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位残疾儿童少年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

2016-03-03 05:44李长东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特校铜陵残疾儿童

● 李长东



让每位残疾儿童少年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

●李长东

“送教上门”是特殊教育安置的一种形式,国外称“在家教育”,由专业教师或受过训练的志愿者,到不能入校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家庭,免费提供个别化的教育教学服务。

2014年,国务院转发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要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育资源,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并将其纳入学籍管理。”“送教上门”已成为现阶段及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送教上门”体现了教育公平性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1994年)就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创造条件,对因身体条件不能到学校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采取其他适当形式进行义务教育”。每个儿童平等的教育权利,我们必须保障,“送教上门”正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送教上门”实践了全纳教育理念。特殊教育最终目的是使特殊儿童能够融入社会。送教上门的学生残疾程度重,缺乏人际间互动交流,受环境限制较大,难以融入社区。送教上门采用康复训练、生活和社会适应、学科学习等功能性课程,充分开发其潜能,尽力培养他们的社区生活能力、沟通能力,努力使其融入主流社会。

“送教上门”是特教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特教学校要拓宽服务内涵,提升办学品质,提高教育质量。要在教育管理部门指导下,自觉进行教育改革、拓展教育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功能,建成新时期的新型特殊教育学校。

“送教上门”任重道远,必须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管理,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

要夯实“送教上门”的基础。要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残联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开展实际调研,分析信息,确定送教对象,制定服务方案,建立管理体系,形成专人协调、教师落实、定期学习、互相交流、集中会诊的制度。

要把握“送教上门”的关键。“送教上门”不是简单地送温暖,要有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作为保障。要着力培养集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等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于一身、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同时,要培训指导家长,使其树立信心,配合学校,积极实施孩子的家庭康复教育。

要突破“送教上门”的难点。“送教上门”在课程形式、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与班级化教学有本质区别;服务对象的障碍程度较重、个别差异很大,教学形式与集体化教学也有不同。这些都是送教上门的难点。只有针对每个儿童的特征,进行有效的、个性化的教学,才能确保送教上门的教育教学质量。

“送教上门”是特教事业的一部分。教育主管部门要统筹安排,统一协调;特教学校要转变观念,积极实施。大家共同服务好残疾儿童少年群体,使其顺利融入社会,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李长东:安徽省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合肥特殊教育中心校长)

2009年,怀着“一个都不能少”“让每一个孩子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样朴素的使命感,铜陵特校开始了漫漫送教第一步。

如何开展“送教”呢?起初大家一头雾水,没什么头绪。于是,学校就从残障学生的需求出发,全面分析学校各部门所能提供的服务,尝试开展以“五送”为内容的综合送教活动。

这“五送”为送知识、送技能、送温暖、送安全、送服务活动。活动时间是在寒暑假,学生的教育空档期开展。

鉴于听障学生与家长的语言沟通困难,老师上门进行寒暑假作业辅导,是为“送知识”。六年级的小静化名,本文中的学生均为化名)父母均为聋人,没有能力辅导她的学习,平常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可以在学校向任课老师请教,寒暑假作业中不会做的题目,就由送教上门”老师来讲解。每次小静都会把不会做的题目整理在一起,等待老师上门辅导,还会迫不及待地给老师发信息,询问老师何时到来。

“送技能”主要是对中、重度残疾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大部分智障学生的家长对康复的手段比较陌生,送教老师让家长与孩子一起上康复课,手把手向家长传授康复训练方法,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康复干预。

针对残疾学生防火防电防拐骗等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的问题,铜陵特校把普及安全常识和法律知识作为“送教上门”的重要内容,老师们不厌其烦地叮嘱学生、提醒家长,真是名副其实的“送安全”。

铜陵有一些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儿童,学校领导和老师还会带去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解决其燃眉之急。小苏今年已经考入合肥特殊教育中心聋人高级中学,但激发他刻苦学习的动力竟是寒冬腊月里的一次校长送去的温暖。当时他们一家住在破旧的出租房里,妈妈刚做了大手术,家中经济十分拮据。曹厚平校长得知后,送去棉衣、棉被和300元慰问金。小苏十分感动,打着手语说:“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报答校长、报效国家。”他做到了,老师们的心愿也达成了。

“送教上门”最后一送是“送服务”。铜陵特校送教队伍还为社区、企事业单位培训手语人才,提供聋人手语翻译服务等,他们希望为孩子的成长打造一个无障碍社会。

尽管“送教上门”提供的是免费服务,但有的家长开始还不接受。“送教上门”老师通过一次又一次耐心沟通,打消了家长的顾虑。铜陵特校第一轮“送教上门”工作收获了孩子的喜欢、家长的满意,打下了“民心工程”的扎实基础。

视点

猜你喜欢
特校铜陵残疾儿童
亲亲的鸟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其实冬天不可怕
在科研支持下的特校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浅谈听障儿童的融合教育
特校美术课堂幼儿想象力的开发和培养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特校校园生活
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保障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