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教学研究

2016-02-14 06:33珣,杨婷,王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执业资格护理学导向

沈 珣,杨 婷,王 婧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教学研究

沈 珣,杨 婷,王 婧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目的 探讨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CLEN)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2级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班和试验班,各60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班采用以CLEN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班学生护理学基础考试成绩、临床综合能力评分、CLEN成绩与一次性通过率及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结果试验班学生护理学基础理论成绩、护理学基础操作成绩、临床综合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班(t=4.268~6.154,P<0.05);试验班学生CLEN专业实务考试成绩、实践能力得分、一次性通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班(t/χ2=4.227~7.331,P<0.05);试验班学生对教学模式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启迪临床思维、增强专业能力、有利于CLEN考试等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班(χ2=4.184~7.566,P<0.05)。结论 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CLEN通过率。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

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CLEN)是护士行业的执业准入考试[1]。2011年CLEN新大纲对考试内容、科目、题型和比重、考察重点等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更注重对护生专业知识、技能、人文社会知识和临床应用能力的综合考察[2],因此其难度明显增加。护理学基础是临床各专科护理课程的支柱与桥梁,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护生对临床护理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吸收程度[3]。如何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以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应试能力,一直是护理院校、护理专业教师研究的课题。本文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探讨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校2012级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班与试验班,各60人,均为女生。对照班学生年龄17~19岁,平均(18.08±1.02)岁,入学成绩315~400分,平均(358.24±21.35)分;试验班学生年龄17~20岁,平均(18.34±1.58)岁,入学成绩310~398分,平均(356.85±22.14)分。两班学生性别、年龄、入学平均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按照教材章节顺序展开教学,学生围绕教师讲授、演示内容进行集体练习。试验班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以CLEN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以CLEN为导向改革护理学基础课程体系 组织护理学基础教师学习、了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和CLEN新大纲要求,提高教师对CLEN通过率和护理学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增设CLEN新大纲增加的考试内容,并将护理学基础知识融于各专科护理教学和实践中,实现与CLEN的有效对接。

1.2.2以CLEN为导向改革护理学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以CLEN为导向、以培养高质量护理技能型人才为中心,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护理学基础教学工作。从单纯的护理学基础概念、理论讲解逐步深入到专科护理;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临床常见病例,以病例分析为主导;在护理实训中利用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情境演练,充分发挥教师的示教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护理实训,并注意观察、及时指出学生演练中的错误行为,引导学生在临床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其成因,提出解决方法,实现教、学、做(学生动手)相结合,以培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1.2.3以CLEN为导向改革护理学基础考试模式 CLEN题型均为选择题,包括A1、A2、A3、A4四种题型。为适应CLEN需要,在期末考试中,以CLEN为导向改革护理学基础考试模式,实施标准化考试,利用计算机软件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合成试卷,实现校内考试与CLEN的有效对接,增强学生对CLEN的适应性。

1.3评价指标

1.3.1护理学基础考试成绩及临床综合能力评分 比较两班学生护理学基础理论成绩、护理学基础操作成绩、临床综合能力评分。

1.3.2 CLEN成绩与一次性通过率 通过查阅《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统计两班学生CLEN专业实务考试成绩和实践能力得分,比较两班学生CLEN一次性通过率。

1.3.3教学模式认可度 采用自拟“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认可度调查表“对学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启迪临床思维、培养职业道德、增强专业能力、有利于CLEN考试、增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等。调查表经专家3次修订,并通过预调查,具有较好信度,Cronbach’s α=0.811~0.904。调查表设计统一指导语,由教务科组织进行。实际发放调查表120份,回收调查表120份,有效回收率100.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考试成绩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通过率、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护理学基础考试成绩及临床综合能力评分

试验班学生护理学基础理论成绩、护理学基础操作成绩、临床综合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见表1。

表1 两班学生护理学基础考试成绩、临床综合能力评分比较(x±s,分)

2.2 CLEN成绩及一次性通过率

试验班学生CLEN专业实务考试成绩、实践能力得分、一次性通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见表2。

表2 两班学生CLEN考试成绩、一次性通过率比较

2.3教学模式认可度

试验班学生对教学模式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启迪临床思维、增强专业能力、有利于CLEN考试等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两班对教学模式能培养职业道德、增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的认可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班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比较[n(%)]

3讨论

3.1以CLEN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质量的护理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护理学理论知识,还需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护理学基础在整个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临床各专科护理课程中发挥着支柱与桥梁作用[5]。按照卫生部“持证上岗”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后方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因此,CLEN通过率是各护理职业教育机构教学质量的真实反映。国家2010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和2011年CLEN新大纲的出台,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指引了方向[6]。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实施以CLEN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大纲中纳入CLEN新大纲新增考试内容,重视学生护理基础知识培养,采用模拟情景演练临床常见病例护理方法,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融会贯通,拓展专业知识面,将教学设计与临床情境对接,达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双效果[4]。师生、生生在模拟中互动,强化了专业知识,为专科护理学习和临床实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了临床综合能力。这可以从两班学生护理学基础理论成绩、护理学基础操作成绩、临床综合能力评分中得到证实。

3.2以CLEN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CLEN通过率

CLEN通过率不仅反映护理教学质量,还决定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率的高低[7]。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以CLEN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将其考点融入护理学教学中,紧扣CLEN中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考试重点制订教学计划,以临床病例分析和模拟训练为主导启迪学生临床思维,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不仅强化了护理学基础相关知识学习,还为后续学习专科护理做好了铺垫[8]。此外,实施以CLEN为导向的标准化考试,增强了学生对CLEN的适应性,提高了CLEN一次性通过率。王玉蓉等[9]研究发现,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后,CLEN通过率为99.62%,与本研究结果95.00%基本一致。

3.3以CLEN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以CLEN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专业教学,综合应用病例分析、情境模拟、示教演练、角色扮演等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有利于CLEN考试[10];在反复演练中能巩固基础护理知识,实现基础护理技术与专科护理技术有机融合[11];有学者认为还能培养职业道德、增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本研究中,两班学生对教学模式能培养职业道德、增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的认可度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样本数量较小、样本对象有关。

需要指出的是,以CLEN为导向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不仅需要衔接的地方很多,如从以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转变、CLEN通过率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把握等,还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1]周俊杰,熊杰平,宋小青,等.基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导向的高职护理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全科护理,2015,13(36):3643-3646.

[2]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2011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高晓梅,常红,王蕾.结合临床护理岗位需求设置《护理学基础》新课程标准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18):2299-2300.

[4]徐海红,彭望珍,杨华珠,等.全程教学模式在实习护生执业资格考试训练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35):4388-4390.

[5]Kwua-Yun,Wang Shu-Rong,Chang.Centennial retrospective on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ursing profession in Taiwan[J].Hu li za zhi The journal of nursing,2014,61(4):55-61.

[6]王静.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下《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及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353-1355.

[7]罗仕蓉,刘宇,郭桂芳.《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12-15.

[8]练正梅,朱亚丽,徐佳敏.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中本科《基础护理学》教学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195-1197.

[9]王玉蓉,王荣俊,徐嵘嵘,等.基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6):812-815.

[10]饶和平,李胜琴,章晓幸,等.基于全国CLEN考试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毕业考试模式改革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78-79.

[11]王郑矜,王文雷,王丽红,等.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浅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9):3128-3130.

G420

B

1671-1246(2016)23-0089-03

猜你喜欢
执业资格护理学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护理学杂志》稿约
“偏向”不是好导向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不利中医护理教学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全国6.2万余人报考2013年度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