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联系承上启下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与解读

2016-04-02 03:42李春英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被除数除数表格

李春英(特级教师)

一、复习和差变化规律,激发探究规律兴趣

1.复习和的变化规律

师:(出示5以内加法表)还记得这张表吗?你能从这张表中发现什么规律?

师:(板书: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还可以怎么看?还能发现哪些规律?

小结:这是一年级上学期的一个表格,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和的变化规律。

【解读:从最简单的5以内加法表格的规律开始,降低找规律的难度,提高找规律的表达。虽然也可以直接从积的变化规律入手,但是考虑到商的变化规律应该是加减乘除中的最后一个变化规律了,有必要在这节课让学生们完整地感悟和差积商之间的联系。而且重要的不是发现规律,而是能够用简洁精炼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复习差的变化规律

师:(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这张表格中的规律你能说一说吗?

师:横着看谁不变?竖着看谁不变?斜着看谁不变?

师:在什么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数加1,另一个数要减1呢?为什么?

小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我们都能发现有一个数是不变的。为什么其他两个数都发生了变化,而这个数可以不变呢?这里藏着的是差的变化规律。

【解读:差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有着极其相似之处,它不仅能够为商的变化规律提供方法上的支撑,还能为商的变化规律的总结提供语言上的帮助。】

二、复习积的变化规律,探究商的变化规律

1.复习积的变化规律。

师:(出示下图)快速口算,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吗?

师:(出示下图)刚才我们是让乘法中的其中一个因数不变,现在我们让乘法中的积不变。你能填出方框中的数吗?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规律吗?

师:你觉得找规律的时候,先找到哪个数比较容易发现规律?

师:你是怎么发现不变的数的呢?

小结:这是我们刚刚学过的积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先找到不变的数,再找到变化了的数,然后分析变化了的数的变化特点,最后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解读: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是相通的,因为乘和除的运算本身就是互逆的。四年级的学生对乘除之间的互逆关系应该非常熟悉了。二年级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用一句口诀写出4个算式的训练就是基础。这里埋下伏笔,意在用这个材料进行转化,一旦转化成功,商的变化规律便呼之欲出,水到渠成了。】

2.探究商的变化规律。

师:和有变化规律,差有变化规律,积也有变化规律,猜一猜,商有变化规律吗?

师:怎样来探究商的变化规律呢?用大表格还是小表格?为什么?

师:你可以用刚才这几个表格来探究商的变化规律吗?

生:可以。把刚才的乘法表格转化成除法表格就可以了。

师:怎么转化?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组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师:通过变形,我们成功地把3组乘法算式转化成了4组除法算式。观察这四组算式,你能找到每组算式中不变的数吗?圈一圈。

师:这些不变的数分别在除法算式中的哪一个位置上?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你能像老师刚才出示的乘法算式一样,把这4组算式也写成表格的形式吗?试一试。

反馈并呈现算式表格:

表1 

表2

表3 

表4

师:这四个表格中藏着除法中商的变化规律。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每组算式中不变的数所在的位置。请你仔细观察每组算式中其他两个数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规律?

师: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解读:学生写算式表格形式的过程其实也是他们体会变与不变关系的过程。在写的过程中,首先要把不变的数单独放在一个位置上,不用画表格;其次要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把剩下的两个数放进相应的表格里。当学生能够用这样的形式表示出这几组除法算式的时候,也是他们完成观察这几组除法算式数据特点的时候。】

3.提炼商的变化规律。

师:通过四人小组的合作讨论,谁能说一说你们发现的规律?

师:观察表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从上往下观察,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

生:从下往上观察,除数不变,被除数除以几,商也除以几。

师:你们知道“商也乘几”或者“商也除以几”中的“也”是什么意思吗?

师:你们能再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吗?

小结:发现一个规律之后要进行验证。多举几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

师:观察两个表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先试着用准确的语言和同桌说一说。然后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你发现的规律,看看是否正确。

(反馈同桌交流情况)

师:观察表3,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很快说出来吗?自己试着说一说。

(多请几个学生来说)

师:这个规律中,谁是不变的?除了先说不变的数之外,你还有别的说法吗?试一试。

生:可以先说变化的,再说商不变。

师:把“商不变”这三个字放到最后去说,请你试一试。

师:这个数可以是任意一个数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是0。因为0不能作除数。

生:因为同时乘0两边都得0,看不出变化规律,没有意义。

【解读: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处理与前两个稍有不同,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总结提炼的。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表达这个规律,只要是学生自己总结的,就要给予充分肯定。】

师:你能再举几个例子验证商不变的规律吗?通过举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发现商不变的规律能帮助我们简便计算。

小结:通过观察4个算式表格,我们发现了商的三个变化规律。这三个变化规律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而且这些规律能让计算更加简便。

三、阅读商的变化规律,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1.阅读商的变化规律。

师: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87页,自己阅读。想一想,你刚才总结的语言和数学书上的一样吗?哪点不一样?为什么?

师:找出第87页中你认为最关键的词,圈一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为什么说这个词是最关键的?

师:在你觉得还不理解的地方画上“?”,问一问你的小伙伴。

反馈:“同乘”是什么意思?“同除以”呢?

师:你能把书上的例子继续写下去吗?以第(3)个为例,你还能写多少个这样的算式?为什么?

小结:同样,(1)和(2)也能写出无数个这样的算式。有兴趣的同学友可以试一试。

【解读:阅读数学书也是一种能力。可以先阅读再教学,也可以先教学再阅读。因为对教材的解读不仅仅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同样有解读教材的权利。通过阅读,进一步加深对规律的理解。能写出无数个这样的算式不仅是对商不变规律的再运用,而且渗透了极限思想。】

2.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基本练习:独立完成第87页“做一做”。同桌互批。

反馈:请三个学生分别报一组得数。

教师追问:这样的算式还有吗?运用了哪一个规律?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第89页第1题。

集体反馈:请你说出完整的过程。如120÷30=12÷3=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商不变。

小结: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看似复杂的计算变得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算式中的数字特征。

师:请同学们看书第89页第5题。以抢答的形式很快说出商来。

小结:第1题和第5题的每个算式中都有明显的特征,一眼就能看出来被除数和除数同时要除以几。如果算式中数字特征不明显,你还能很快说出商来吗?

【解读:仔细研究教材中的题目,你会发现每一道题目都有它独特的教育教学功能。所以不要急于跑到教材外边寻找练习题目,先好好分析教材中的这些题的价值,充分利用,然后适度开发与拓展。】

综合练习:出示 280÷35、180÷36

师:你能把它们转化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来口算吗?根据是什么?

师:你能再举几个例子考考你的小伙伴吗?

小结:看到除法算式,先观察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的数字特征,就像刚才的这两道题目一样,如果我们没有观察到它们的数字特征,就要列竖式来计算了;如果我们能够观察到它们的数字特征,就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使计算简便。

师:(出示 700÷25、1000÷125)你能运用今天学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吗?有几种方法?试一试。

小结:为了使计算简便,我们可以根据数字特征选择同乘还是同除。同乘简便就选择同乘,同除简便就同除。

拓展练习:100÷25=400÷( )=( )÷200=( )÷( )=1÷( )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观察算式特点发现了商的变化规律,通过验证总结了商的变化规律,通过运用灵活了商的变化规律。如果你忘记了这些规律,不要着急,你可以想一想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自己写几个式子重新找到规律。方法永远比知识更重要!

【解读:通过一组有层次的题目,在运用规律的过程中体会规律的价值,并达到灵活运用发展思维的目的。】

猜你喜欢
被除数除数表格
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吗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除法中的数学问题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被除数可能是几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统计表格的要求
被除数可能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