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不同留置针方法的对比研究

2016-12-13 01:58张晓群赵荣诚张洪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瑞滨静脉炎长春

张晓群, 赵荣诚, 张洪斌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 心内一科, 河北 沧州, 061001)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不同留置针方法的对比研究

张晓群, 赵荣诚, 张洪斌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 心内一科, 河北 沧州, 061001)

目的 探讨不同留置针应用在非小细胞癌(NSCLC)化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2组患者均予以化疗辅助治疗且实施留置针,对照组以持续浅静脉留置针处理,研究组以1日静脉留置针处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药物渗漏率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缓解率为77.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0%(P<0.05); 研究组药物渗漏率与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1日静脉留置针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持续浅静脉留置针,可提高疗效并减少药物渗漏与静脉炎等,值得借鉴。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1日静脉留置针; 持续浅静脉留置针

非小细胞癌(NSCLC)属于常见肺癌,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等处理,目前化疗手段已不再局限于无法手术的晚期患者,而是在整个综合治疗期间均可实施化疗[1]。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逐渐成为主要手段,常以顺铂与长春瑞滨联合处理。因长春瑞滨属于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应用期间极易出现外渗,进而发生静脉炎,严重情况下可造成组织局部坏死[2]。为了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常采取静脉置管处理,但PICC价格昂贵,维护起来也比较复杂,而静脉留置针则简单、经济、操作简单方便[3], 逐渐成为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常用留置针。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留置针在非小细胞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4月—2015年10月接诊的非小细胞癌化疗患者80例,入选患者均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接受顺铂与长春瑞滨联合化疗,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排除相关禁忌证,无肝肾功能障碍,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持续浅静脉留置针处理,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30~71岁,平均(52.6±2.9)岁,腺癌22例、鳞癌18例,Ⅱ期15例、Ⅲ期21例、Ⅳ期4例。研究组患者采取1日静脉留置针处理,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8~69岁,平均(52.1±2.7)岁,腺癌23例、鳞癌17例,Ⅱ期14例、Ⅲ期21例、Ⅳ期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化疗方案: 化疗前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一般以肌腱较少部位为佳,而血管则以粗、直、有弹性、无静脉瓣、易于固定的上肢静脉为佳,比如肘正中静脉或前臂贵要静脉[4]; 化疗方案为长春瑞滨与顺铂联合,在应用长春瑞滨前后均予5 mg地塞米松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入处理,长春瑞滨用药方法为将45 mg长春瑞滨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快速静滴,D1、D8; 顺铂用药方法为将30 mg顺铂加入50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D1~D4。

1.2.2 留置针方法: ① 对照组选取美国BD公司22 G或者24 G密闭式留置针,对皮肤常规消毒后,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用美国BD公司透明敷贴予以固定。从化疗开始持续予以静脉留置针处理,直到顺铂化疗完成。②研究组选取的留置针与透明敷贴与对照组一样,处理方式也一致,在常规消毒皮肤及穿刺成功后,以透明敷贴固定。当D1与D8输注长春瑞滨时重新留置,输注结束后则将留置针拔出,直到第2天输注顺铂时再重新将原型号留置针留置[5]。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渗漏率及静脉炎发生率。① 疗效[6]: 利用增强胸部CT或MRI检查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来判断疗效,并结合WHO标准。肿瘤完全消失,持续时间至少4周无新病灶为完全缓解; 肿瘤体积降幅50%以上,持续时间至少4周无新病灶为部分缓解; 肿瘤体积降幅25%~50%为稳定; 肿瘤体积增幅25%以上,或者有新病灶为进展。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② 药物渗漏[7]: 输液时或输液后立即出现局部疼痛、皮肤红斑、肿胀,严重时坏死等,或者7~10 d后有肢体刺痛、发热、红斑及溃疡等。③ 静脉炎[8]: 以《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06版相关标准执行,分为5个等级。无症状为0级; 局部发红为Ⅰ级; 局部红斑或水肿为Ⅱ级; 红斑水肿及条索状静脉形成为Ⅲ级; 红斑与水肿明显,条索状静脉形成>2.5 cm, 甚至有脓液流出为Ⅳ级。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缓解率为77.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0%(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2.2 药物渗漏率与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药物渗漏率与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2组药物渗漏与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化疗药物不仅可能造成骨髓抑制与消化道不良反应,而且因化疗药物外渗,还会引发局部组织红肿、糜烂、坏死等,进而增加患者痛苦,使生存质量严重下降。顺铂属于化疗常用药物,随着化疗方案逐渐完善,目前临床采取顺铂联合长春瑞滨应用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有不错效果。长春瑞滨被认为是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一线药物,作为半合成长春花生物碱,也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有很强的刺激性,极易引发静脉炎,作用机制为用药后血管二氧化碳蓄积,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受损,加上局部pH改变,药物渗漏到皮下,对神经末梢产生直接刺激而引发疼痛[9]。传统头皮针应用在静脉化疗中,因移动穿刺肢体导致药物外渗几率增大,不仅会增加护理难度,而且会给患者及家属增加精神负担。相比头皮针而言,目前应用的静脉留置针则有着柔软性好等优势,可更好地顺应血管走行,且血管内留置针有一定长度,予以敷贴可很好地固定,不易从血管滑脱,安全性更高。

本研究选取8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进行对照,对照组以持续浅静脉留置针处理,而研究组则以1日静脉留置针处理。结果显示,研究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药物渗漏率与静脉炎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王亚娟针对52例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采取持续浅静脉留置针处理,而观察组采取1日静脉留置针处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穿刺部位渗漏率为7.70%、静脉炎发生率为11.5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76%、34.61%(P<0.05), 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由此表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采取1日静脉留置针处理的效果优于持续浅静脉留置针处理,可明显降低渗漏率与静脉炎发生率,保障化疗安全。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疗程较长,长春瑞滨刺激性又较大,且会在同一条血管上反复用药,高浓度大剂量化疗药物应用会导致局部高渗状态,进而造成血管内皮细胞脱水,加上化疗药物会产生化学性刺激,可导致药物外渗发生。留置针通常情况下可以保留3~5 d, 以1日静脉留置针处理时,仅在长春瑞滨输注期间留置针1 d,当天输注完毕长春瑞滨则及时将留置针拔出,第2天则重新更换血管与穿刺留置。采取这种留置针方式,不仅可避免化疗药物渗漏,同时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有学者[10]针对化疗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留置时间越长,则细菌污染可能性越大,加上肿瘤患者免疫力较低,极易诱发感染,导致患者痛苦增加,严重情况下还会加重病情,造成治疗效果不佳。1日静脉留置针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并发症较少,患者痛苦少,对日常生活影响也更小,但部分患者因家庭负担较重,考虑到经济压力而不愿意采取1日静脉留置针处理,对此医院应提前做好健康教育,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告知1日静脉留置针的优势,有必要时可适当降低费用,促使更多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选用1日静脉留置针,从而提高临床效果,确保医疗效果,间接提升医院声誉[11-12]。

综上所述,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中,1日静脉留置针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持续浅静脉留置针,可提高疗效,减少药物渗漏与静脉炎等,值得借鉴。

[1] 宋丽, 焦玉红, 葛胜燕, 等. 不保留式静脉留置针预防长春瑞滨化疗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J]. 山东医药, 2015, 18(5): 104-105.

[2] 邱仲玉, 杨桂霞, 葛敏, 等. 留置针留置时间对肺癌化疗患者静脉血管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11): 2504-2505.

[3] 王玲, 陈燕. 肺癌病人两种化疗静脉通路的静脉并发症分析[J]. 护理研究, 2013, 27(27): 3017-3017.

[4] 毛彩. 不保留式静脉留置针在肺癌病人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 中外健康文摘, 2014, 10(15): 237-238.

[5] 冯秀丽. 肺癌化疗患者不同静脉输液方式比较研究[J]. 继续医学教育, 2015, 19(2): 102-104.

[6] 刘丽. 不保留式静脉留置针在肺癌化疗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5(31): 4180-4182.

[7] 柏兴华, 党军, 李光, 等. 肺癌放疗协同化疗患者的两种静脉化疗输液装置效果比较[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8): 145-147.

[8] 王亚娟. 2种留置针方法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效果比较[J]. 当代护士: 中旬刊, 2015, 17(2): 132-133, 134.

[9] 吴子琳. PICC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在肺癌化疗中的应用观察[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3): 399-400.

[10] 黄宇华, 李卓, 孙明侠, 等.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应用中注意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0(30): 276-277.

[11] 孟巍. 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 39(4): 81-82.

[12] 薛静, 谷鑫.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系统管理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4): 119-122.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indwelling needle in chemotherapy of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ZHANG Xiaoqun, ZHAO Rongcheng, ZHANG Hongbin

(CardiologyDepartment,CangzhouCentralHospital,Cangzhou,Hebei, 06100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ifferent methods of indwelling needle in chemotherapy of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as well as indwelling needl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tinuous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treatment, while the study group applied 1 day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 the incidence of drug leakage and phlebiti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remission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77.5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45%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Drug leakage rate and phlebitis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one day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inuous superficial vein indwelling needle. It can improve efficacy, reduce drug leakage and phlebitis, so it is worthy of reference.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one day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continuous superficial vein indwelling needle

2016-06-14

R 473.73

A

1672-2353(2016)22-024-03

10.7619/jcmp.201622008

猜你喜欢
瑞滨静脉炎长春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初夏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印语长春
长春瑞滨诱导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SKOV3凋亡及降低端粒酶活性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辅助化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走进长春净月潭
长春瑞滨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