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

2016-03-03 05:44王雪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个案研究学前教育

●王雪



学前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

●王雪

摘要:在对一名3岁自闭症幼儿持续进行的康复训练中,注重个别化,多领域合作制定合适目标,注重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重视家长培训,取得了很好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学前教育;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随着发现、诊断自闭症儿童的时间不断提前,学前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备受关注。0—6岁是自闭症的最佳干预期,是对其预后效果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期。[1]我院曾对一名3岁的自闭儿童开展为期3年的康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寒(化名),男,6岁。父母身体健康,出生时无特殊情况。3岁时,父母发现其情绪波动较大,无语言,脚尖走路,反复玩手,后经医院确诊为自闭症。

3岁时,小寒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运动方面,脚踝张力高,多用脚尖走路,不会双脚跳,不能独自上下台阶;精细动作方面,不能独立串珠,不会拿笔,生活自理较差,不能用勺子吃饭,随地大小便;语言方面,语言理解能力较差,会发单音,会无意识地喊爸爸妈妈;认知方面,认知能力较差,不能分辨颜色、大小等;社会适应方面,对自己的名字无反应,情绪波动大,任性,喜欢扔玩具,对母亲的依赖性大,对其他人无社会沟通意愿;存在刻板行为,不停地玩手指,无预警地尖叫,喜欢花草,反复摸花瓣、叶子。

二、康复训练过程

(一)第一年,适应课程为主,关注语言发展和行为问题

在第一年中,小寒的课程基本以个训为主,包括大运动1天1节,精细运动1天1节,语言1天2节,课堂教学1天2节。

在课程设置中,考虑到小寒脚踝张力问题,设置大运动课程,降张力并控制运动量。由于小寒精细动作差,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设置精细运动课程,帮助小寒增强手部力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除此之外,小寒的课程中,语言训练和课堂教学占了较大比重。其中语言训练以诱导发音为主,借助口腔工具、“依琳”卡片等教具,诱导小寒开口发音。课堂教学以适应课程和行为干预为主,借助蒙氏教具、奥尔夫乐器等教玩具,帮助小寒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课堂常规意识,减少对母亲的依赖,减少发脾气、尖叫的次数。

通过为期一年的康复训练,小寒脚踝肌张力下降,脚尖走路现象明显减少;手部精细能力显著提高,能独立串珠、拿笔涂色;生活自理方面,能拿勺子吃饭,自己脱衣、脱鞋,并能表达大小便需求;语言方面,从无意识地喊爸爸妈妈到能完整表达三个词的句子,但刻板语言较多,语言理解仍较差;认知和社会适应方面,能独立上课,遵守一定的课堂常规,对自己的名字反应较好,能进行简单匹配和分类,能在提示下与他人拥抱、再见。

(二)第二年,以认知训练为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第二年的训练中,减少了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个训,改为1周1次的家庭指导。其次,增加了集体课的时间,改为每天2节课堂集体教学——1节感统课,1节课堂教学小组课或语言训练小组课。同时,为了观察、记录小寒的心理情况,及时疏导其心理问题,增设了1周1节的心理沙盘活动。

这一阶段的训练有三个主要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巩固已有的良好行为习惯,并进一步发展语言理解、表达能力,模仿发音,丰富语言环境,制造交流机会,增强小寒语言交流能力。第二个目标是提高认知水平,因小寒的注意力时间短,故以游戏形式展开训练,充分利用蒙氏感官教具、逻辑狗思维训练板,提高小寒的兴趣,再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泛化等方法,帮助小寒掌握知识点。第三个目标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分为三步:一是增加大量的集体课程,包括4到6人的小组课,8人一组的感统课,10人以上的集体大课,增加小寒与小朋友的交流机会;二是鼓励小寒参加各种活动,如爬山、大学校园一日游、六一节目表演等,让小寒勇于展示自己,乐于参与集体活动;三是安排小寒到幼儿园体验,通过数次的一日体验活动,丰富小寒的交流环境,并及时记录小寒在幼儿园的表现,开展针对性的后期干预训练。

小寒在这一年进步很大,感统课上能抛接球、跳床、走线、完成组合训练。精细运动较好,能拿笔写画,自己穿衣服、裤子。语言方面,能进行5个回合的对话,会使用因果句子,并能在提示下复述小故事。认知达到5岁小朋友的水平,能完成10以内点数、20以内的倒数、排序、发现事物关系、认读简单汉字。社会适应方面,能在陌生环境里表现自己,能主动问话,和小朋友合作游戏。心理方面仍较为单一,重复性高,对花草的喜爱程度不减。存在刻板行为,不停地玩弄手指,偶有尖叫行为。

(三)第三年,以社会适应为主,回归主流社会

第三年只保留了认知、语言、感统课和课堂集体教学。第三年伊始,小寒开始了半天的幼儿园生活,下午则继续康复训练。刚开始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导致了训练出现反复。小寒变得多动,坐不住,尖叫行为增多,还出现打人的攻击性行为,语言重复性增加。此时,康复训练紧抓小寒的行为问题,与幼儿园教师及时沟通,寻找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后来发现,小寒不适应集体生活,辨别能力差,模仿了幼儿园其他小朋友的不良习惯。针对这一情况,在幼儿园调换了小寒的座位,在训练中增强对行为问题的纠正,巩固良好的行为,同时,增加认知的训练内容,包括蒙氏数学、5阶段,逻辑狗3、4阶段,拼音认读,简单汉字认读,拿笔书写等。

现在,小寒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能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但康复训练仍持续进行,旨在减少小寒的刻板行为,逐步提高认知水平,为小学的学习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分析与结论

(一)从幼儿特点出发,开展个别化训练

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方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项干预,即使用某种具体的干预方法对自闭症幼儿进行干预,如视觉提示、早期密集行为干预、关键反应训练等。另一类是综合干预,又称综合治疗模式,即把多种干预方法和技术整合使用,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多种缺陷和发展目标而设计,以此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整体发展水平。[2]每一种干预方法都有其优劣,只有适合幼儿的才是最好的。治疗师在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时,需要结合幼儿的各项能力和现有条件,通过选择性的实验,获得最佳干预方案。

在康教结合的理念下,小寒的训练中设置了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训练、感觉统合、心理沙盘以及中医针灸等课程,干预方法上采用了回合式教学、结构化教学、关键行为干预、社交故事等,从中探索最适合的训练模式,并在小范围中进行了推广。

(二)多领域合作,制定合适目标

在制定康复训练目标时,需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此时,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寒的个案中,评估参与人员包括医生、各专业治疗师(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特教、中医、心理)、家长、幼儿园教师等。每位评估参与者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阐述幼儿的现有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解决方案。综合评估后,由治疗师制定长短期目标,并分清主次进行训练和后期调整。

小寒的个案中,干预前期严重的问题行为是主要矛盾,其次才是肢体、认知语言等方面。在训练中期,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是小寒迫切需要提高的。训练后期,让小寒能回归正常的集体生活才是训练的主要目的。

(三)注重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所有的干预方案最终目标都是让自闭症儿童尽早尽可能地融入主流社会。在安排社会活动时,要综合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环境安全指数以及家长的心理状态和社会观感。在小寒的个案中,治疗师安排了大量的社会融合活动,为其提供了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其交流的意愿。与此同时,也影响了社会人士对自闭症的认识,引发更多人关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

(四)重视家长培训

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教师不同,他们可以提供自闭症儿童的相关信息,比专业人员或任何研究报道等,都更丰富、更详尽、更有针对性。[3]因此,帮助家长正确认识自闭症,明确家庭干预的任务,缓解家长的心理压力,是家庭干预训练的主要内容。

小寒的个案中,每周一次的家庭作业和检查,为小寒的家长明确了训练的方向和目标,引导家长开展家庭训练。而小寒的不断进步,增强了家长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李春,谭伟娜.学龄期自闭症儿童康复的个案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4,(3).

[2]Samuel L.Odom,Brian A.Boyd,Laura J. Hall,Kara Hume.Evaluation ofComprehensive Treatment Models for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J].Journal of Autism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10,(40).

[3]Paula Kluth.爱上小雨人[M].黄惠姿,林铭泉,译.台北:心理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G764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222000)

猜你喜欢
自闭症儿童个案研究学前教育
相知碰撞、回归成长:同伴互助学习需求调查——基于D大学的个案研究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安第斯高原卡哈马卡排箫个案研究
从关注到行动: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的困境与对策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自闭症儿童生活技能社会化问题研究
奥尔夫音乐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康复发展的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