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中探寻数学规律
———《可能性实验》教学设计与解读

2016-04-02 03:42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骰子预判统计图

朱 强

【环节一】游戏引入,唤醒经验

1.课前预热,创设游戏情境。

(1)出示骰子,回忆玩法。

(2)现场游戏。

①规范动作。

②掷单粒骰子比大小,让学生猜测输赢的可能性并说明理由。

③同时掷两粒骰子比点数和的大小,让学生猜测输赢可能性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引出课题:可能性实验。

【解读:这一环节的教学有三个目的。一是通过谈话和游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唤起生活经验,从而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课堂氛围;二是从常见的简单骰子比大小游戏,过渡到两粒骰子的游戏,再引出本课学习内容;三是分解难点,为课中学习探究做好铺垫。】

【环节二】明确问题,初步预判

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游戏时甲和乙一次掷两粒骰子,然后算一算两粒骰子的点数之和。甲说:“掷到(5、6、7、8、、9)我赢。”乙说:“掷到(2、3、4、10、11、12)我赢。”你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你觉得谁赢得可能性大?

2.独立思考,作出预判。

想一想,将结论先写在表一中。

3.初次反馈,统计结果。

你认为谁获胜的可能性比较大?为什么?

(板书记录结果)

设疑:结果真的如我们预判的这样吗?

【解读:当学生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我们往往操之过急,忙于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或者给出答案,但这样就压缩了思维的空间,也让得出的结论失去了一定的真实性,应该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来做出基于自身经验背景下的第一判断,这样的判断不一定正确,但很有意义。这一环节的教学,就给了学生做出独立预判的机会,并记录在案,以便比较。虽然大部分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但对于后面环节透过表面现象探究事件本质却更有帮助。】

【环节三】实验操作,初次求证

1.激发学生实验需求: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这种猜测对不对呢?

2.两人组实验。

(1)出示实验要求。

(2)两人小组动手实验。

(3)整理数据,完成表二(两分钟实验,同桌两人合填)。

(4)汇报整理实验结果。

【解读:这一环节,学生要经历实验过程,借助实验操作活动和数据的记录、整理,通过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切实体会可能性的大小,从而发现预判结论与实验结论之间的矛盾,形成认知冲突,进而激发进一步思考与探究的兴趣。】

【环节四】数据汇总,进一步求证

1.寻找方法:想一想,我们想把次数增多,但不再实验,有办法吗?

2.六人组数据汇总,填入表三。(组长负责填写,其他同学负责计算和检验)

3.汇报反馈。

4.观察比较,初步达成共识。

【解读:学生们从预判的甲赢到实验的乙赢,结论已经有了截然相反的转变,究竟孰是孰非,需要有更多的数据支持,两人组数据因为次数少,会存在偶然性,因此就自然产生了更多次实验的需求,而此时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更大限度的利用实验数据,通过小组汇总的方式整理了数据,既统一了结论,进一步感受了频率与概率之间的联系,又经历了数据整理应用的一种方法,增加了统计知识的积累。】

【环节五:继续求证,巩固共识】

1.全班数据汇总。

(1)全班数据汇集,现场输入电脑。

(2)(输入两组数据后)提醒学生观察:哪些数据在变?蓝色的数据是什么?

数据输入的时候是怎样变化的?

(3)继续输入,学生观察数据变化。

(4)观察汇总表,你发现了什么?

(5)绘制统计图。

(输入数据,电脑现场生成,统计图略)

【解读:在初步形成统一结论的基础上,将全班数据汇总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验证、揭示频率与概率的联系,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统计图的引入更好地将概率与统计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能更好地反映出实验数据的分布特点。】

【环节六】分析明理,突破难点

1.分析数的组成,研究特例,突破难点。

(1)为什么2和12特别少?

(2)为什么7出现次数最多?3+4=4+3,算一种还是两种?

(3)分析4的组成,4=1+3=2+2=3+1,2+2 是一种还是两种?

(4)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5)思考:和 8、9、10、11、12,越来越大,出现的次数是不是也越来越多?

2.分析2~12所有和的出现次数,填入表四。

表四分析结果统计表

3.汇报。

4.整理。

(1)甲赢的,和是 2、3、4、10、11、12 一共有几种?

(2)乙赢的,和是 5、6、7、8、9一共有几种?

(3)同时掷两粒骰子,和一共有几种可能性?你还有什么办法得出这个数字吗?

(4)甲、乙赢得可能性各自有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5)将理论分析所得数据输入电脑。制成统计图(统计图略)。

【解读:理性分析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难点,需要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完整性,主要会遇到三个问题——完整、重复、误判,学生因为知识经验积累的程度不同,遇到的困难的也不同,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的个别引导,现场讨论非常重要。通过分析,学生得出36种可能中乙赢的可能有24种,从而印证了实验数据的正确性,增强了实验数据的可信度。同时,利用电脑制作统计图,结合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感悟统计规律,利用电脑程序把手工操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观地展现出来,既有助于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环节七】对照比较,体会差异

1.观察比较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制成的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2.差异哪些地方不太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

3.如何降低实验的偶然性?

4.电脑实验验证。

【解读:在这一环节中,概率事件的三种处理方式——估计预判、实验求证、理论分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细心观察体会不同之处中得出不同方法的特点。通过比较,进一步体会感受频率与概率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能理解实验中的偶然性,通过电脑程序演示,更直观地感受频次对概率的影响,初步认识到实验次数越多,实验概率就越趋近于理论概率的必然性。】

猜你喜欢
骰子预判统计图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021年下半年集装箱海运市场走势预判
对书业的30个预判
整体供大于求 苹果行情预判
骰子不见了
把握现在 预判未来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巧猜骰子
测测你的空间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