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观察

2016-06-16 10:18董纪强刘冬芝通讯作者马彩云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5期
关键词:督脉熏蒸智力

董纪强 王 静 刘冬芝 通讯作者:马彩云

(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院,450053)

·熏洗疗法·

中药熏蒸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观察

董纪强王静刘冬芝通讯作者:马彩云

(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院,450053)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又称智力低下,是指个体在发育时期内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适应行为的缺陷。MR是遍及全世界的导致人类残疾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由于医疗条件的提高和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这些患儿的康复治疗逐渐受到重视。2012—2013年笔者临床运用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精神发育迟滞25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收集自2012年1月—2013年7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儿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1岁11个月;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2岁1个月。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分级标准:患儿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合作编制的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进行发育商测试,分为五大项: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所得综合分值为发育商(DQ)。正常儿童发育商应≥85分。分级标准:边缘:69~84分,轻度:52~68分,中度:36分~51分,重度:20~35分,极重度:<20分。治疗组轻度3例,中度11例,重度7例,极重度4例。对照组轻度3例,中度12例,重度6例,极重度4例。

诊断标准[1]:所有患儿均符合美国智力低下协会(AAMD)所制定的智力低下的诊断标准:①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即智商低于人群均值两个标准差,一般在70或75以下。②适应行为缺陷,主要是指个人生活和履行社会职责有明显的缺陷。③表现在发育年龄,一般指18岁以下。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3岁;③经确诊并住院接受治疗的患儿;④家长知情,同意配合进行临床观察。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疾病者;②合并有精神病及严重癫痫者;③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等;④并发有听、视觉功能障碍者。

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作业疗法、语言认知训练、推拿疗法、引导式教育训练治疗,2次/d。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将预先准备好的中草药(方药组成:党参、黄精、陈皮、当归、五味子、远志、菖蒲、川芎、丹参、山楂、益智仁、枸杞子、麦冬、白芍、菟丝子、山萸肉、官桂等)加适量的水放入中药熏蒸床的中药蒸发器中,温度调控在38~41℃,将患儿赤身躺在铺有透气治疗巾的熏蒸床上,头部以下盖上包被,时间为30 min/次,1次/d,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观察指标:观察患儿的发育商(DQ)。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显效:患儿DQ提高>15分或DQ≥85分且适应能力正常;有效:患儿DQ提高5~15分;无效:患儿DQ无提高或提高<5分。

两组疗效对比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上表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前后发育商DQ(分)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发育商DQ比较±s)

讨论

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精神发育迟滞”“智力低下”等病名,但就其临床所表现的智力低下、发育迟缓、言语障碍、肢体软弱、囟门迟闭、流涎等症状,属于中医学的“五迟”“五软”“解颅”“痴呆”等病的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其多由先天禀赋不足,肝肾精气不足或后天失养,气血虚弱,脑髓精气不足所致,治疗宜柔肝补肾、益气养血、益智开窍、通调督脉。中药熏蒸方用党参、黄精、陈皮益气健脾,使气血化源充足;当归、五味子补血养心;远志、菖蒲化痰开窍;川芎、丹参活血化瘀;山楂开胃醒脾并行气活血;枸杞子、益智仁、菟丝子、山萸肉补肾填精;麦冬养阴清心;白芍柔肝安脾养血;官桂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

中药熏蒸治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古代文献称之为“气熨”“溻渍”“淋洗”等。《理瀹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现代研究认为其具有激活自主神经系统,使正负反馈回路得以平衡,调整垂体-下丘脑-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2]。熏蒸时的温度对患儿的感知觉也是一个良性刺激。而且对小儿来讲,中药口服剂口感差,服用不便,依从性差。中药熏蒸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又避免了患儿年龄小,口服中药带来的胃肠道不适等,增加治疗依赖性。中药熏蒸治疗直接有温热作用于背部,背部有督脉的循行,且为膀胱经的背腧穴所在,《难经》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主一身之阳气,中药熏蒸治疗可起到温阳益髓健脑的作用。

总之,通过临床观察,通过中药熏蒸的给药方式,作用于督脉及背腧穴,可起到益智健脑开窍的综合作用,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对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左启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25.

[2]闫金玉,赵素琴,柴桂梅,等.中药蒸气浴的临床应用[J].现代康复,1999,3(9):1109.

(收稿日期2015-08-13)

猜你喜欢
督脉熏蒸智力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艾叶熏蒸治疗肌紧张性偏头痛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最方便的健身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蒙药熏蒸舱蒸汽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