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2016-06-16 10:18朱晓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5期
关键词:肠胃胃肠功能肠梗阻

朱晓芳

(河南省中医院,郑州450002)

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朱晓芳

(河南省中医院,郑州450002)

肠梗阻作为外科常见急腹症中的一类疾病,主要是由于内容物在通过肠腔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发生堵塞,这样不仅会导致肠壁形态发生改变及功能出现障碍,更重要的是会导致腹痛腹胀,同时有恶心呕吐以及排便困难甚至是停止的临床症状,从而影响到机体的内分泌以及生理功能的紊乱。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痛苦,而且肠梗阻的病因复杂多变,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若治疗不及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采用手术治疗风险较高,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避免了手术,所以本文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经我院确诊的50例肠梗阻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12~78岁,平均(45±8.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和治疗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情等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肠梗阻的诊断标准[3],均确诊为肠梗阻疾病,其中有32例患者存在腹部手术史,所有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均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性疾病以及系统疾病,排除妊娠期或处在哺乳期的妇女。本次研究是在所有患者知情的前提下进行的。

治疗方法

均对两组患者的肠胃进行减压措施,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进行抗感染治疗以及清洁肠道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方法,依据“通里攻下、理气开窍”的原则,对肠管状态进行改善,减少肠液的分泌来达到缓解肠梗阻的目的,进行中医治疗的给药方法包括:①经胃给药:患者入院之后经胃管给予中药进行治疗,剂量为每次100~120 mL,3~4次/d,当每次给药之后需要进行夹管2 h,然后再进行肠胃减压,给药速度以及药液温度都需要适合,否则会加重患者肠胃的不适感,甚至发生反胃呕吐的现象。②经直肠给药:将200 mL左右的中药汤剂经患者直肠给药,给药之后需要在结肠内保持半小时左右,这样有利于肠道的吸收。

护理方法

1.专科护理。由于患者需要住院治疗,长期卧床,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翻身拍背以预防褥疮及其他感染的发生;除此之外需要保持病房环境的整洁干净,空气通畅,定期进行消毒措施。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补水要适当,及时补充钾离子,并及时记录患者24 h的尿液量;需要按时对患者进行经胃或者经直肠给药,需要对患者进行持续的胃肠减压,在减压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注引流的胃管是否通畅顺利,还要对引流液的颜色和容量进行及时观察和记录,当引流液的颜色从草绿色变为淡黄色甚至是澄清的时候,表明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血压以及肝肾功能的变化。对于那些病情没有好转,排便以及排气仍然比较困难的患者需要及时转为手术治疗,手术前的准备需要提前做好,嘱咐患者需要多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进行看书或者电视来放松精神压力,必要时可给予患者镇静解痉挛剂,不能用吗啡等镇痛剂来给患者止痛掩盖病情以免延误病情。

2.饮食护理。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基本消失或者排气排便的功能恢复正常,腹部进行透视发现肠梗阻消失,病情平稳,患者可以进食少量流质食物,如米汤等,禁止服食容易引起肠胀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等;若病情依然平稳,患者则可进少量粥、面条等,随之饮食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需要适量,食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禁止服食生硬辛辣的食物刺激肠胃。

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而且要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病理,疏解患者心中疑惑,尽快消除患者心中恐惧,使患者心情保持平稳,树立自信心,积极面对疾病治疗,而且要向其介绍病房的环境以及主治医生、护士等;在采取各项护理措施之前,动作需要轻柔,及时向患者讲解进行护理操作的必要性,而且要及时向患者告知病情进展情况,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得到解除。

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排便排气恢复正常,胃肠功能同样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排便基本恢复正常,胃肠功能同样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没有缓解甚至有加重的迹象,心率发生加快现象等。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对照组2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为84%,而治疗组2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肠梗阻作为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因复杂,致死率较高,治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若治疗不及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这种病的治疗临床上比较重视,采用手术的方法风险较高,安全性较低,术后比较容易复发,加重患者身心上的痛苦。目前采用较多的则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西医治疗可以起到平衡人体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水平,达到肠胃减压的目的,而中医治疗则可以达到降低肠管的通透性,改善肠管状态以及肠道微循环,减少肠液分泌,这种方法可避免手术后复发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而中西医治疗之后,采用科学舒适的护理措施对治疗效果的提高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缓解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情绪,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生理和精神上的需求,除了疾病方面的常规护理,患者的心理以及生活方面的护理也是很重要的,这样不仅增加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也使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5]。

参考文献

[1]刘枢玉,陆英,袁丽莉,等.大黄芒硝联合石蜡油辅助治疗肠梗阻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6):144-145.

[2]沈小春,刘海燕,万雪,等.无痛胃镜引导下鼻肠梗阻管置入在小肠梗阻诊断治疗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26):3495-3497.

[3]张敏,孟晓岩,陈念钧,等.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与单气囊小肠镜在临床表现不典型小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54(27):51-52.

[4]李红.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非胃肠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1):204-205.

[5]谢新波.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外科胃肠功能障碍临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1,3(8):77-78.

(收稿日期2015-08-13)

猜你喜欢
肠胃胃肠功能肠梗阻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清肠胃多吃10种食物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请保护好我们的肠胃
术后早期营养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