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提高家长亲子沟通能力
——以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知明学校为例

2016-03-03 05:44杨业斌赵姬姬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亲子沟通培智学校团体辅导

● 杨业斌  陈 桦  赵姬姬



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提高家长亲子沟通能力
——以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知明学校为例

●杨业斌陈桦赵姬姬

摘要:培智学校家长大都受教育程度较低、缺少与孩子的有效沟通、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技能。学校可发放特殊家庭亲子沟通问卷,并根据问卷中发现的家长与子女沟通障碍问题编写家长学校教材,开展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

关键词:团体辅导;培智学校;亲子沟通

一、研究背景

团体心理辅导又称团体咨询、集体咨询、群体咨询、小组咨询,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萝岗区是广州市新型城市化的城乡接合区域,城乡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区内人口结构、生活水平、意识观念也随之发生新的改变,不断地向现代社会转型。作为区内唯一一所专门接收智力障碍学生的公立特殊教育学校,知明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缺少与特殊孩子的有效沟通、缺乏正确的特殊教育方法技能,对特殊学生健康成长和心智健全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建立良好亲子沟通模式,不但能减少家庭摩擦,改善亲子关系,引导和谐的家庭氛围,而且能提高教育实效。团体心理辅导是一项被广泛使用且成熟的心理辅导形式,被大量地应用在学校教育之中,通过文献查找后发现这项有效技术与特殊家庭亲子辅导的相关研究却较少。

二、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1月)

2013年11月,学校成立了领导组,领导组下设专家指导组、课题实施组,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亲子沟通及团体辅导技术的相关理论,创新家长工作理念和方法,做好实验前各项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4年2月—2015年6月)

1.问卷调查

经过对亲子沟通能力相关理论及已有调查问卷的分析,课题组确定使用北京师范大学邹泓教授的《亲子沟通问卷》(父母亲卷)作为问卷调查的工具,对家长进行亲子沟通现状问卷调查。

问卷包含父母亲与子女沟通情况、子女与父母亲沟通情况两大方面,考察开放表达与交流、倾听与反应、盘问与质疑(父母亲与子女沟通情况)、倾听与反应(子女与父母亲沟通情况)、理解性等维度内容。父母亲与子女沟通情况各维度意义为:父母亲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清楚地传递信息的能力;父母亲关注子女口语或非口语的表达并友善有效回应的表现;父母亲对子女有疑问时采取的澄清策略;父母亲和子女发生分歧冲突时利用积极策略的技巧;父母亲与子女换位思考的能力。子女与父母亲沟通情况各维度意义为:父母亲对子女自我表达和与自己交流的理解;父母亲对子女回应自己的理解;父母亲对子女与自己发生分歧与冲突解决时表现的理解;父母亲对子女换位思考能力的理解。

2.编写家长学校教材

编写家长学校教材——知明学校学生家长亲子沟通手册。此教材的编写以家长亲子沟通问卷中发现的家长与子女沟通障碍的内容进行设计,设计重点在于提升家长与子女主动沟通的意愿、改善亲子沟通的技巧。内容包括主动沟通策略——帮助孩子表达感受,鼓励孩子和我们合作,代替惩罚的方法,鼓励孩子自立,肯定的语言等方面。

3.开展亲子沟通团体辅导活动

团体辅导活动根据个人心理学理论中的团体辅导四过程(建立关系—分析评估—领悟—重新定向)进行设计。团体辅导活动为期一个月,分四次开展,每次针对亲子沟通障碍的主要问题进行辅导。每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星星知我心——积极聆听的技巧;第二课,解决分歧和冲突——讯息的表达方式;第三课,正向主动表达——赞赏教育的使用;第四课,孩子变乖了——不适当行为的管理。

通过亲子沟通团体辅导活动的实施,家长反应良好,都表示欢迎亲子沟通活动的开展,认为活动形式活泼,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体验改善沟通技巧的好处,暂时放下育儿的巨大压力,释放内心的情绪。家长还表示,在辅导的过程中,能反思自己亲子沟通过程中的短板,得到了有效启发。

(三)总结阶段(2015年7月—2015年12月)

团体辅导活动实施后,课题组再次使用亲子沟通问卷对参与活动的家长的亲子沟通能力进行后期评估。

三、研究结果

(一)问卷发放情况

面向父亲发放问卷30份,回收25份,有效问卷21份,有效百分比84.0%;面向母亲发放问卷30份,回收29份,有效问卷28份,有效百分比96.6%。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54份,有效问卷49份,有效百分比90.7%。

(二)辅导前后亲子沟通关系差异性分析

通过对辅导前和辅导后父母的问卷进行差异性分析,可以看出,父母与子女的分歧与冲突解决、父母与子女的理解性、子女与父母的分歧与冲突解决、子女与父母的理解性四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通过亲子关系辅导,不管是从父母这一方出发还是从子女的角度来理解,双方在发生分歧与冲突的时候,开始站在彼此角度去理解对方,矛盾出现时第一时间不会是激化的现象而是用积极正向的策略去解决冲突。

(三)辅导前后父亲亲子沟通关系差异性分析

通过对父亲辅导前后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可以看出,父亲与子女的开放表达与交流和父亲与子女的分歧与冲突解决两个维度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通过亲子关系辅导,父亲与子女在沟通交流的时候会用委婉、和蔼、积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与子女发生分歧和冲突的时候也会采用积极正向的策略来解决矛盾。

(四)辅导前后母亲亲子沟通关系差异性分析

从男女的性格差异来说,女性的耐性更好,心理更细腻,感应情感微小变化的能力更好。通过对母亲辅导前后问卷调查结果的差异性分析可以看出,母亲与子女的分歧与冲突解决、母亲与子女的理解性、子女与母亲的分歧与冲突解决、子女与母亲的理解性四个维度有显著性差异。从性别来看,母亲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改变的意愿要高于父亲。因此,在发生冲突和分歧的时候,经过辅导后,母亲运用的策略更加积极正向。

四、结论

通过对亲子沟通能力前后测结果的比对以及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发现,本次团体辅导活动有明显的作用。第一,团体辅导培训对家长亲子沟通能力中的分歧和冲突的解决、理解性有显著的辅导效果。第二,团体辅导培训对父亲开放表达与交流、分歧和冲突的解决有显著的辅导效果。第三,团体辅导培训对母亲与子女的分歧与冲突解决、母亲与子女的理解性、子女与母亲的分歧与冲突解决及子女与母亲的理解性等有显著效果,母亲与子女的亲子沟通关系得到了更好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朴永馨.特殊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2]周圆.团体辅导——理论设计与实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3]赵均.重庆市特殊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4]李柞山.论智力落后儿童的家庭教育[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5]王争艳,刘红云,雷雳,等.家庭亲子沟通与儿童发展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

管理

中图分类号:G760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知明学校,511363)

猜你喜欢
亲子沟通培智学校团体辅导
初中生亲子沟通问卷编制
用关心化解家庭教育中的强迫
智障儿童亲子沟通能力评估的研究进展
团体辅导对改善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培智学校多元教育对象有效教学组织形式探究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培智学校中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
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思考
成长自己 成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