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辅助治疗胆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疗效观察

2016-06-16 10:18吴剑铧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5期
关键词:胆结石胃肠功能开腹

吴剑铧

(河南省安阳县总医院,455133)

针刺辅助治疗胆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疗效观察

吴剑铧

(河南省安阳县总医院,455133)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结石病,临床上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虽明显,但是给患者的创伤较大,所以也会引起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1]。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开腹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多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以及排便延迟,如不能及时治疗,还会出现胃肠功能系统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术后恢复。中医认为开腹手术属于金刃创伤,伤及经脉血络,人体精气亏损,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治痛要以通为则,气血顺而化瘀通络[2]。针刺治疗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和不良反应少的特点,针对开腹术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针刺治疗具有特定的优势,不会再给患者增加外部创伤和药物副作用,可以进行临床探索使用。本研究选取胆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分析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胆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均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肛门不排气、肠鸣音消失等胃肠道反应。将7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9例,男14例,女25例,年龄26~71岁,平均(54.2±8.6)岁;对照组39例,男16例,女23例,年龄28~74岁,平均(54.8±8.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补液、抗生素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一般的对症治疗,每日进行1次肛门排气和保留洁达甘油灌肠,直至胃肠功能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根据中医六经辨证,以足阳明胃经取穴,按照局部近取和循经远取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主穴足三里、天枢、上下巨虚、内庭、气冲等,配穴阳陵泉、三阴交、内关、膻中、血海穴等,避开有伤口的穴位。选用苏州华佗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直径0.4 mm,长25~40 mm),刺入各个穴位10~30 mm,采用6805-2型电针仪,频率2 Hz,强度以患者能接受为宜。每次30 min,1次/d,5 d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未出现复发;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并发症;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3]。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和好转率之和。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讨论

胆结石术通过开腹手术取出结石,对于结石病的治疗比较彻底,但是开腹引起的术后症状尤其要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胃肠功能紊乱是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如果不能尽早治愈,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早期胃肠功能紊乱症状较轻,此时是治疗的最佳时机,但正是由于外在症状不明显,反而造成患者的忽视,造成病情不断恶化,给治疗带来更大困难[4]。开腹手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在于整个手术过程包括术前禁食、术中出血和术后药物反应等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胃肠功能紊乱的早期恢复非常重要。

一直以来,中医在很多疾病的早期康复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医使用的各种理疗方法,如按摩推拿、针灸、药物熏蒸等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少、药物不良反应小等优势。针刺治疗具有长远的历史,长期的临床经验说明其具有安全和显效的特点,在治疗胃肠功能紊乱中有良好的效果[5]。中医认为腹部手术使患者精气亏损、气机不畅、气滞血瘀、食物停滞而不化,通畅腑气是治疗之根本。针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阳陵泉等穴位,理脾胃之气,补虚弱之气,达到上下宣畅之目的。针刺治疗对医师的操作要求较高,针刺的方向和角度均对治疗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施针时必须掌握好进针方向和深度,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有晕针和其他不良反应,立即停止针刺[6]。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针刺治疗胆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因此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寇晓茹,孙立明,郭娜,等. 针刺治疗胆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2):103-104.

[2]崔延超,吴琼, 周灿,等. 针刺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792-1793.

[3]任晓. 针刺治疗心胸外科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367-369.

[4]张旸,焦娟娟,吕福全. 针刺治疗开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介入时点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14,46(4):167-169.

[5]肖典利. 中药敷脐结合针刺疗法恢复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临床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94-95.

[6]易玉珍,夏冬梅,李淑敏,等. 针灸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及护理疗效观察[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1,5(6):67-68.

(收稿日期2015-08-03)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胃肠功能开腹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52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术后早期营养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