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践

2016-03-03 05:44汪琳琳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活动课程自闭症儿童

● 汪琳琳



自闭症儿童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践

编者按

今年4月2日,是第9个“世界自闭症日”。设立“世界自闭症日”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对自闭症者,尤其是自闭症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当前我国各特教学校里自闭症儿童越来越多,如何更好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康复,成了特教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面对这一难题,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自2014年起统筹师资力量及可利用的环境资源,系统开发了美术手工、音乐律动、生活技能、体育活动等四大类校本活动课程,旨在通过科学的康复和教育,使自闭症儿童最终能顺利地融入社会。

本期专题特别介绍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做法。

●汪琳琳

摘要:培智学校统筹现有师资力量及可利用的环境资源,系统开发美术手工、音乐律动、生活技能和体育活动等四大类校本活动课程。通过自闭症儿童动手、动脑、动口、动心来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力求使学生学会生活适应,较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

关键词:活动课程;自闭症儿童;个别差异

近年来,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自闭症学生急剧增多。自闭症儿童特点突出,个体差异又很大,与其他障碍类型儿童相比,干预难度更大,尤其是在如何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方面。自2014年起,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课程开发小组,在高校专家悉心指导下,进行活动课程开发,初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结果。活动课程的学习内容具有很好的操作性、灵活性,便于在集体活动的平台上进行个别化教育,从而有效促进自闭症儿童融入班级,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一、自闭谱系障碍儿童的特点

自闭谱系障碍一般被认为是一种脑部发育缺陷引起的广泛性发展障碍,社交互动性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及刻板行为是自闭症的两大核心症状。

自闭症者在社交方面存在障碍,他们不能发展与他人的友谊,社会或情感互动有偏差,很难融入有秩序的群体活动。他们大都存在交流方面的障碍,语言接受和表达能力差,概念化学习的困难十分突出。

在行为特征方面,自闭症儿童兴趣、活动往往表现出狭窄、重复、刻板的特点。他们会无目的、有节奏地重复进行一些没有明显意义的活动;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活动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特点;他们的视觉优势明显,喜欢动手操作的学习任务,而且往往都有自己的个人特点。

在传统常规的教学活动中,自闭症儿童很难集中精力静坐、听讲,按照指令做作业,常常会出现适应障碍和各种问题行为,如哭闹、乱跑、藏匿、脱鞋、自伤、自言自语、发呆等,给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造成极大困难。

二、活动课程的特点

面对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学校提出的问题是:要为自闭症儿童开设怎样的课程,怎样开设课程,实现何种课程目标?在专家提出的“整合干预模式”的引领下,学校统筹现有师资力量及可利用的环境资源,系统开发美术手工、音乐律动、生活技能和体育活动等四个大类的校本活动课程,旨在通过自闭症儿童动手、动脑、动口、动心来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力求使学生能够学会生活适应,比较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

(一)活动课程的内涵

活动课程也称经验课程,强调教学要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经验为中心。学校自闭症儿童智力水平普遍偏低,注意力易分散,喜欢固定的做事程序,难以实现学习任务的灵活转换,经常出现负面体验,很容易造成情绪失控的局面。但是,他们大都具备良好的动作模仿能力,善于动手,有自己独特的兴趣。运用过程性的课程,通过“做中学”和“在中学”的方式,以活动式、体验式课程开展自闭症儿童的集体教学,乃是必然的合理选择。

学校的活动课程是以学生个别化评估和生态化评估为依据而建构起来的,整个课程始终注重动态性、操作性、情境性、差异性、统合性,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在生活中学,依托四大类别的活动课程平台,达到学生感知运动、意识认知、情绪与社会交往和语言沟通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课程的特点

1.动态流程性

自闭症儿童需要一个稳定的容易预测的时间框架来做事和生活。活动课程注重自闭症儿童这一特点,采用具有视觉提示效果的流程图、时间表、任务表等,帮助他们知道将要做的事情,以便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将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细分与系列化,让学生能明了活动的顺序与内容,从而帮助他们能在一个可预期的秩序中学会自主学习与工作。

2.空间结构性

自闭症儿童需要一个稳定的空间环境和活动区域活动与学习。将教室及其他活动场地进行结构化、区域化安排,用文字、照片、图画等视觉提示以及器材和工具的合理摆放,来划定清晰的空间界限,有利于让自闭症学生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学习任务,避免他们产生混乱感,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3.操作性、情境性

由于大多数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特点、语言加工缺陷,概念化的说教式教学很难行得通,教育效果很差,而且副作用十分明显。但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具有较为完整的感知系统与运动机能,一些儿童还具有某一方面的独特优势。因此,在具体情境中的行动,生活化的需求,实际的操作,以及与实际生活有关的体验和探索、交往和表达,让他们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情境性、操作性的课程可以促进其感性经验的整合,促进其表达和思维的发展。教师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明确活动目标、确保活动价值,创设适宜有效的环境,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行动方案,让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管理、自主解决问题。

4.差异性与统合性

活动课程是一个促进每位学生发展的课程,有课程的整体目标,也有根据活动内容为每位学生制定的个别化目标。教师为每位学生制定学期计划、月计划、周方案和日方案,记录每位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发现每位学生的问题行为与进步点,以便调整活动任务,满足学生的个别化教育需要,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同时,活动课程总体上又是统合的整体,教学的内容内在统一,学习的体验相互渗透,课内与课外(课间、就餐、午休、家庭、社区活动)都相互贯通。课程的统合性根植于人性的复杂性和完整性。活动课程的目标涵盖感知运动、概念逻辑、语言沟通、情绪与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能够在一项项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实现,是因为人的知情意行各方面不能机械切割,不应该打成碎片,而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5.关系的互动性

自闭症儿童教育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要求教师和其他成年人能够平等而真切地理解、陪伴,引领自闭症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和成长。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努力成为这样的同行者、教练、导师,并能够把自己的教育方法和体验随时传递给学生的家长和周围的其他人,形成社区化的课程链条。

三、活动课程的建构

为了建构适合自闭症儿童的活动课程,学校组织教师与家长同专家多次进行交流与讨论,从而保证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高效、保真。

该文采用的数据资料主要包括2017年1m分辨率正射遥感影像(DOM)、荣成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生态红线划定资料、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土地坡度等级数据、耕地利用质量等级数据、耕地后备资源数据、水资源、地质灾害分布图等。所用数据大部分为矢量数据,其余图件资料经矢量化后作为后续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资料。利用遥感影像,将荣成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更新至影像获取时相,提高数据的现势性。

首先,在专家引领下,团队教师搜集、整理了有关自闭症儿童教学和治疗的书籍、论文,学习了活动课程相关的理念,掌握了科学的干预方法。其次,通过细心观察学生在课堂上、课间休息、就餐时间、课外活动中的表现与兴趣,对每位学生的感知运动、意识认知、情绪与社会交往、语言沟通等主要表现进行每日的观察记录与整理分析,从而掌握学生的动态发展过程与兴趣,为课程体系的确定和内容的选定积累素材,并保证课程的有效。最后,就搜集到的材料、整理出的录像及课堂教学反思,教师进行集体学习和探讨,听取各方意见,共同为活动课程出谋划策。

(一)课程体系架构

经过前期评估,我们调整了课程和教学的格局,协调研发和实验团队,整合教学资源,开发出美术手工、体育运动、生活适应、音乐律动等四大类别的活动课程。

四大类别的活动课程有着各自领域的优势发展目标,有倾向性地发展了学生精细与完善的动作(手工)、伸展与协调的肢体(体育)、生活的自理与自立(生活技能)和丰富与稳定的情绪(音乐律动)。同时,各大类别的发展目标是相互贯通、相得益彰的,他们有着活动课程的共同目标,并且这些目标都贯穿于每个活动内容中。

具体来说,它们都具有感知运动、语言沟通、概念逻辑和情绪与社会交往的发展目标。就音乐律动和生活技能活动来说,音乐律动活动某一节课的感知运动目标为:练习叉腰踏步走的动作,能根据音乐节奏进行左脚、右脚踏步走;会通过每一个活动开始前的手势,练习伸臂与举臂的动作;通过敲打手鼓,使学生掌握敲打手鼓的规范动作,并练习手部与臂部肌肉。生活技能课中蒸花卷的活动内容也有着感知运动目标,即抓、握、捏、按、揉、擀、卷、撒、摊、拧、扯、刷、搓、抖、擦、扫、拖等一系列动作的学习与发展;通过实物的直接接触,培养学生对物体软硬、厚薄、湿干、冷热、涩滑等的感知。

另外,音乐律动某一活动的语言沟通目标为:通过教师发问引导学生回答,发展学生的主动语言;通过课堂中每个活动后对学生的逐一评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人际沟通。生活技能某一活动内容的语言沟通目标为:通过认识物体与工具来规范学生的发音,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并发展学生的口语与语用能力;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强带弱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通过活动中的情境设计,来教会学生表达需求(“我想要……”)、请求帮助(“请帮我……”)、进行评价(对活动的评价)。

总体来说,手工、体育、生活技能、音乐律动四大活动课程有着不一样的活动平台和各自的发展目标,它们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地发挥着各自的优势。但四大体系实则相互贯通又相得益彰,有着共同的大目标,它们共同为“全人”目标服务。

(二)项目内容选择

活动课程的内容或者项目选择,涉及很多因素,例如项目的可行性、活动的教育附加值、生态化系统的考虑(地域和文化特色、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可能性)、家长资源,以及学校内部的因素,包括空间、器材、师资、同伴群体的合作和竞争等。

是否找对切入点,往往是决定课程成败和进展是否顺利的关键因素。例如,某班级生活适应课中的蒸花卷这个活动项目,是在考虑多方因素的情况下开发而形成的。首先,该班学生对面团已经建立了熟悉感,并具备了一定的揉面团、擀面皮的基础。其次,花卷制作本身难度具有层次性、花样具有递进性,蒸花卷是可操作的,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化干预。从蒸花卷的准备工作、制作过程,到最后的花卷的出售,可以成为一个很长的活动链条,可以承载各种教学任务。这个切入点的选择合乎适宜性、可操作性和课程延展性的要求。

四、课程实施的成效及案例分析

(一)课程实施的成效

生态化、生活化的课程平台,操作性、灵活性的活动内容,可以较好地解决集体教学和个别化差异的矛盾,从而在确保学生群体发展的同时,较好地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在“扬长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呵护好每位学生的优势长处,将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做到个别化,有针对性、有差异性地解决每位学生的问题行为。同时,学校为每位自闭症学生配备负责教师,负责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重点做好个案学生的记录、管理与追踪工作等。

我们的课程实施记录表明,自闭症儿童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课堂参与度、指令理解度、动作完成度,以及轮流意识、等待意识、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发展。

(二)案例分析

重度自闭症学生峰峰(化名),刚来到班级时,不停地大吼大叫、乱跑、敲打胳膊、用嘴巴碰手,语言极度贫乏、不会沟通,注意力分散,频频出现情绪失控发作。随着活动课程的推进和个别干预的进行,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之下,他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1.认知与语言理解能力有所提高。点数能力有了提高,能主动用“一共有”回答数字计算的问题;能够区分“有”“无”,与人讨论有关话题。

干预手段:布条、面团、乐器、篮球、奖励贴等都是有效的教学训练媒介。

2.对人和事的关注度提高。在美术手工课上,注意力得到提升,剪的布条越来越直;在音乐律动课上,逃避行为减少,能参与学习和表演活动;在家里能按照指令在厨房和餐厅做事。

干预手段:对于发呆、走神、逃避行为给予谨慎的协助或者口头提示;预计儿童会出现问题的地方,适当降低活动目标和活动的难度;将新技能分解为较小的、操作简单的多个步骤;在生活中给予自闭症儿童更多积极正面的学习机会,并对儿童的努力给予肯定。

3.遵守秩序意识和忍耐性提高。做事学会了等待,如学会了排队,轮流参与洗手、刷面板等活动;能听从指令,如在路口等待妈妈,不乱跑。

干预手段:环境和日常生活的常规必须结构化、有组织、能够预期,给孩子一种有秩序和稳定的感觉;抓住奖励时机,将奖励与孩子的积极行为表现相联系。

4.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在家中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择菜、掰辣椒、剥蒜皮、洗水果;可以帮忙摆放餐具;能自己去刷牙,虽然完成质量不是很好,但无需家长的督促;学会了使用遥控器、切橙子以及用微波炉热面条等。

干预手段:动作示范,反向链接,抓住时机重复发出指令,积极行为的及时鼓励与强化。

5.刻板行为减少。敲打胳膊、弹跳、用嘴巴碰手等刻板行为明显减少。

干预手段:体育锻炼与舞蹈;用具有建设性的活动去替代不恰当行为,并对此进行奖励。

五、反思

学校有限的资源和较为局促的整体环境,使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超市购物、乘坐公交车、郊游、工作见习活动等,本应尽快拓展到社区场景,但出于种种原因,目前这些还多在学校内部模拟进行,课后再延伸到家庭活动,鼓励家长带孩子参与社会实践。因此,活动课程是一个不断延伸、密切渗透的课程,学校和家庭做好衔接十分重要。而学校环境与社区环境在生态化教育链条上如何打通,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更有力的政策保障,我们也将在这一方面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苏雪云.如何理解自闭谱系障碍和早期干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杨广学,张永盛.自闭症教育干预的整合视角[J].残疾人研究,2014,(2).

[3]李臣.活动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本文为2015年度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康复方案研究”(课题编号:2015YB0248)成果。

>>动态

甘肃:今年将实现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市州全覆盖

本刊讯据悉,甘肃省今年将继续实施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和随班就读资源中心建设。在武威、定西、陇南、临夏、甘南5市州各建立一所市州级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在兰州市红古区等38个县区各建立一所县区级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资源中心,实现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市州全覆盖和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资源中心县区全覆盖。

今年甘肃省还将继续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更新改造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生活硬件设施,配备一批康复训练设备和教育教学仪器,促进学校发展。加大对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的指导力度,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扩大送教上门规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巡回指导,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落实送教上门一人一案,增加送教上门学生人数。

(张丽丽)

中图分类号:G764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264200)

猜你喜欢
活动课程自闭症儿童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激励方法的应用
从关注到行动: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的困境与对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设想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激励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探究
自闭症儿童生活技能社会化问题研究
漫谈少先队活动课
奥尔夫音乐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研究
中职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整体建构
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康复发展的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