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自闭症儿童不良情绪的矫治个案

2016-03-03 05:44吕丽华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个案研究矫正

● 吕丽华



中度自闭症儿童不良情绪的矫治个案

●吕丽华

摘要:针对自闭症儿童的不良情绪,应从了解其基本情况入手,全面观察分析情绪问题的表现方式,从产生不良情绪的具体原因出发,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其逐步学会体验和表达情绪情感,进而有效控制情绪。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矫正;个案研究

自闭症儿童要能自立并为主流群体所接纳,固然需要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但心理的调节、情绪的控制、压力的承受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也是影响他们顺利回归社会的重要因素。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情绪矫治,需要运用教育和康复手段,帮助其学会体验和表达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绪。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控制不良情绪是学习与生活的基础,至关重要。下面以一位自闭症儿童为例,对其情绪不稳定问题进行分析和矫治。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小涵(化名),女,2004年9月出生,健康状况良好,医院确诊为中度自闭症。自身发展状况方面,自理能力较强,可以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吃饭,独立上厕所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都发展良好;语言能力也较强,可以陈述简单的事情,可以重复复杂的口令;认知理解能力比较好,有一定的感情朗读能力,但做事主观性强,想做什么就得做什么,教师很难改变。行为习惯较差,随手丢东西,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孩子。

家庭教养方面,由于是母亲四十多岁才怀孕得来这个孩子,所以父母一味溺爱,有求必应。母亲有时候宠爱过度,有时候一生气又惩罚不当。

受教育情况方面,小涵入校前曾在沈阳某特教机构接受近一年的康复训练,从未进过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因认知较好,直接入读我校四年级,但严重不合群。

二、个案情绪问题的表现

(一)不服从命令,有抗拒行为

小涵可以说是全校最调皮的孩子。每次去多感官教室、感觉统合教室以及情境室等,都是被教师强制领出来的。教师让她去做的某件事情,她也常会拒绝去做,而且还会言语上反抗。例如,在一次上生活适应课时,教师让她帮忙拿玩具,她拒绝去做,对教师的话也不理睬。每次排队,总要出队,教师纠正后才能回队,但下回依然如此。

(二)攻击性较强,有攻击性动作

小涵遇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往往靠“武力”解决,所以攻击同伴的事件经常发生。有时候教师在对其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时,小涵也会因为不满而出手攻击教师;父母如果进行教育,更会攻击父母。

(三)不恰当的情绪发泄方式

小涵在需要未得到满足时,就会摔东西,发脾气,说一些过激的话。本以为她是因为内心委屈,但事实是如果这时对其干预,其不良情绪会即刻发生。

三、问题行为原因分析

小涵的情绪不稳定,常以攻击性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经过观察分析,我们认为造成小涵问题情绪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生理因素

小涵年龄偏小,自身智力存在缺陷,理解能力、语言能力等各方面有一定障碍,对问题的处理能力比普通人要弱,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差,遇到事情难以按照道德标准及行为要求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而且每次情绪失控,家长只会一味地哄,缺乏有效教育手段,久而久之,情绪越来越失控。

(二)家庭环境

小涵的父亲对她的过分溺爱及母亲对她的不当惩罚,不一致的家庭教育方式更容易引起小涵的问题情绪。过分溺爱会放纵孩子的不良行为,而不当惩罚又会让孩子的不良行为恶性循环。

(三)教育环境

小涵与普通幼儿园的幼儿接触较少,所面对的基本上都是情绪或者智力上有障碍的孩子,并且这些孩子的程度都要比小涵的程度重。因此,教师在教育方面会过多地偏向小涵,久之会加深小涵自身的优越感,一有不良情绪时就以攻击性行为的方式发泄出来。

四、情绪行为问题的干预

(一)对小涵的家庭教育进行适当干预,优化小涵的成长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无论特殊儿童还是普通儿童,都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因此,我们建议小涵的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改正以前不良的方法,严与爱相结合,对小涵的不良情绪应及时干预,督促她及时改正,并且教育要做到持之以恒。

(二)对小涵的攻击性行为给予适当惩罚

对小涵的攻击性行为,我们适当地对其进行惩罚。小涵不喜欢多种灯光直射,当她发脾气或攻击他人时,将多种灯光直射作为厌恶刺激,对她进行惩罚。当小涵长时间处于发脾气状态,并产生有可能伤害他人的攻击行为时,就对她进行隔离,不让其回答问题,也不让其参与游戏活动,直到不良行为消失、情绪稳定了,再让小涵参加正常的活动。

(三)冷处理法消退问题行为

当小涵上课故意做怪动作以引起教师的注意时,我们可以采取不加理睬的方法。另外,我们对小涵撒泼的行为也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平时,则注意教给她正确表达正当需要与感受的技能。

(四)使用正强化控制不良情绪

有一次,在多感官教室玩海洋球的时候,小涵又发脾气了。笔者试探性地对小涵说:“小涵,要不要跟我一起玩啊?”小涵回答:“要跟老师一起玩的。”笔者接着说:“那要好好玩海洋球。”小涵居然乖乖地玩了。此后,小涵不想从多感官教室出来或者再发脾气时,教师就对她说:“想要跟我玩,就快点儿出来。”小涵出来后,教师就跟她玩一个小游戏作为正向强化。

五、研究结果

经过对小涵近一年的观察和矫正研究,小涵的情绪不稳定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每天发脾气的次数逐渐减少,攻击性行为也明显减少,情绪也越来越稳定。实践证明,我们对小涵采取的干预措施是比较有效的。

中图分类号:G764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特殊教育中心,116031)

猜你喜欢
自闭症儿童个案研究矫正
相知碰撞、回归成长:同伴互助学习需求调查——基于D大学的个案研究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安第斯高原卡哈马卡排箫个案研究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从关注到行动: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的困境与对策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自闭症儿童生活技能社会化问题研究
奥尔夫音乐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康复发展的模式研究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