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实验班“基础学习”生物化学模块式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6-02-14 06:33朱名安陈宗运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湖北基础

刘 莹,李 健,朱名安,陈宗运,唐 微,郑 伟,李 珊*

(1.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2.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总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实验班“基础学习”生物化学模块式教学实践与思考

刘 莹1,李 健1,朱名安1,陈宗运1,唐 微1,郑 伟2,李 珊1*

(1.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2.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总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为了解决传统医学基础教育中存在的课程内容、重叠、理论脱离实际、基础脱离临床、教师教法单一、学生学法被动等问题,湖北医药学院于2014年开始对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班学生进行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以模块式教学代替传统教学模式。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探讨模块式教学当前存在的弊端,为深化生物化学模块式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基础学习;模块式教学

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它与其他基础医学课程联系密切,对认识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诊断、防治与预后判定都十分重要。生物化学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两多两难”的现实性问题,即教学内容多、抽象概念和机理多,理论知识理解及记忆难、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难。传统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最大缺陷是理论脱离实际、生动性不强,因此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1模块式教学的推出和应用

1.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在医学领域,传统课程模式是以学科为基础的三段式教育(医学前、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生学完包括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后进入临床医学课程学习。这种课程模式虽较好地保留了教材原有结构体系,各学科强调自身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但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忽视课程之间的呼应、交流,难以根据课本外的大量新信息补充、调整、组织教学内容;这种课程模式理论脱离实际、基础脱离临床、学习内容衔接不流畅、多学科内容重叠交叉,学生反映基础医学课枯燥难学,临床医学教师反映学生基础医学知识掌握不扎实[1]。迄今为止,虽然国内外有许多医学院校一直在探索改革生物化学教学模式和手段,但其仍采取以考试为导向、以教师为核心的传统讲授“被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科知识讲授而忽视与临床的联系。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以应付考试,并不能完全理解生物化学的内容和实践意义[2]。因此,急需寻找一种更适应现代临床职业要求的新教学模式。

1.2模块式教学

模块式教学借鉴了近年来国际上相当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强、以培养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CBE体系)。CBE体系中所说的能力是指职业能力,由知识、技能及根据标准有效从事某项工作或职业的能力组成,这种能力被称为“专项能力”,一般的表现形式为一个学习模块[3]。教师可先根据社会需要、课程设置要求,确定教学单元(即教学模块),再根据这些模块排列顺序,确定一组核心课程(或称基础课程)。模块式教学是学校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的进程表,也是学生掌握各项能力的指南,为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提供了依据。模块式教学摒弃传统的按教材内容划分章节、按部就班的陈旧讲授方式,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几大模块,以一个案例或热点问题,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为手段,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系统,实践运用能力更强,更符合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4]。

模块式教学实用性强、条理清晰、内容关联性强,课程设置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不再死记硬背生硬的理论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在以后的岗位中实现学以致用,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5]。模块式教学以一条清晰的主线,将有关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用性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根据不同专业、层次学生特点对模块内容进行合理调整。模块式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发挥教师备课的创造性,避免照本宣科,使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和谐融合,共同提升,还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6]。

1.3模块式课程体系构建

为了紧跟学科发展脚步,全面反映学科内涵,湖北医药学院从2014年开始,对临床医学实验班进行了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实行模块式教学,充分整合各学科课程,以模块式教学为框架,强调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模块式课程体系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以临床常见、多发病为切入点,打破传统三段式课程结构,减少整体课时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医学与人文、生理与心理、预防与治疗、基础与临床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科间相互交叉,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知识三方面共同提高。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课程模块,整合了生理、生化、组胚、生物、免疫、病原生物学和药理等基础医学课程,包括基础学习、消化与营养、感染与免疫、生殖、性、生长和发育、机体平衡等;第二部分是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整合课程模块,包括部分基础医学课程如解剖学、诊断学、影像学和临床医学的内容,分为疾病机制与药物治疗、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9个模块。

2“基础学习”生物化学模块式教学实践与效果

2.1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模块式课程体系,我校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注重学科间的有机联系,加强了学科间的合作。依据临床医学专业以疾病为中心的特点,联系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基本素质,将生物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划分为3个教学模块:基础理论模块、临床应用模块和技能模块[7]。在这3个教学模块中,每个模块都有若干个子模块。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1.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特定知识,选择有代表性、最基础的案例,并对案例内容进行讲授,使学生掌握同一类知识规律,举一反三,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以案例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是案例教学法主要特点之一。每个模块式教学环节包括:(1)以与该模块知识点相关的典型疾病案例开篇,引导学生讨论其与生化知识的衔接点;(2)知识讲授侧重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3)提供2~3个疾病案例,让学生课后自主讨论学习,也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互动,拓宽学生知识面。

2.1.2 PBL教学法 随着教学手段的快速更新,多媒体教学几乎取代了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为了更好地教授生物化学,我们在“非营养物质代谢”章节采用了PBL教学法。将肝脏在营养物质与非营养物质代谢中的作用联系到具体案例,从临床患者症状入手,具体教案如下:患者江某某,男,51岁,陕西白河人,农民;2005年7月20日以慢性乙肝病史8年,反复乏力、食欲减退8年,伴腹胀3年、加重一个月为主诉就诊;出生于当地,未曾到过血吸虫病区和其他疫区;无乙肝疫苗接种史;饮酒史20多年,每次饮高度白酒约150~200毫升,每日1~2次,已戒断1年。提问:(1)从生化角度分析,该患者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的可能原因有哪些?(2)该患者可能存在哪些物质代谢紊乱?(3)乙醇在体内代谢的基本过程如何?(4)可能存在的病因有哪些?(5)为了确诊,可能做了哪些理化检查?(6)试分析可能的检查结果?这种以临床问题为出发点的学习方法,能营造平等、活跃的课堂气氛,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1.3启发法、讨论法及比喻法 可以生活中常见的通俗比喻方式使学生将抽象知识形象化、深奥理论浅显化、抽象事物具体化,降低学习难度。在讲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时,可用一串珍珠项链比喻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其中每一颗珍珠就是一个氨基酸;在讲肽单位时,可拿出四张连在一起的扑克牌展示其刚性

特征以及二级结构的具体分类(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在讲血糖的来源与去路时,可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总结线路图,在黑板上展示并解释各个通路之间的联系。采用启发法、讨论法及比喻法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喜悦,还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临床问题能力及自信。

2.2教学效果评价

2.2.1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考核成绩提高 自2014年对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2015级学生实施模块式教学改革以来,学生上课出勤率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考核成绩也得到了提高,不及格率降低,优秀率明显提升。详见表1。

表1 学生考核成绩分布[n(%)]

2.2.2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我们授课时采用了实践—理论—实践模式。先以临床案例为切入点,串联相关理论知识讲解,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讨论案例,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增强其理论运用能力。此外,PBL教学和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的开展使学生能敏锐地发现问题、自主查阅材料、全面深入分析问题,在复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

3对进一步完善模块式教学的思考

模块式教学实施以来,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成绩、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师生互动频繁,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模块式教学虽进展迅速,正快速替代传统章节式教学,成为应用广泛的先进教学模式,但与之配套的教材建设进展迟缓[8]。因此,加快相应教材建设尤为迫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1]鄢雯,霍春月,张丽娟.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48-49.

[2]樊建慧,王冬梅,薛凯,等.以疾病案例为导向的医学生物化学模块式教学法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4(7):79-80.

[3]杨丽萍,郑晓珂.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模式探索[J].中医教育,2010,29(3):36-38.

[4]乐江,余保平,朱思莹,等.美国医学院校教学模式改革新方向[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20-121.

[5]董佩佩,王志存.民族地区高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3(3):171-173.

[6]刘玲华.医学基础课程模块式教学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3):6-7.

[7]贾书花,王改琴,李富德,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基础课程模式改革探索[J].解剖科学进展,2010(4):389-390.

[8]徐让,梅文瀚,杨榕,等.临床医学八年一贯制“代谢与能量”模块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6):7168-7171.

(*通讯作者:李珊)

G424.1

B

1671-1246(2016)23-0065-02

注:本文系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省校两级教学研究项目(2015030)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湖北基础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The rise of China-Chic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