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经济强县

2016-09-03 10:43长兴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浙江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服务业培育服务

长兴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经济强县

长兴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年,长兴县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总量效益实现双提升,预计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9%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1.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年度全县实现社零总额204亿元,增速10%以上;全年实现服务业税收22.9亿元,增长6%左右。重点领域获得新突破,金融业创新发展和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总体平稳有序,全年实现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8%、零售业营业额增长10.5%、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0%、住宿业营业额增长5%。项目引推取得新成效,2015年以来,先后引进了服务业项目20个,其中总投资5亿元以上服务业重大项目8个,全年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87亿元,增幅达到10%以上。主体培育再上新台阶,全年新增限上服务业企业51家,完成年度计划的102%。

虽然2015年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市排名靠后,“大好高”项目还不够多,项目建设推进不够快,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够强,高级人才较为匮乏。2016年,全县服务业工作要以规模化、多样化、市场化为导向,坚持融合发展、集聚发展、提升发展、创新发展,以服务业发展“十大工程”为载体,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经济强县”。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以上,力争10%以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以上,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再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42.2%。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现代商贸转型发展工程。按照“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的总体思路,加快建成一批重点商贸平台和市场节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2016年,全县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住宿业分别增长18%、11%、13%和5%。一是促消费保增长。鼓励大型商贸零售企业、专业市场和商业街区开展常态促销,大力招引培育生活性服务业,引导传统商贸企业和住宿餐饮企业加强网络促销,确保消费增长。二是强基础拓市场。推进商业集聚区建设,着力做好老剧院地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海洋城、浙北商业广场市场培育工作。三是抓体系健网络。重点加快农村商贸体系工程、农产品流通体系工程、供销社基层组织网络体系建设。四是强电商拓增量。深入实施“产业发展示范、平台建设升级、电商应用增量、支撑体系优化”四大行动。2016年网络零售额增长25%以上。

现代物流提升发展工程。以物流基地建设、企业培育、物流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狠抓物流业提升发展。2016年,公路、水路运输周转量分别增长10%、2%以上。一是培育新型物流业态。鼓励发展电商物流,建立完善“四通一达”快递物流网络,推进高铁货运场站等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冷链物流,建立农产品采购、销售、仓储、包装、配送为一体的供应链。二是扎实推进重点工作。重点加快推进长兴货运南站搬扩建项目、集装箱内河码头、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的股改上市、物流项目招引、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工作,其中长兴货运南站搬扩建项目确保年内投入运行。三是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加强政策、人才、金融等方面的服务,加快推进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物流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全面优化物流业发展环境。

金融服务创新发展工程。2016年新增全社会融资总量271亿元,增长12%,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8%以上,推动企业股改30家,挂牌上市30家。一是推进股改挂牌上市。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帮助和支持企业到主板、新三板和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积极开展浙江股权交易中心资本市场对接实体经济试点工作。二是引育发展金融新业态。依托太湖资本广场,开展多元金融招商,全年引进金融新业态机构60家。三是推进金融产业融合发展。探索“资本+产业+平台”科技金融创业融资模式,打造创新创业金融服务中心。四是提升金融业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扩大金融总量供给,降低融资成本。筹备金融协会,搭建银行、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对接的桥梁。五是拓宽政府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公司债、企业债以及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的中票和超短融,实现债券融资新突破。积极策划、推进和落实多元化融资工作,拓展新型融资渠道,获取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抓紧推进转贷基金、PPP等融资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休闲旅游壮大发展工程。围绕“长三角休闲旅游首选区”总目标,积极构建旅游大格局、建设旅游大项目、培育旅游大产业、打响旅游大品牌、优化旅游大环境。2016年力争全县旅游接待1350万人次、增长8%,旅游总收入突破115亿元、增长8%,进一步打响“茶文化圣地乡村游天堂”旅游品牌。

文化产业突破发展工程。以重点企业为骨干,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重点园区(基地)为平台,优化政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达到4.6%以上。

房地产业稳健发展工程。积极应对房地产行业形势,努力去存量、控增量,2016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以上。一是加快商品房去存量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网络营销,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全面推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征收安置房“四位一体”、租售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二是加强市场监管和服务。合理规划、有序推进房地产开发规模和进度,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三是探索房地产市场管理新机制。提高商品房预售和项目开发准入门槛,逐步实现房地产市场管理由管价格、管销售向调结构、调供求关系的管理模式转变。

科技服务集聚发展工程。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平台研发服务能力,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效益显著的科技服务体系。一是推进一批众创空间发展。加快“1+5+N”创业孵化体系建设,2016年创建1家省级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二是完善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浙江理工大学长兴现代纺织研究院”、耐火产业检测平台建设步伐,启动绿色动力能源中心创建国家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工作。三是推进科技大市场建设。全年完成科技中介服务收入100万元以上,网上发布有效技术需求(难题)80项以上,签约项目40项以上,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金额4500万元以上。四是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充分运用好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子基金、科创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发挥科技银行主体作用,全年完成10个以上股权投资项目。

信息服务培育发展工程。以两化深度融合综合性示范县为抓手,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培育重点企业,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一是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光网长兴”建设,提升光纤网络覆盖面。扩大无线网络覆盖,推进“无线宽带城市”建设。二是引培软件服务类企业。通过引进和产研剥离等方式,大力培育软件中介服务体系,加大专用工业软件研发和开发力度,不断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全年引进或新培育软件服务类企业5家以上。三是加快大数据和云服务产业项目建设。重点加快云计算数据中心和大数据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力争2016年云计算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大数据交易中心启动建设。

中介服务规范发展工程。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加强行业规范管理,提升中介服务水平。2016年,中介服务业企业达1800家以上,增长11%;从业人员达4600人,增长8%。一是推动中介服务机构提档升级。重点培育咨询策划、科研服务、技术服务、法律服务、鉴证及财务服务等行业中介服务机构,建立梯队培育数据库。二是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监管。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创业环境,激发中介市场活力。三是加强中介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信息征集为基础、信用制度为保障、信息服务为载体、信用应用为目标的信用评价体系。

社区服务提速发展工程。一是扎实推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以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社区为老服务设施、社区文体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产业发展工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的各种特殊照料服务机构和服务项目,有序推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三是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加快提升社区物业、救助、就业和社会保障、卫生、计生、文体、法律安全和志愿服务水平。四是加快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猜你喜欢
服务业培育服务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