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游戏教学

2015-11-30 14:23袁春柳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钢笔桃子课堂气氛

袁春柳

[摘 要]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游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方式。英语游戏要注意它的全体性、目的性、挑战性、多样性及游戏的灵活性,从而调节课堂气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兴趣;游戏;合理化

激发并保持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说,合理的课堂游戏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更是一种创新方法,更符合新课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一、游戏全体性

素质教育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也应遵循这一原则,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成为游戏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让他们在教师——这位游戏活动的导演者的指导下积极地活动。教师在导演学生活动时要活而不乱,动静有序,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反对那种只顾少数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做法。要注意尽量安排集体游戏,特别是那种需要集体配合、体现协作精神的游戏。这样,既可以操练语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例如,在教学can/cant时,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描述小组内的某一同学,然后再由其他小组的学生猜测“Who is he/she”。在这个活动中,小组内的学生群策群力,把自己熟悉的人物用英语描述出来由其他同学猜测,既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游戏目的性

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其他教学要求,围绕教学目的来设计游戏。这样,游戏的目的十分明确,不是为做游戏而做游戏。例如,在一节复习课上,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摘桃子”的游戏:一棵茂盛的桃树上长着很多的桃子,每个桃子上都有一个英语单词,请同学上来摘桃子,每摘下一个桃子,就要把上面的单词读出来。开始的时候,我请一些英语不是很好的同学上来“摘桃子”,由于刚开始游戏时选择的余地大,他们在游戏中很容易获胜,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对于英语较好的同学,可以把他们放到最后,因为后面的游戏往往会有一定的难度。这种游戏比单纯的单词练习效果好得多,而且这种游戏目的性很强,学生参与面很广。又如,在学习有关时间表达法时,笔者设计“快乐转盘”的游戏:做一个活动的钟表,老师或学生随意改变时间,设问:“What time is it?Can you guess?”让学生举手回答,他们几乎会把各种时间都猜一遍,猜对了就可以加分或者得小红旗。这种游戏同样目的性强,学生的参与面广,练习较充分。

三、游戏挑战性

开展游戏既是为了学习、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应在游戏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挑战性的游戏。如看图猜物就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游戏。在屏幕上露出物体的一部分,老师提问,让学生猜。“Whats this in English?”学生有的把物体的一角猜成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衣柜、一台电视等,有的把画出的方形猜成一本书、一张照片、一幅地图、一扇窗子等。学生可以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猜,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表达。老师这时把图形完整地呈现出来,有的猜对了,有的没有猜对,有的还可以留给学生想象的余地。如圆形是一个孩子的脸,那么究竟是男孩还是女孩呢?还可以组织学生继续猜。这样的游戏学生最喜欢,而且可以常玩常新。

四、游戏多样性

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新鲜感了。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设计新鲜游戏,不断翻新游戏的做法,以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例如,在教学“in, on, under, next to”等介词词组时,教师设计这样一个游戏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表述教师手中钢笔的位置,要求快速、整齐、正确。在我快速地更换钢笔位置的过程中,学生为能够赶上钢笔位置变换的速度,个个会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待学生进入状态之后,老师再改变要求,让学生在我的口令下迅速变换钢笔的位置。为了体现游戏活动的多样性,第二节课时老师把游戏做一些改变:把一只钢笔藏在手中却假装把它放在文具盒的某处,问:“Where is the pen? Please guess.”这时学生会兴奋地猜测:“Its in/on…the pencil-box, I think.”通过不断改变游戏的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始终感受到挑战的存在,从而注意力始终保持高度集中,情绪会愈加高涨。

五、游戏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时、适度地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灵活处理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的关系。游戏要服从教学要求、围绕教学内容开展游戏活动,灵活处理教学模式中的几个环节,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以求达到“课伊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将尽兴犹浓”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游戏难度的把握,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游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他们一些提示,启发鼓励他们在游戏中获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对于学习英语较好的学生,则要让游戏有一定的难度,要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这样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能进步。因此,恰当地使用游戏,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强化学生听和说的能力,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课堂变得有趣、生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鲁宗干,唐锡玲.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钢笔桃子课堂气氛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桃子
桃子
钢笔没有耳朵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等我回来再骗你
送你一箱桃子
SUPPOSE SOMEONE GAVE YOU A PEN假如给你一支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