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语块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理解的实证研究

2016-11-18 03:38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语块二语实验班

冯 涛

(宿迁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预制语块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理解的实证研究

冯 涛

(宿迁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预制语块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制语块习得是提高二语习得者听力理解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对比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听力测试结果以发现预制语块习得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以预制语块为习得单位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听力理解水平,可以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中。

预制语块;听力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

听力理解是一项重要而又基础的交际技能,也是二语习得中的一项关键技能。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2016年6月起对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部分作局部调整,新闻听力和学术讲座取代原来的短对话和短文听写。改革后的题型难度加大,进一步向托福、雅思等国际权威考试接近。听力测试调整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提高听力测试的效度。听力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外语交际能力,因此如何提高二语习得者的听力理解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依据

英语听力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听力课程是许多高校必开设的基础课程。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课时有限,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听力占35%。如何提高听力的教学效果,研究者们研究出了诸多的听力技巧和攻略。然而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听力理解依然出现瓶颈状态,二语习得中的石化现象在听力理解中出现,学习者过度关注单个词汇的音义,忽略了词汇的搭配和语法型式,导致听力理解石化错误,影响二语习得效果。语言是丰富多变的,如果从语言的输入源头找出有效的习得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语习得研究发现,预制语块是二语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1]国外的预制语块研究已上百年,国内起步较晚,但近十几年来,预制语块的研究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热点,根据中国知网学术趋势搜索语块相关年度论文,2000年为3篇,2015年为183 篇。这些研究综合性较强,建议居多,将预制语块与听力理解结合起来特别是与CET-4听力改革新要求结合起来的研究比较匮乏。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预制语块为习得单位进行听力实践教学实验,以期发现预制语块习得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影响。

预制语块(prefabricated chunks),又称语块(formulaic sequence),词块(lexical chunks),词束(lexical bundles),多词单位(multi-word unit)等,不同研究者用不同术语描述这一概念,Becker将词块称为预制(prefabricated)语言,指出语言的输入输出不以单个词为单位,而以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的语块为单位。[2]普遍采用的是Wray对词块的定义:“一串预制的连贯或者不连贯的词或其他意义单位,它以整体形式存储在记忆中,使用时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可直接整体提取使用。”[3]国内一些学者也给出了一些定义,马广惠分析了各定义优势与不足,按形式、意义、功能为词块下定义:由多词组成,可以独立用于构成句子或者话语、实现一定语法、语篇或语用功能的最小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4]据此,预制语块具有如下特征:是大于词、小于句子的语言单位, 可以像词那样独立运用, 又是连续的, 具有完整的意义或明确的功能,具有语义结构,符合短语结构规则。Lewis将预制语块分为四类:(1)聚合词(Polywords),这类词是固定短语,如all in all;(2)习惯搭配(Collocations),如take part in,strongly believe;(3)惯用句型(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如It's very kind of you...;(4)句子框架和引语(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如to start with, second,last。[5]陈冬燕, 陈艳(2009)研究了中国期刊网1999 -2008年间发表的预制语块论文,认为预制语块有三大功能:(1)增强语言流利性;(2)具有语用功能;(3)增强语言地道性。对大量语块和二语语言能力提高的相关性研究, 得出结论: (1)语块知识越丰富, 语言能力越高; (2)语言教学的核心应该是语块, 词汇法和词汇短语法是语言教学的革新;(3)语块学习能克服中介语的干扰, 达到语言交际的地道性、流利性和准确性;(4)中国学生善于背诵记忆, 语块的整体记忆特征适合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6]预制语块的结构、语义、语法特征以及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研究为二语听力习得提供了有效途径,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二、实验设计与实施过程

(一)实验目的 基于预制语块理论,在听力教学中注重语块意识的培养和语块教学策略,以发现预制语块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即预制语块习得是否能促进二语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实验对象 本次实验的对象是江苏省某高校的非英语专业理工科一年级学生,与二年级学生相比,一年级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参加本次实验的实验班级48人,控制班级42人。

(三)实验方法 本实验使用的测量工具是两份符合2016年6月CET-4听力新题型要求的模拟试题,这两份试题经作者选编,难度相似,用于前测和后测。试题包括三部分:短篇新闻、长对话、篇章理解,所有题目为选择题。实验采用SPSS(17.0)软件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本次实验为期10周,为使实验效果明显,本次实验使用材料为CET-4新题型的听力材料。

(四)实验过程 实验期内,控制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突显预制语块,进行常规教学,课后复习以听力练习、掌握词汇为主。实验班在教学过程中,则加强预制语块的输入干预,从课堂讲解、师生互动、课后自主学习三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

1.课堂讲解。课堂中听力材料第一遍播放时,学生按要求完成选择,第二遍播放时,要求学生记录下所听到的涉及材料实质内容的预制语块。第三遍播放时,穿插教师以预制语块输入为主的讲解。以短篇新闻为例,2016年6月起,CET-4听力新题型变化之处在于由短篇新闻取代原来的短对话。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以往学习中很少涉及短篇新闻,以预制语块为习得单位的练习适用于短篇新闻。短篇新闻一般来自VOA、BBC或CNN等国外知名传媒节目中的新闻报道或短评,题材多样,涉及领域广泛,教师将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类预制语块分类提取介绍,要求学生课前、课后记忆背诵。新闻报道结构一般有两种:倒金字塔结构和时间顺序结构。倒金字塔结构即倒叙法,即按新闻事实重要程度由要点到细节逐步展开,安排全文。最重要的事实被置于全文第一句,即新闻导语,这是对整条新闻的高度概括,听懂了导语,也就把握了新闻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的六大要素人物(who)、时间(when)、地点(where)、事件(what)、原因(why)和方式(how)一般都包含在导语中,而who、what和when是最具价值的三要素。新闻导语中通常包含辨识度较高的预制语块。如:A new study finds that…,(who)are in(where)for APEC Summit,the shooting/attack occurred(when)+(where)等。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预制语块介绍给学生,以减少学生对于短篇新闻这种新题型的不适感。教师将所听材料中的预制语块总结出,通过精听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有意识地以语块为单位进行练耳,帮助学生提高对预制语块辨别的敏感度。

2.师生互动。预制语块讲解后,听力材料最后一遍播放,此过程中学生要求对之前所记录的预制语块进行补充,并口头回答教师根据听力材料所设置的问题。师生互动的回答问题环节旨在检验学生是否辨识出刚听过的语块,是否通过语块把握了听力材料的内容。学生预制语块笔记的检验则体现在学生互动环节。学生相互交流预制语块笔记,进行查漏补缺,并了解彼此差距,纵向、横向以达到自我检验的效果。

3.自主学习。课堂活动结束后,预制语块的巩固学习并没有结束。学生分配到听力复习材料,将材料中的预制语块进行提取,牢记这些语块,建立语块的心理词库,为语言输入提供选择基础,并进行造句练习,巩固其用法,使语块得以语境再现,促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在5-6人的学习小组中进行交流。交流的结果以MP3的形式上传至自主学习系统,由教师检验。通过此类任务,学生能够建立起以预制语块为习得单位的自主学习意识,小组交流,使语块的培养意识得以强化。

三、实验结果分析

(一)实验班和控制班前测成绩分析 由表1和表2看出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听力理解水平差距不大。表2显示二者的听力测试平均值差为0.88。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听力测试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二者听力测试变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22,远高于0.05的显著水平。因而说明实验前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听力理解水平无显著差异,二者是同质的。

表1 实验班和控制班前测成绩

表2 实验班和控制班前测成绩独立样本检验

(二)实验班和控制班后测成绩分析 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通过以预制语块为习得单位的听力教学,实验班的听力测试水平有较高的提升,表4显示二者的听力测试平均值差为5.375。同时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听力测试结果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5的显著水平。由以上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经过实验教学,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听力理解水平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因此预制语块教学对于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明显的促进作用。

表3 实验班和控制班后测成绩

表4 实验班和控制班后测成绩独立样本检验

四、讨论与思考

由上述结果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以预制语块为习得单位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影响,融入预制语块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原因如下:

(一)预制语块的特点利于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心理语言学认为,预制语块的一般定义是作为整体记忆和提取的一串词。[4]预制语块形式上多为固定或半固定的结构,集语法、语义、语境于一体。从认知角度出发,预制语块的这些特点可以确保其作为公式化、语法化的信息单位输入,简化高效的加工和快速输出。据Miller研究,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7]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要将语言信息组块化,变成认知者熟悉的较大的单位,预制语块的记忆符合大脑记忆认知规律。预制语块结构相对固定,信息编码的序列容易记忆。作为整体贮存于长时记忆,需要提取时,也以整体形式自动产出,这种自动化过程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掌握大量的预制语块,二语学习者可以快速分析听力内容并准备理解其含义。从心理角度看,预制语块本身具有语法规则,表意固定,使用语境也相对固定,这些特点能够减少二语学习者选词涉及的语法、搭配等心理运算次数,从而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二语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进行准确有效表达时,通常会使用“回避”和“简化”策略,这回导致语言石化错误的发生。而预制语块结构相对固定,学习者可以避免语法规则重组造成的错误;预制语块表意固定,无需学习者再提取大量词语进行选择排除,语块使用语境固定,帮助学习者摆脱词语搭配引起的困扰。虽然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达到一定的二语输入量,但二语学习者进行二语产出时,困难主要体现在面对心理词库中大量词汇,难以抉择。预制语块以整体形式储存于心理词库中,不受规则配置控制,自发性产出,无需修改、创造规则加工,为二语习得者的心理选词倾向提供最佳选择,故而可以帮助学习者分辨听力内容,提高其分析理解听力材料的效率。

(二)搭配语块、类联接语块习得促进听力理解力提高 王娟等在借鉴国外学者对预制语块分类的基础上,以实践教学为出发点,将语块分为固定聚合词、搭配语块、类联接语块、惯用功能话语和句子框架5类。[8]固定聚合词包括习语、俗语,不可改变,如due to,all in all,fall behind等。惯用功能话语为一些交际中常使用的一些固定或半固定的表达,如How are you,What's up,It’s very kind of you…,If I were you等。句子框架多为篇章框架和引语,如It is often said that…,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accounting for it,To start with,furthermore,last but not least等。以上三种预制语块数量有限,结构较固定,意义单一,辨识度高,学习者容易记忆,出现在听力材料中,学习者能够快速识别和理解。

而学习者听力理解的难点在于涉及听力内容的具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信息,表现为:1.某些实词意义难以区别和理解;2.某些语法型式难以把握。作者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对搭配语块和类联接语块的输入和操练,有助于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濮建忠认为,搭配的工作定义指语法型式下两个或多个词(特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反复共现(cooccurrence)。[9]如deeply moved,terribly sorry,decline his request,appreciate your support,resist the urge to…,enhance performance等。实词与实词的搭配丰富了学习者们的搭配认知(不仅限于实词与虚词的搭配),掌握这类语块,利于学习者减少对听力材料中词汇意义辨别及理解的时间,提高听力理解效率。类联接指的是与词的使用直接相关的语法范畴或语法词建立起来的语法型式。[9]类联接结合具体的词成为类联接语块,学习者掌握类联接语块,则无需临时组合各词汇成分,减少规则组合运算,避免组合错误,听力练习时,整体记忆,利于听力理解过程中整体处理,提高听力理解的速度和有效性。如devote的类联接有:V+N,V+N+to+N,V+N+for+N,V+oneself+to+N,表现出devote的类联接语块为:devote all time,devote his life to science study,devote two exhibition rooms for modern art,devote himself to the great cause/pursuit of…,若出现devote相关信息,掌握devote类联接语块,对于听力理解则事半功倍。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不断扩大和强化搭配语块、类联接语块的输入,学生积极操练,提高对搭配语块、类联接语块的自主学习意识,非常有利于非英语专业习得者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以预制语块为习得单位的听力教学对习得者的听力理解产生影响,能够促进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在听力教学中采用基于预制语块的教学帮助学生改变机械背单词的习惯,课堂注重预制语块知识的输入,如搭配、类联接、构词法、文化寓意等,以培养学习者的语块意识。学习者也应该建立自主学习意识,注意累积预制语块,从整体上认识、体验语块,并了解学习语块的知识和用法,培养自主学习的情趣和能力,扩大自身的语块库。这对师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课堂教学设计、互动过程、课外任务和自主学习,教师给予有效指导,学生应全力以赴,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提高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1]Cortes, V. Lexical bundles in published and student disciplinary writing: Examples from history and biology[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4(23)397-423.

[2]Becker, J. The Phrasal Lexical[M]. Cambridge Mass: Blot and Newman, 1975:245-249.

[3]Wray, A. 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9.

[4]马广惠.词块的界定、分类与识别[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1-4.

[5]Lewis, M. The Lexical Approach: The State of ELT and the Way Forward[M]. London: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3:89-94.

[6]陈冬燕, 陈艳.对国内语块研究的思考[A].语言语块研究在中国的进展—首届全国语 言语块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9:79-90.

[7]Miller, G. A.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J]. Psychology Review, 1996(16)297-308.

[8]王娟,杨跃.多模态教学干预语块学习与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J].中国外语,2014(6)45.

[9]濮建忠.英语词汇中的类联接、搭配及词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38-445.

责任编辑 付友华

2016-04-09

10.3969/j.issn.1003-8078.2016.04.30

冯涛(1977-),女,江苏洪泽人,宿迁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SJD787。

H319.34

A

1003-8078(2016)04-0114-04

猜你喜欢
语块二语实验班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科技汉语语块的类型和特征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信息化环境下英语语块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