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2016-05-30 12:50梁红涛
文化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武术教学传统文化教育高职院校

梁红涛

摘 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武术在强健国民体魄、锻炼公众意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担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责,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不利于高职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多年的武术教学经验,探讨了高职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武术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武术拥有大量的实践技巧与套路,武术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武术套路的同时需要结合传统文化教育,使得学生领悟到各套武术动作的深刻内涵与思想,从而激发自身对民族与国家的热爱,如此便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武术教学物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武术的发展

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动乱年代,它被人们用来保护自身安全,而在和平年代,学习武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锻炼坚韧不拔的意志。许多武术动作体现了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人生道理,因此在武术学习中积极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知识,将在一定程度上加深锻炼者对各类武术动作的理解、体会其中丰富的内涵,如此将能有效地激发锻炼者对于武术的热爱,从而能够促进武术的长足发展[1]。

(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普及

现阶段公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总体来看,国民所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仍不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亟待加强。在武术教学中结合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使得锻炼者在享受武术动作带来的快乐的同时,领悟到武术精神以及传统文化知识的精髓,能够提高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度,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普及。

二、促进高职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建议

(一)提高武术教师的综合素质

武术教师在高职武术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担负着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提高学生武术素质的重责。目前高职武术教学的教师综合素质不高,既难以将各种武术动作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同时也无法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武术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需要积极地提升高职武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增加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具体工作可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提升现有武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活动以及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的形式来切实提升武术传统知识储备以及加深其对武术动作的理解,并在实际教学工作重点强调武术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教师提高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视程度,从而能在武术教学中自发地融合传统文化教育。

2、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高职院校应该看到物质与精神激励的有效性,建立针对武术教师的奖励机制。机制应当及时地表彰在武术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工作中作出积极贡献的人员,如此既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有效地发挥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他教师向其学习,主动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进而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

(二)积极改进武术教学内容

简化太极拳以及三路长拳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武术教学内容,由于上述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单一,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积极地改进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传统文化教育与武术教学融合创建有利条件。为此可以在武术课中将基本手脚技术作为主要教学方向之一,将散打以及五步拳作为基本的教学内容。由于上述课程较其他课程而言具有趣味性上的优势,也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防卫能力,同时由于五步拳拳种拥有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得学生们在练习五步拳的同时感受中华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2]。

(三)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武术教学方法不仅难以充分地向学生传授武术的精髓,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此,需要及时的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各种新式的教学手段。音乐伴奏教学法、攻防练习教学法以及名称教学法等新式的教学方法已被成功应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音乐环境有利于教师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武术教学的融合。例如在八卦掌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轻缓的音乐,首先可以使得学生放松身心,并能根据音乐特点对八卦掌的定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动为本,以变为法”是八卦掌的的基本要求,通过练习八卦掌,学生可以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应用攻防练习法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可以一对一地练习武术动作。例如在散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为若干两人小组,构成二人攻防练习体系,在课程进行至一半时间时,让学生“对战练习”。值得注意的是,在练习前需要让学生遵守抱拳礼的基本规则。抱拳礼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德为上”的精神,在进行武术活动前表达对对手的尊重,体现锻炼者的高尚精神与优秀品质。

(四)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目前,国内多数高职院校的武术课程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总体上缺乏合理性,为此,有必要优化课程评价体系,使其更加适应武术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工作的各类要求。建议采用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以技术评价为主要内容的体系,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将学生对于武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程度与运用效果作为基本评价内容,如此能够使得学生重视体会武术动作中所体现的文化精神,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配合教师的各类新式教学方法,加深对优秀文化的理解,从而促进武术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工作的发展。教师应当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了解其对于武术精神理解上的困难并及时解决,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3]。

三、结语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了使其在现代社会中依旧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武术基本动作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相关教师需要正视自身不足之处、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使各类武术动作能更好地体现其精神,促进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飞.浅析提高高职院校武术课教学效果的几个主要途径[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0(11).

[2]王利平,文菁,苏捷.武术在高校发展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以高职开展武术学习为例[J]. 现代交际,2010(10).

[3]梁晓明.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按层次分组教学的实验研究[J].科技资讯,2010(29).

猜你喜欢
武术教学传统文化教育高职院校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武术教学的第二课堂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