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微

2015-05-30 19:23孙玉红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生活化

孙玉红

摘要:音乐不仅有助于人的情商、智商的提升,更有利于人的修养的提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价值观更为多元,教师需要加强音乐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思考,将艺术教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生活化 实践

音乐生活化是指将生活元素应用于音乐课堂,对传统音乐教学进行扩充,让音乐学习充满生活的活力和气息。音乐生活化教学要求音乐的课堂要像生活一样丰富多彩,让学生在这种多样化的生活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传统的音乐教学过于注重音乐理论和方法的传授,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处于很被动的地位,阻滞了音乐教与学的有效提升。多样化的生活元素融入音乐教学中,让音乐从生活中吸取灵感和动力,不仅有利于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而且也是提升小学生素质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其积极的作用如下:第一,让小学生的情感更丰富。任何一种音乐的存在,都是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在里面的,而音乐主要是通过旋律和符号来展现情感和生活的画面。小学生在学习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从乐曲中感受到了作者所传达的情感,同时,也让自己的胸襟更开阔。第二,让小学生学会用音乐去感受生活。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小学音乐老师在音乐的教学中,也要让小学生通过音乐去感受生活。第三,对师生之间的关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老师在与学生一起学习音乐、品位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因为情感的共鸣能一下子拉近距离,从而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

一、关联生活,启迪兴趣

要想将音乐生活化,就要在平时增加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的情感,从而更有利于他们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当然,也可以在生活中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他元素来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学习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一年级的《可爱的蓝精灵》时,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喜欢听童话故事的兴趣,将给学生讲一段可爱的蓝精灵的故事,让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前提下,加深对音乐本身的理解,从能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能加深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有利于小学提升其鉴赏水平。

二、走进生活,营造情境

音乐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将生活中的一些情境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小学生对音乐的领会,从而提高小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开拓小学生的音乐视野。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的《嘎嘎小鸭子》时,小学生对小鸭子并不陌生,而且对小鸭子的叫声他们也是很熟悉的,因此,老师就可以很好地将音乐与小鸭子的叫声结合起来,让音乐真正生活化。其次,音乐作为源于生活的艺术,让小学生参与音乐的实践是很重要的。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将音乐学习还原生活情境,可以从鸟叫、猫叫、水声和汽笛声入手,让其感受到这些都是音乐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教师还可以让小学生主动地寻找生活中的高音、中音和低音,让学生自己对这些声音进行辨别和分析;也可以引导小学生自制音乐乐器,比如,通过小树叶、竹子、锅、碗、笔筒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很好的乐器。通过音乐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音樂的创作和感受,从而提升其创作的欲望。

三、再现生活,加强体验

音乐、体育和美术虽然同为艺术,但是音乐作为一种“活”的艺术,又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音乐教学中也应“活”起来。这种“活”,主要体现在音乐老师的教学要与生活化的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在音乐教学中加入游戏的方式,并在这些游戏中创设一定的故事情节,让小学生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体现音乐要表达的内涵。例如,在苏教版二年级的《口哨与小狗》中,音乐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作品的情节需要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小狗和不狗的主人),请他们结合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去表演,充分展现小狗的主人和小狗在散步时的欢快、愉悦的心情。再如,在苏教版六年级的《蜗牛与黄鹂鸟》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蜗牛和黄鹂,通过组内合作创编舞蹈和音乐剧,然后在组内进行表演,再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通过这样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不仅加深了对音乐的领悟与感受,而且也强化了音乐学习的成就感,为其以后的音乐学习和创作增加信心。其次,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增加小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能力。音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为了情感的展现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因此,小学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学中既要让小学生学会从音乐中体会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同时,又要学会将自己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出来。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之前,老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了解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然后在课前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播放一段王二小牺牲的故事片,让学生首先对王二小有一些了解,然后在教学唱歌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将自己对王二小的情感在音乐中充分地展现出来。

四、联系生活,学科融合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本身就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小学音乐老师在教学中,也要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从而为其将音乐生活化提供基础。当然,老师也可以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融合起来,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拓展学生感知音乐的范围。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一年级的《雪花飞舞》时,老师就可以与手工课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前剪小雪花作为音乐的背景,从而在课堂上,在音乐响起、雪花飞舞的境界中加深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此外,老师也可以将音乐与语文、美术等课程有效结合起来,丰富小学生的音乐课堂。

五、丰富生活,完善评价

音乐的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老师教学结果的评价,更是对其教学过程的评价,因此,要做到将音乐生活化,也少不了教学评价。其一,为每一个学生建档,动态观察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将小学生在一段时期间的学习表现和学习结果有效地进行跟踪,关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其二,对教学的评价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老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评价时,一定要结合音乐课程本身的特点及规律。老师可以在教学评价中进行创新,如通过开展音乐才艺表演会的方式来进行,也可以通过音乐剧或音乐小品来进行评价。此外,老师在进行评价时,一定要以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小学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从而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在评价过程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同学之间互评,或者通过分小组进行评价等方式来增加小学生在学习音乐时的竞争意识,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质。

生活化的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将对生活的感受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要求小学音乐老师对生活化的音乐予以更多的关注,同时,让音乐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强小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吴的.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实践与探索[J].考试周刊,2013,(11).

[2]李晓伟.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

[3]刘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究与实践[J].大观周刊,2013,(17).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用流行音乐激活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
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游戏作用与应用
音乐教育新体系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