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研究

2016-06-17 08:24三亚市图书馆海南三亚572000
图书馆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用户

周 翔(三亚市图书馆,海南三亚572000)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研究

周翔
(三亚市图书馆,海南三亚572000)

[摘要]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与阅读文化,分析了公共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中新媒体的选择与应用,以及新媒体环境下阅读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公共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公共图书馆阅读文化评价指标建设

阅读能够提升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知识储备,让人得到全方位提升。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民素质与文化软实力。我国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引导全民阅读,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当前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催生出多样化的新媒体,信息资源的传播途径更加丰富,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与阅读习惯。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阅读模式已经失去竞争力,大众阅读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1]。公共图书馆作为大众获取文化知识的公益性机构,应认真分析新媒体时代用户的阅读需求与行为特征,充分发挥在全民阅读中的核心作用,全方位推进阅读文化建设。

1 新媒体与阅读文化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全新媒体形态,新媒体可以概括为基于数字化、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有别于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全新信息传播媒介,可以依托手机、移动网络等传播与分享信息,如数字电视、博客、电子图书等。新媒体的“新”不仅体现在技术与信息传播方式上,也体现在服务理念上[2]。新媒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处理与发布,具备高效性、及时性与交互性。用户不仅能够实现与媒体的沟通交流,也可以作为信息生产者与发布者,并与其他用户共享信息资源。新媒体也具有融合性,能够消除不同地区、领域以及社群之间的信息界限,促进多样化信息形态的融合,为用户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阅读文化是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制度以及文化意识制约的,建立在一定物质与技术形态之上的,由特定阅读价值观支配的阅读活动。当前多样化阅读载体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也让公众的阅读目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这样一个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经历了从学习性阅读到享受性阅读的转变,阅读文化不仅代表个人的阅读观念与行为,也代表国家与群体在某段时期呈现出的整体阅读意识与阅读行为。阅读文化隶属于社会文化系统,代表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具有普适性与关联性特征。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状况与阅读存在密切关系,而阅读活动可以看作文化资本积累的过程[3]。新媒体的应用让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更加多样化,信息传播呈现出立体化的特点,用户的阅读载体与途径更加丰富,阅读习惯与行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增长迅速,信息资源的形式与类别更加多样,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地域与时间限制,也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多样的阅读文化活动组织渠道。同时新媒体改变了阅读文化活动单纯的推广方式与手段,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新媒体的功能、特点与形态,集成多种信息媒介对海量信息进行统一处理、组织与传播,有助于扩大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服务范围。

2 公共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中新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新媒体种类与功能多样,公共图书馆借助新媒体开展阅读文化建设工作,应该明确不同类型新媒体的特征与适用性,结合用户的需求特点合理选择与利用新媒体,以促进阅读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2.1阅读文化建设中不同新媒体的适用性

根据新媒体基础功能的差异,可以分为资源分享型、在线问答型以及知识百科型等。丰富多样的新媒体不仅为人们发布、分享信息资源提供了平台,也是获取信息资源与学习的重要工具。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资源分享型新媒体分享信息,如博客、百度文库等,设置阅读引导课程,进而提升图书馆阅读文化活动的影响力。也可以利用在线问答型新媒体解决用户的疑惑与问题,增进馆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用户对图书馆的关注度。此外,可以利用知识百科型新媒体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与知识,引导用户参与到知识创造活动中,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阅读资源链接。或者根据用户的需求借助新媒体聚合网络阅读资源,如利用在线RSS阅读客户端推送阅读信息,以提高用户对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的关注度。

2.2阅读文化建设中新媒体的合理选择

公共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首先需要确定阅读文化建设的服务对象,针对不同年龄层用户的阅读需求特点,选择受众广泛、运作成熟的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对于年轻的用户群体,可以选择更加新颖、有趣的新媒体平台,如轻博客、开心网等[4]。其次,公共图书馆需要明确阅读文化建设的目的,尽量选择能够传播更多阅读内容的新媒体,如博客、在线百科等,对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文化活动进行宣传,增进图书馆员与用户的交流,并加强对用户阅读活动的指导。再次,需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选择过程中注重新媒体自身的功能以及对阅读文化推广的作用。新媒体良好的功能有助于扩展阅读文化推广范围,激发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文化建设的灵感,而对新媒体的有效管理能够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

2.3阅读文化建设中新媒体的合理应用

公共图书馆利用新媒体开展阅读文化建设工作,一方面需要考虑是否能够获得更多关注,以提升阅读文化活动的知名度。通过新媒体获取关注的方法包括主动为用户推送阅读信息、开展宣传活动、发起阅读讨论等。公共图书馆也需要利用新媒体增进与用户的交互,保障优质阅读信息的及时发布,注重信息发布与管理技巧,并通过沟通与倾听了解用户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需要考虑宣传方式是否合理,通过对新媒体功能的发现与应用吸引更多用户。例如,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的阅读特点设计宣传视频,力求保障宣传内容的新颖性与趣味性,激发用户对阅读、学习的欲望,进一步提升用户的忠诚度。此外,公共图书馆利用新媒体发布阅读信息,需要考虑不同层次用户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尽量采用贴近生活的语言与交流方式,进而增强用户的阅读兴趣。

3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信息传播中心,其文化构成包括制度、精神与物质等方面,阅读文化建设隶属于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子系统,开展阅读文化建设也是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文化建设需求开展阅读文化建设工作,从阅读服务、阅读资源以及阅读环境等方面完善阅读文化建设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公共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体系

3.1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建设

公共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阅读服务质量[5]。图书馆员应秉承服务至上的理念,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服务手段,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服务。当前可以从服务内容与服务手段两方面对阅读服务建设情况进行评价,公共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一方面要求针对用户群体的需求开展阅读文化活动,另一方面需要保障服务内容的新颖性,以提升用户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在服务方式上注重创新与创意,注重体现时代性与科学性,并需要运用新媒体工具满足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力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服务方案,以保障阅读服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例如,上海图书馆在分析用户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推出了移动图书馆与“一卡通”外借阅读服务,极大提高了用户参与阅读活动的便利性,也丰富了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内容。

3.2公共图书馆阅读环境建设

公共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的开展要求为用户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用户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轻松、愉悦的感受,进而提升用户在阅读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度。首先,公共图书馆可以从阅读空间布局、室内装饰等方面入手,力求通过室内环境、规划、美化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氛围,以物理环境美化为阅读文化建设创造条件。公共图书馆作为用户获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场所,也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力求将阅读空间变为传承与传播文化的平台。用户在具有人文意蕴的阅读环境中能够受到感染,获得内心的宁静,提升用户的阅读效率,也可以吸引更多热爱阅读的用户。例如,浙江省图书馆在阅读文化建设方面注重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览室设置的座位超过500个,应用了现代化影像设备与虚拟展厅板块,让用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是用户阅读学习的理想场所。

3.3公共图书馆阅读资源建设

馆藏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吸引用户的根本条件[6]。公共图书馆需要综合运用先进技术与新媒体工具,积极调整馆藏资源结构,增加馆藏阅读资源种类与数量,推出在线阅读、电子刊物等服务,以满足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移动阅读需求。同时公共图书馆需要根据相关政策积极调整文献布局,力求凸显自身的阅读资源特色,并通过不断充实、完善与发展,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阅读文化。例如,安徽省图书馆结合阅读文化建设需求与本省特色,构建了特色数字资源导航栏,收录了具有安徽本地特色的工艺美术、剪纸、戏曲等资源,并且开展了一系列与安徽本地文化相关的阅读文化活动,突出了省级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优势,也吸引了更多用户的关注。

4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公共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加强对公共图书馆参与主体的统一管理,借助技术与资源支撑完善阅读服务体系,以维持阅读文化建设工作的良性运转。

4.1以技术与资源支撑完善阅读服务体系

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移动网络构建数字化媒体系统,整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资源,统一不同媒体形态的运作规则,采用科学的阅读资源分享方式,促进异构媒体阅读资源的整合与重组,不断完善阅读服务体系,进而为阅读资源的共享与服务提供支持。公共图书馆需要及时更新媒体形态,加强对阅读文化技术支撑平台的研究,开发新媒体阅读途径并及时更新阅读内容,以扩展阅读文化活动的影响范围。例如,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构建在线交流平台,借助这类新媒体的开放性、及时性与高效性特点,设置公共图书馆公众账号开展阅读文化宣传活动,在线解答用户的问题,实现与用户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益。公共图书馆也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开展在线借阅服务,为用户提供论文、电子读物、报刊杂志等阅读,使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的阅读服务。

4.2构建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推广平台

根据公共图书馆用户的阅读需求构建阅读服务推广平台(如图2所示),加强对阅读文化建设的宣传推广,从基础数据、阅读内容以及阅读社交管理3个方面,保障阅读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中基础数据管理模块就是对系统运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管理维护,通过数据监测与检索迅速获取阅读资源,实时监测平台运行情况。阅读内容管理模块就是对用户发布的阅读需求与信息进行聚合,实现阅读内容发布、分类与重组等功能,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阅读服务。阅读社交管理模块的主要职能为增强用户与阅读内容之间的互动,成立阅读小组为用户提供在线咨询问答服务,通过阅读调查了解用户需求,并通过阅读活动丰富服务内容,进一步提升阅读服务质量。

图2 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推广平台

4.3加强社会合作与阅读文化建设指导

公共图书馆应重视阅读文化的普适性特征,加强与政府部门、书店、传媒公司等社会机构的交流合作,改善自身在阅读文建设方面存在的资金、资源不足等问题,进而构建双赢的局面。同时加强对阅读文化建设工作的监督与指导,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多元化的阅读形式,积极整合网络阅读资源,构建良好的公共图书馆信息环境,采用科学的方式引导用户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推出网络阅读在线指导服务,及时为用户推荐优质阅读资源,通过社交网站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交流,积极开展阅读漂流瓶、图书展览等多样化的阅读宣传活动,联合多方力量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

5 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阅读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而新媒体阅读服务无论在规模、途径与形式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公共图书馆作为阅读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应该承担起提升全民文化素质的重任,深入分析不同类型新媒体的特征与适用性,结合用户需求合理利用与选择新媒体工具,通过阅读资源整合与重组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唐曙南,闫建平.论高校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引领作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3):53-55.

[2]陆和建,康媛媛,胡曦玮.香港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及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6):117-119.

[3]韩怡华.全媒体时代的阅读推广探索[J].图书馆杂志,2014(4):68-71.

[4]王琳.全民阅读现状及公共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的措施探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1):146-149.

[5]董丽娟,韩静娴.中英美三国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之比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5):62-66.

[6]张剑.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对策与建议[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91-95.

周翔女,1981年生。本科学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与发展。

[分类号]G252.1

收稿日期:(2015-12-30;责编:杨新宽。)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用户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