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5-30 09:15贾旭琴刘丽丹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协同教育留守儿童对策研究

贾旭琴 刘丽丹

摘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统计的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1.2亿人为基点以每3000万的速度在增长。在城市务工的父母们用汗水换取了更丰富的收入,但同时他们的孩子因为亲情和必要教育的缺失,困扰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以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北耽车乡实会村留守儿童教育为例,展开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协同教育 留守儿童 对策研究

一、留守儿童的界定及国内情况

(一)留守兒童的界定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将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二)留守儿童的国内情况

据2014年五普资料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近4000万人。比2005年减少1800万留守儿童,但4000万也不是一个小数目,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沉重的社会问题。那留守儿童的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本文以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北耽车乡实会村的留守儿童为例进行分析。

二、实会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为发展新农村建设,均衡教育资源,2007年,实会小学由政府投资办学。实会小学由一到六年级组成,最少的年级有6人。通过对校长的访谈了解到,在2007到2009年,学校大约有200多名学生,从2010年开始,人数每年呈递减趋势,其中一到六年级分别有6人、8人、11人、20人、15人、26人。2013年共有老师18人,到2014年只剩下14人。学校有相应的媒体设备,但总是处于闲置状态。在实会小学中,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父母外出打工,钱挣得不是很多,没法把孩子带到外面去。若是让孩子到外面上学,每天学习时长少,参加考试辅导班等对家里来说是一笔大费用,并且父母没有时间接送孩子上学,在农村上寄宿学校每日学习时间长,费用低,且解决了父母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的问题。出于各种考虑,很多学生留守在村庄,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留守儿童占到80%的比例。

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我们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留守儿童的监护人

调查目的: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及家庭教育状况

调查结果:发放34份问卷,回收34份,回收率为100%,有效份数31份,有效率为91.18%。调查数据统计如表1。该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习教育问题

12.90%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孩子们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祖辈们较多地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只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学习方面的督促有待加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中有32.26%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管,回家看电视时间超过两小时的差不多一半的孩子,48.39%。而且据调查有很多孩子不认真完成作业,甚至有抄袭现象的发生。留守儿童中45%成绩较差,30%成绩中等偏下,仅有10%成绩比较优秀。

2.情感教育问题

由于亲情的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据观察,有很多孩子喜欢独来独往,对于班级的活动也不是很热衷,22.58%的同学明确表示不喜欢,也很少参加。在与父母的联系上,只有38.71%的儿童一周能和自己的父母联系一次,一半以上的孩子和父母联系很少。

3.道德教育问题

几乎所有的孩子在道德行为上表现不是很好。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是一个最重要的初级群体,父母是这个群体中最重要的个体,孩子通过模仿和认同父母而试图成为父母所期望的人,但因为留守儿童和祖辈们呆在一起,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在行为上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行为。有上课违纪行为的占到38.71%,甚至还有6.45%有抽烟的严重违纪行为。在行为习惯方面,有19.35%的学生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如果再没有好的引导,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学校需要开设安全教育课程,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

而问题的产生不是单方面的,不是只有学校的责任,与社会、学校及家庭这三大系统有很大关系,在此笔者基于一种新视角,即协同教育理念来探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我们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受多方面影响的,所以在对策上,我们从社会、学校和家庭方面着手,有的放矢。

(一)家庭方面

父母与学校多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生活在地球村中,教师可以通过社会性软件、家校互联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二)学校方面

1.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利用,提高教育质量

现在平均每个省都有培训机构,教师们要定期参加培训,掌握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熟悉教育领域的前沿技术,给学生带去一些新信息。在农村任职的教师们可以和一些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合作,与专家们一起备课,让自己的教学更精彩。教师也可以利用网上的优秀资源辅助自己教学,换一种方式进行教学,让教学更加开放。强调,在教学设计时,集体备课完成后,教师需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作出相应修改,教师需要考虑社会因素,自己学校的因素和一些学生的家庭因素,让自己的课堂更容易实施。

2.增设卫生与安全教育课程

学生需要了解一些法律知识,知道自己的义务,懂得使用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因懵懂走上犯罪的道路,给自己的人生添加污点。

3.增加课外活动

建立一些展览馆、美术馆等,学校教师不定期带领学生去参观。参观之前,教师们需要制定计划,让活动有组织的进行。在活动前最好先了解一些常识让活动变得更有意义。而常识的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喜欢的途径查阅了解,之后教师组织同学一起交流共享学生的成果。校园的教师需要精心布置,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就可以学到知识,受文化气息的熏陶。

4.给学生制作微视频

教师们可以利用摄像机或者手机记录学生的生活小细节,上传至家校公共平台,让家长抽时间下载观看,来了解自己的孩子。

(三)社会方面

1.制定特岗教师的福利政策

小学教师人数逐年递减,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很不利。政府需要改善特岗教师的福利政策,让更多的毕业生走入农村。

2.提高支教质量,拓宽支教覆盖面

支教活动的举行无论是对学校、留守儿童还是志愿者,都是很有意义的活动,而且支教活动的进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总结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个能够持续性的机构来解决,我国正在逐渐走向乡村城镇化的道路,而留守儿童的教育正是这条道路上最关键的一步,我们不容忽视。我希望通过对笔者的此次研究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尽一份微薄力量,在逐渐发展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过程中,留守儿童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作用下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向梅,肖海鹰,鲁奇,李琼.老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2012.

[2]李佳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关于鄂东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2011.

[3]吴支奎.制度突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出路.

[4]郭晓霞.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社会学思考.2012.

[5]邵昌玉.“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例.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规划项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民工子女教育模式发展研究——基于协同理论视角”(项目编号:14C008)、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黑龙江省高校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编号JG2014011196)阶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协同教育留守儿童对策研究
谈小学德育协同教育的策略
会计专业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情感需求的农村留守儿童产品设计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农村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协同教育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基于协同教育的数字化校园构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