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板上”五彩缤纷的“画”——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第27题赏析与启示

2016-09-09 05:50江苏省无锡市河埒中学姜鸿雁
中学数学杂志 2016年16期
关键词:本题三角形图形

☉江苏省无锡市河埒中学 姜鸿雁

“调色板上”五彩缤纷的“画”——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第27题赏析与启示

☉江苏省无锡市河埒中学姜鸿雁

一、试题呈现及出处

图1

题目如图1,已知▱ABCD的三个顶点A(n,0)、B(m,0)、D(0,2n)(m>n>0),作▱ABCD关于直线AD的对称图形AB1C1D.

(1)若m=3,试求四边形CC1B1B的面积S的最大值.

本题是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试题(整份试卷共28题,满分130)第27题,满分10分.

二、试题赏析

1.题面简洁,内涵丰富

题目文字叙述不多,图形线条不繁,用数学独特的简洁魅力,在考生心理上给出了人文关怀.在题面简洁的背后,却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平面直角坐标系像一块调色板,▱ABCD像一支画笔,在图形翻折的主色调下,“画”出了图形的平移,“画”出了矩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画”出了数形结合的韵味,“画”出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意境,包含了数量关系上的特殊——最大值,位置关系上的特殊——点B1恰好落在y轴上……了了四十来个字,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立刻展示在众人面前,真是简约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

2.解法多样,意味深长

本题两小问都不止一种解法,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即使不能全部“拿下”,也不至于“无话可说”,给了学生“话语权”.下面笔者谈谈自己解题的大致过程及感悟.

(1)解法一:设BB1交直线AD于E点,如图2,由题意得CB∥C1B1,CB=C1B1,所以四边形CC1B1B是平行四边形,由翻折可知AD垂直平分B1B于E,则▱CC1B1B是矩形.由A、D两点坐标,得则,BB1所以当时,Smax=9.

图2

解法二:容易证得△CDC1≌△BAB1,因为S=S▱ABCD+ S▱AB1C1D+S△BAB1-S△CDC1,所以S=2S▱ABCD=4(-n2+3n),以下同解法一.

对于解法一:要求S的最大值,得先对相关图形进行定性分析,配合图形的直观暗示,自然想到确定它的形状,结合翻折、平行四边形、矩形的判定等相关知识,确定四边形CC1B1B的形状是不难的,这一点估计绝大部分学生是能做到的,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本题给了学生“话语权”.而当确定其形状为矩形后,为计算其面积打开了“一扇窗”,为接下来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其中一边长BC很易表示,于是思维聚焦到求BB1的长,进而转化为求BE的长.在学习一次函数及相似三角形时,对“坐标△AOD”在解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相信不少老师会提醒学生积累相关解题经验;面对相似直角三角形,联想到三角函数,自然是锦上添花,最终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将问题解决.综上,对于解法一,不但广泛地考查了初中阶段的重要内容及核心知识点,而且体现思维的自然生长,过程的自然流露.

对于解法二:一切思维的灵感来自于仔细的观察,边看边想、边想边看是重要的学习方式.▱ABCD沿直线AD翻折是显性的已知条件,在并不复杂的图形暗示之下,我们要能想到化旧已知条件为新已知条件的意识,要具备用动态的眼光看静态图形的能力,目光汇聚到△CDC1和△BAB1,图形的平移款款来到眼前,必然会让答题者眼前一亮,足以让人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于是在解决问题的路上多了一条光明大道,简洁的运算过程足以让人兴奋不已!

当然不排除有学生想不到“坐标△AOD”,看不到相似,联系不上三角函数、没有用动态的眼光看静态图形的能力……,但试题能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目标了.

图3

第(2)问给出的是特殊的位置关系——点B1恰好落在y轴上,必然映射着特殊数量关系,需要揭示的是显性位置关系下隐藏着的隐性数量关系,图3中线段DO、DB1、OB1之间的和差关系或Rt△AOB1中三边之间由勾股定理带来的数量关系都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于是表示线段OB1便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相似三角形较多,需要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思路.往往思维具有惯性,解法一是受第(1)问的影响,用BE的表达式切换到B1E,再运用△DOA与△DEB1相似,慢慢向“目标”靠近…….解法二则是在众多的相似三角形中,选择了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最简洁的一对.当然本题一定还有其他解法,笔者全当抛砖引玉.

三、对教学的启示

1.追求自然生长的课堂教学

“生长”是一切有生命的事物的共性,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知识的过程、发展思维的过程都是一个个鲜活的自然生长的过程,教师要赋予他们自然生长的权利,提供给他们自然生长的机会.

(1)知识的自然生长.

“知识树”是当下不少老师喜欢将知识以生长的态势展示给学生的外在形态,学生的知识“大树”就在一个个知识“树枝”的生长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教师不仅要实现每一块知识学习过程的自然生长,还要有打通各章节知识的能力,使各章节之间实现共通互融.从本题来看,在学习一次函数图像时,常常要研究图像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等问题,既然这个三角形“入镜率”如此之高,我们可以顺水推舟给它命名,不妨叫“坐标三角形”,为后期学习相似三角形,甚至三角函数等知识的自然生长做好铺垫,当相似三角形来到之时,三角函数进入之后,再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调色板”,给这些知识点能“画出”五彩缤纷的“画”提供了天地.再如,本题呈现的是▱ABCD沿直线AD翻折,而在这一变化中,衍生出三角形的平移、三角形的相似,还有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背景,通过坐标这个视角,量化反映图形变化过程…….本题只是一个“点”,无疑给广大教师一个这样的教学导向:教师要善于打通章节之间的通道,不同章节之间的“营养”会让学生吸收知识更加全面,知识将掌握得更加牢固,“知识树”将生长得更加“茂盛”.

(2)思维的自然生长.

纵观平时课堂教学,基本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解题教学是如此,初三复习课更是如此.其实,在课堂上,教师给足学生“说话”的时间,让有思路的学生讲思路,会多少讲多少,让不会的学生讲困难在何处,说清在哪里思维受阻,使学生真正参与思考之中,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更有效.学生“讲”的过程,便是思维在做“体操”的过程.让学生讲出思路、讲出困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的过程得到了发展与提升,思维能力才能实现自然生长.假如我们以本题为例,作解题教学的课堂情境:在审题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四边形CC1B1B的面积S的最大值,你们觉得如何思考?”如果学生会,让会的学生说思路、讲方法,教师可以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的?”如果学生不会,教师可以作如下引导,“你的困难在哪里?”“如果我们知道了它的形状,计算它的面积可能应该方便些……”“如何确定它的形状?根据已知条件,我们能得到什么?对确定它的形状有作用么?”“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动态的视角来审视这幅图形吗?”……而不是直接“灌”它是矩形或各图形面积之间的和差关系.我们认为,“怎么想”远比“怎么做”重要得多.笔者今年没有机会参加阅卷,只能从少部分学生的片言只语中,了解到一些情况.有学生(不算学习困难的学生)反映,不知道如何下手,听了很是奇怪,本题虽不是送分题,但不是难到“不知如何下手”,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应该是命题者的初衷,但良苦用心却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反思平时的课堂,常常是教师包办太多,使学生的思维总是处于“被稚化”状态,得不到真正生长,所以一遇到没见过的问题,便束手无策.相反,教师应该做的是:“稚化”自己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成长、强大起来.在课堂上,教师把“讲”的机会更多地让给学生,让“思”的路径本真地流露出来,学生“会想”要远比“会做”重要得多,“会做”不一定“会想”,但“会想”一定“会做”.教师应该长期地给学生提供思维自然生长的“阳光”与“雨露”,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考场上为自己赢得“话语权”.

2.追求揭示本质的课堂教学

数学的运算法则、公理定理、图形结论等都是显性的,怎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如地“调度”相关法则定理?这需要我们在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努力追求揭示问题本质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深度思维.揭示问题本质的切入口很多,而本题给了我们两个重要的切入点的启示.

(1)行走在“动静”之间.

在动态问题中,发现“不变”的元素,叫“以静制动”;用动态的眼光看静态的图形,是“用动解静”,在“动”“静”之间思考问题,有助于发现问题的本质.在本题中,问题给出了“▱ABCD沿直线AD翻折变化”是比较明显的“动”,而A、D、B的坐标都是用字母表示的,△CDD1、△BAB1可以看作平移,这些也是“动”的,只是一个比一个来得隐蔽;但D(0,2n),A(n,0)却以坐标的方式“告诉”我们∠ODA的度数不变,除此之外,AD垂直平分BB1,△ODA、△EBA、△OBB1、△EDB1是相似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CD1B1B是矩形,……这些都是不变的,发现“动”与“静”的过程,是思维不断走向深入的过程.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框于明显的动态问题(比如动点、动直线等问题)才想到“动”,其实“动”与“静”就在我们身边.譬如,在学习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站在动态的角度,去观察、研究、思考这些“静”态的图形.以图形位似为例,如果两个图形在位似中心的同侧,我们用动态的眼光可以看成是图形在平移的同时进行扩大或缩小(相似)变换,在位似中心异侧时,可以认为图形绕着位似中心旋转180°的同时进行扩大(缩小)变换.再深入下去,图形可以旋转任意角度的同时进行扩大(缩小)变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旋转相似”;也可翻折的同时扩大(缩小)……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不但要引导学生在“动”中发现“静”的元素,也要练就“静”的图形从“动”的视角看的本领,采用如此辩证的方式思考问题,一定能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有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

(2)穿梭于“数形”之中.

华罗庚先生的“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已经把“数”与“形”的关系描述得出神入化.不少教师对“数形结合”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数轴、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图像等这些范畴下,实际上对于一个问题的研究,常是“定性分析”、“定量计算”并驾齐驱,细致分析“形”是“定性分析”的开始,深入计算“数”是“定量计算”的标志.以本题为例,对于第(1)问,确定四边形CD1B1B的形状、研究相关的相似三角形、观察到△CDC1、△BAB1可以看作平移运动,……这些都是对“形”展开思考,而图形面积的计算,二次函数关系式的出现,求出最大值直到问题解决,则是回到“数”的细致计算.在第(2)问,点B1落在y轴上这一特殊的位置关系,必然对应着特殊的数量关系,还是“定性分析”先行,“定量分析”盾后,思维始终在“数形”之间穿梭.在对“形”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用“数”进行精密计算,沿着“数与形”的微妙关系,我们还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深入思考:B1点的运动路径是什么(用含m的关系式表示)?如果四边形CD1B1B是正方形时,m、n应该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数”与“形”的对应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一般”与“特殊”的微妙关系,在一般性规律下,给予了特殊的“数量”或“位置”,则一定对应着特殊的“位置”或“数量”关系,我们在透彻研究了“一般”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特殊”的状态,这一切都离不开“数”与“形”的结合!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对数形结合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只有教师自身深入研究问题本质,才有可能把学生带向深度思维的海洋.类似“定性与定量”分析,“形与数”的结合,平时解题是屡见不鲜,只要我们有这样的认识问题的视角,引领学生揭示问题的本质也就指日可待了.

如果把课堂比作“调色板”,把“追求自然生长”与“揭示问题本质”比作两支画笔,则教师和学生一起,一定可以用“画笔”勾勒出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卷”!

猜你喜欢
本题三角形图形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分图形
画一画
找图形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规律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