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为音乐爱好者训练视唱练耳

2016-05-30 13:03王晓艺
文化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视唱训练音乐

王晓艺

摘 要:人类社会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音乐,从资料上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早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各种声音的高低、强弱和节奏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换句话说,音乐是反应人类情感,劳动与生活的一门艺术,它的门类又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关键词:音乐;训练;视唱

在群文系统工作的这些年,碰到过不少音乐的爱好者,有声乐,有器乐,他们对音乐的热情甚至更高于一些所谓的“专业选手”。但是在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总是会发现这样的一些问题:对于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练习不够,导致他们在演唱、演奏中总是出现节奏不稳,发音不准等等等等导致一系列影响音乐听觉的问题。这些基础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影响了这些音乐爱好者对于乐曲演唱、演奏的质量,从而影响到受众的听觉审美,导致演唱、演奏的水平长期处于初级甚至更低段,对于音乐的热情逐渐减退。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在单位对外免费培训的项目中,我引入了一门“视唱练耳”的专业基础课程,经过对一部分音乐爱好者们的“视唱练耳”进行训练后,发现这些原来对于演唱和演奏音乐作品音准和节奏有偏差的人有了明显的好转。因为视唱练耳的基本的功能是促进音乐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对音乐初学者或者业余还好者来说,必须要研究课程对象特定情况与差异,从而发现不同需求来促进其音乐能力的发展。在我国的对于视唱练耳的论著中,有这样的表述:“1.发展敏锐地、准确地理解和辨明旋律中音乐要素的能力和音乐作品中旋律发展手法与曲式结构的能力;2.训练敏锐、准确地理解和辨明主调音乐的各声部之间的关系和复调音乐织体手法的能力;3.发展和声听觉能力;4.发展音乐记忆能力;5.发展看谱即唱能力和通过视唱训练理解、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6.发展规范化的、进行音乐作品中某些片段、段落乃至整个小型声乐、器乐作品听写的能力;7.训练音乐的速度感、节拍感和节奏感;8.发展内心音乐听觉能力;9.训练队音乐风格的领会和理解。”那么,训练音乐爱好者,我一般用几个方法:

一、节奏感

(一)利用“柯达伊”(柯达伊.佐尔坦是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的节奏训练:训练时不采用直接的将音符概念去传递给学习者,而是将其转化成有可读性的发音衬词来形成基本节奏概念,如全音符读Ta-a-a-a,二分音符读Ta-a,四分音符读Ta,八分音符读Ti,四个十六分音符读TiriTiri等等。此训练可加深学习者对基本节奏的印象。

(二)倒影式节奏训练:即将原来的音乐谱例顺向训练后,再进行由尾向头的逆向训练。这种训练的方法使学习者在视觉中不仅能够进行反向的训练,也能够培养学习者逆向思维的能力。另外,也可以使教学资源可以一举三得(正反节奏训练和逆向思维),用较少的乐谱做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三)多声部立体节奏训练:主要以纵向思维的节奏训练方式,调动肢体语言使自身的肢体或者节奏参与者能够成为练习的一部分,切身感受节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充分调动参与者或者学习者身体各个要素来训练其协调能力、立体思维能力,以达到更好的培养节奏感的目的。

1、让三个声部小组的学习者分别口读或者用乐器击打三个各自声部的节奏,脚打单位拍。然后轮换声部。

2、口读1)节奏,左手打2)节奏,右手打3)节奏,双脚打单位拍。可肢体轮换。

3、可参考上一练习的倒影式节奏练习。

4、也可作为练习节奏听觉的练习。

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习者的多声部节奏听觉,也有效的祛除了节奏训练中枯燥、乏味的气氛,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此循序渐进,反复训练,不断巩固与充实节奏的辨析能力。

(四)带和声的多声部训练:首先熟练1(do)——7(si)的音高,包括能够自如的唱准和听辨

5 6 7

这7个音,然后分三组分别和同时唱出高中低三组3 4 5……等,

1 2 3

之后交换声部,还可以转换成听辨音的听觉练习,依此类推。此练习对于锻炼学习者不受其他声部干扰,发展听觉的专注性、听觉的主动性选择与分配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带视唱的多声部节奏训练:视唱与多声部立体节奏,是视唱与多声部节奏训练相结合的综合练习。选择旋律声部时要注意曲调的难易度,最好是便于记忆的音乐作品,因为这个练习不仅要求学习者完整唱出旋律声部,而且要对下方的节奏声部进行较为精准的拍打。

(六)力度感初步训练:音乐的力度,就是音乐表演中的强弱程度,是音乐中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力度变化产生的音响效可以传达甜蜜、喜悦、悲痛、雄、奔放等情感因素,也可以“描绘”高山流水、大海波涛、钟鼓回荡、等景观,甚至可以表现月色、星空、云彩等自然景色。那么根据作曲家和演唱演奏者自身的音乐强弱感觉来做出具体细致的力度变化,运用训练和自身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准确无误的把握住作品的核心和灵魂是必要的。

(七)旋律视唱和模唱的训练:旋律,就是体现音乐的全部思想和主要思想,用调性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合起来的,具有独立性的许多音的单身部进行。上行的旋律使人情绪高涨,下行的旋律使人情绪低落,同音反复的平行进行使人平静,旋律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是音乐形象和情感的集中表现形式。旋律感的强弱几乎代表着音乐感知力的高低。

旋律模唱、视唱,通常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准确的看谱唱出或者记忆然后唱出,以这方面作为评价音乐素质的高低水平的一个标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记忆和唱出音乐旋律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点,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知识总结出旋律发展的4个要素来帮助音乐爱好者来更好的训练视唱和记忆旋律:

1、重复发展:可使旋律在发展中更加巩固并统一,曲例如《伏尔加船夫曲》

2、变化发展:可使旋律增加新的表现因素,一般是在统一的节奏基础上将音高加以改变,或在音高节奏上都加以改变,曲例如《酸枣刺》

3、模进发展:也可称之为不同高度的重复,模进发展有同调模进和转调模进,曲例如《南泥湾》

4、扩展和紧缩发展:出现在音程上或者节奏上的变化扩展、变化紧缩,曲例如《蒙古小夜曲》

音乐能力需要不断训练、理解、感受,在学习者学习视唱练耳中,运用多样化的练习方法训练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有重点、有目的、科学的加强音乐专业技能和音乐综合能力是我们群文人普及音乐艺术的目标。音乐爱好者们须持之以恒,有方法的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品和综合能力,望此文能为音乐爱好者们带来些许的帮助。

猜你喜欢
视唱训练音乐
音乐教学中视谱和视唱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音乐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音乐课分类教法初探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