生对于网络和智能手机如此青睐与迷恋,恰当引导可以让其更加快乐、轻松地学习,不当使用或许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更加反感。在南京市H中学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利用网络共同学习一篇英文文章,这篇英文文章专门介绍美国饮料业巨头可口可乐公司。也许英语课本中并没有这样的文章,而借助网络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从网络中下载特定专题的文章,比如介绍英美文化的、介绍战争的、介绍饮食文化的等等。如此丰富的英文文献既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做好引导者、学习者的角色,多数时间教师仍然充当传授者的角色。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仅仅是学生用英语回答了一些问题,并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之间的互动仍然较少,词汇量或许得到了提升,而学生英文口语并没有得到训练。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不会交流那就失去了语言最本质的作用。

2.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趣味性不足

传统教学中,书籍、粉笔与黑板,教师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学生在台下聚精会神地聆听。传统课堂教学上,上课开小差、分神的学生很多,学生感觉学习很无聊,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在网络技术兴起的今天,利用网络就可以摆脱传统英语教学的枯燥性。语言的学习在于灵活运用、在于脱口而出。而现阶段面临考试的学生,都把提升英语考试成绩作为第一要义,但语言的学习难道就不应该有趣味性吗?就笔者的英语学习经历而言,英语学习重在听力的提高上,在网络上有大量的英语公开课,学习这些课程既能够训练听力又可以获得知识。这样的英语学习不仅有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具有筛选好材料的能力,并且能够在课堂上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

三、英语信息化课堂教学——路在何方

1.授人以“渔”必先有“鱼”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如果想轻松运用信息技术来学习,首先必须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比如平板电脑的操作、软件的安装、课件的制作、资料的查询等等。在英语的信息化教学中更是如此,一些外文资料的查询往往还需要登录国外网站进行注册方能下载资料。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对英语文章的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知识扩充,比如对某些英语句子需要分析结构成份,这就要求教师能熟练运用文字处理工具。课件的制作还需要用到视频软件、音频软件、办公软件以及作图软件,这些硬实力既需要教师掌握,以便对学生进行教学,同时也需要学生了解其操作。如口语测试需要学生对着音频软件录下自己的口语语音,然后上传至网络,由大家进行评分,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的电脑和软件操作知识。面对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不学习就会被淘汰,网络科技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不论是谁必须先学好基本的电脑操作知识,方能让技术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2.辩论会学习法

笔者认为英语的学习,除了应对来自中高考的考试压力,还应当树立一种新的语言学习的认识,一门语言的习得,会让学习者了解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了解其他民族的风土人情,这些既可以从书本阅读中学到,也可以通过与外国人的交流学到。在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之后,就需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把读到的东西拿出来与同学分享,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该如何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呢?可以建立聊天室、QQ群、微信讨论组、论坛等,英语教师与学生在这些社交媒体中可以只用英语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大声说出英语,用英语来讨论某些话题。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缺少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短暂对话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在课下,在网络上以英语辩论会的形式展开对话,收效就会好很多。比如教师布置好某一辩题,让学生分成赞成与反对两方,学生首先针对问题查阅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与同学进行辩论,在唇枪舌剑的激烈辩论中,口语表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同学们对自己观点需要澄清,同时也需要听清他人所表达的意思,在这样的辩论中,听力水平上去了,口语表达锻炼了,最关键的是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敢于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这是难能可贵的。学生在前期需要大量地阅读英语资料,这又扩充了其词汇量,所以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的眼耳口舌,全面地得到了训练。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模仿电视剧或戏剧中的片段,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英语的教学方法。许多优秀的故事片在传到我国之后,学生们已经熟悉了其故事情节,但是没有模仿故事主人公对白的体验。那么教师就可以尝试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模仿表演。比如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对白,经典好莱坞电影《教父》《码头风云》中的人物对白等等,早已经被人所知,为何不让学生们试着对其进行模仿呢?此时网络技术就成了最佳的辅助手段,教师可以从网络下载一些经典电影的片段,先给学生放映几遍,让学生感受对白中主人公的说话语气和情绪,然后让他们对其进行模仿,这时可以把电影调成静音,让学生轮番扮演影片中的角色,为其进行配音。等到学生已经记住了影片中的对白后,就可以撇开电影,完全模拟其情节在教室中进行表演,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充满趣味性,也让学生记住了英语学习重在交流不是考试,其语言能力必将提高。

4.透析法

现在,许多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仍然以学生做题为主,教师讲题为辅,殊不知英语的题型千变万化,讲了这个忘了那个,学生的成绩仍然很难提升上去。笔者认为,做题目并不一定能提升成绩,做题的目的在于检验自己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掌握水平,它不能作为一个提高成绩的手段。英语教学中,透析法是个不错的选择,透析法的精髓在于读英文一定要读下去,不是见到陌生的单词就去查字典,在不断地与生词接触的过程中,一次记不住,两次记不住,等到五次以上往往就有印象了。这其实就是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道理。一定要享受阅读之乐,而不是一查到底,这样才能培养出阅读的兴趣。阅读英语文章,各种类型的文章都应该读,不应该是超过学生词汇量的文章就不读了。不过笔者还是建议寻找到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文章,让学生读起来不至于满眼的生词从而打击其信心。阅读是扩充词汇量最好的方法,阅读也是学习英语的最为有趣的方法。所以借助于网络,就可以下载各类英文文献,如中外人物事迹,商业经济、历史地理、生物医学等等各个领域,倘若学生每天都能读大量的英语文章,这样大量的输入必将会有有效的输出。至于考试中的单词,在已经有这样大量的输入之后,还用担心单词不认识吗?还会担心英语作文不会写吗?很多人都认为语言学习需要多开口,可是肚子里没有“干货”,如何说得出来呢?对一个问题形成独有的看法,不仅需要学生开口说出来,更需要自己大量翻阅书籍,大量阅读这样才能有输出。总之,借助于网络,语言的学习可以更加有趣,信息化的英语教学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J.M.Border&J.H.Dorfman.Determinants of Teaching Quality: What’s Important to Students[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1994(35).

[2]  C.Kyriacou.Effective Teaching in Schools[M].Oxford: Basil Balackwell,Ltd,1986.

[3]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4] 姚利民.大学有效教学特征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1(4).

[作者:朱茂勇(1992-),男,安徽马鞍山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陈国庆】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法
基于角色扮演法的中职数控技术教学思考
角色扮演法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解决策略
浅谈多种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角色扮演法在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谈“角色扮演法”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会计专业角色扮演教学法应用研究
角色扮演法在应对急诊突发公共事件护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法在高职“团队沟通与协作”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