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式健康教育在社区中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管理中的应用

2016-12-13 01:59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信念骨质

陈 莉, 王 刚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1. 体检中心; 2. 放射科, 湖北 武汉, 430015)



整合式健康教育在社区中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管理中的应用

陈 莉1, 王 刚2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1. 体检中心; 2. 放射科, 湖北 武汉, 430015)

目的 探讨整合式健康教育在社区中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整合式健康教育。 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知信行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骨质疏松知识、信念和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活力等方面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整合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中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知信行情况,改善生活质量。

整合式健康教育; 中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是老年患者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骨源性肝细胞减少和成骨分化障碍,骨骼强度降低、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化所致[1]。骨折是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潜在威胁较大。骨质疏松的进展缓慢,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饮食调节、补钙和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三大原则[2]。对骨质疏松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减少潜在危险因素,是防治该病,减少骨折发生率的有效方法。但常用的健康教育在解释行为转变的复杂性方面略显不足,效果并不理想。现多采用多种模式的健康教育形式的结合,以促进行为的改变。本院于2015年7—10月对120例骨质疏松患者实施不同模式的整合式健康教育,现对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骨质疏松患者,纳入标准: ① 均符合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密度测量T值≤-2.5; ②均自愿参与研究; ③ 年龄>50岁; ④ 未使用雌激素后其他影响骨密度的药物; ⑤ 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沟通能力、认知能力正常,意识清楚,有阅读能力; ⑥ 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 ① 合并骨折史; ②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③ 既往有心智功能障碍; ④ 脑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 ⑤ 合并严重躯体功能损害; ⑥ 服用抗抑郁药、镇静药物; ⑦ 有慢性传染病、恶性肿瘤; ⑧ 明显的内分泌疾病、维生素D缺乏者; ⑨ 近1年参加过有关骨质疏松症讲座者。将该组患者借助SAS分析系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50~75岁,平均(57.5±5.4)岁。骨质疏松病程3~15年,平均(8.5±3.2)年。受教育年限7~19年,平均(12.5±3.5)岁。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0~74岁,平均(58.2±6.5)岁。骨质疏松病程4~12年,平均(8.2±3.0)年。受教育年限5~17年,平均(12.2±3.3)岁。2组的一般资料无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于第2、4、6、8、10、12周对患者进行口头健康教育,结合《骨质疏松健康知识手册》,并于干预结束时安排1次健康专题讲座。观察组采用整合式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1.2.1 整合式健康教育的方法:由1名社区医生、3名护理人员共同组成骨质疏松健康教育小组,设立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及咨询热线。小组护士统计患者及其家属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病情等,发放《骨质疏松健康知识手册》,做简单的讲解。同时,小组护士负责院外患者的健康咨询、护理指导、电话随访等工作。开通短信平台、组织开展骨质疏松健康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小组讨论等活动。

1.2.2 整合式健康教育的实施:个体教育的形式:通过短信平台、电话随访、门诊随访等方式开展个体健康教育[3], 每周进行1次,每次20~30 min。讲解内容有: ①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危害、治疗方法、运动知识、钙知识和防治知识等。强调个人防护意识在病程进展中的作用,引起患者的重视,树立健康信念。② 膳食结构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多补充海产品、豆类、肉类、奶类以及绿色蔬菜等高钙的食物,摄取低蛋白质[4]。避免酗酒、吸烟、喝咖啡、饮浓茶等,以减少以上因素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③ 鼓励患者多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照射,有利于维生素D形成和钙的吸收。④ 鼓励患者多运动,根据患者的爱好、活动能力为患者设计个性化的运动方案。⑤ 对于需要服药治疗的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用药剂量、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服药后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钙剂可导致便秘)及用服药过程中的特殊要求(每日早餐前至少30 min, 喝200 mL水送服[5]。强调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避免乱服、漏服出现。⑥ 每次个体化健康教育后评价患者骨质疏松的知-信-行状态,记录问题的解决情况等。集中健康教育:每个月进行1次集中式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讲座的形式进行,时间约为40~60 min。健康教育实施后,组织患者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给予一定的奖励。健康教育从知-信-行三个方面进行: ① 知:对于掌握较差者,通过归类复述法、联想法、图表法加工已获得的健康知识。对于掌握相对好的患者,采用扩展学习和形式巩固的方式,确保掌握知识的全面性[6]。② 信:对于信念水平低者,多强调骨质疏松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运动和摄钙的益处。请保健效果较好的患者与患者交流,激发患者的自我效能。对于健康信念相对好的患者,多肯定其健康行为对延缓骨质疏松进展的益处,与患者共同分析存在的问题,克服困难。③ 行: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对于依从行为的患者进行督促和强化;对于水平相对好的患者多给予鼓励和肯定。

1.3 观察指标

① 知信行情况:采用骨质疏松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无记名投票的调查[7], 该问卷共3个部分,知识调查问卷、健康信念量表和自我保健行为3个方面,其中知识问卷包括危险因素知识、运动知识、钙知识、骨质疏松的防治知识,得分范围0~26分。健康信念包括骨质疏松严重性、易感性、运动的益处、摄钙的益处、健康动机、运动障碍等,得分42~210分。自我保健行为包括按时复诊、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等,得分0~120分。以上知信行的得分越高,说明知信行的行为越好。② 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8个维度,躯体疼痛(BP)、活力(VT)、躯体活动功能(PF)、躯体活动功能对角色功能的影响(RP)、社会功能(SF)、心理功能(MH)、情绪对角色功能的影响(RE)、健康总体自评(GH), 36个条目,各个领域的评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5.0, 录入数据经核对后进行相关检验,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Fisher精确检验,检验基准为a=0.05。

2 结 果

2.1 2组患者知信行的情况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的知识、信念和行为方面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知识、信念和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知信行情况比较 分

2.2 2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活力等方面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分

3 讨 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肠道吸收功能减弱,可引起钙缺乏和维生素D缺乏,抑制性免疫调节减弱,进而影响了骨细胞的矿化能力,导致骨量下降,进而形成骨质疏松症。研究[8]报道,骨质疏松是导致中老年患者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中国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已经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骨质疏松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其关键在于预防。研究[9]报道,患者的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用药依从性差是导致骨质疏松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及营养结构对预防骨折疏松的形成,延缓病情的进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健康教育是实施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健康教育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正确理解疾病预防、控制和合理用药等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10]。但传统的健康教育由护士单向性的灌输知识,具有盲目性强、形式单调、机械性重复、缺乏互动、急于求成的弊端,导致效果并不理想。

本研究对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改良和整合,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小组负责对骨质疏松患者实施干预,主要的干预手段有个体化干预和集体干预2种形式。结果显示,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整合式健康教育患者有关骨质疏松的知-信-行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知识、信念和行为的转变对临床治疗能够起到增效作用[11]。而整合式健康教育改善了骨质疏松患者的知-信-行情况,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责任感,促进其形成了良好的生活方式。结果还显示,整合式健康教育患者的各方面的生活质量也较好,这与健康教育的增效作用直接相关。李国平等[12]对骨质疏松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与中医干预相整合的健康教育模式,结果发现,该模式能在短期内提高患者的知识、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的水平。本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与集体健康教育、小组交流、知识竞赛等方式相整合,丰富了健康教育的方式,增加了趣味性,摒弃了常规健康教育的盲目与不足。尤其是集中式健康教育,护士可以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而且将患者集中在一起实施生活方式指导,提高了患者自身的行为能力和水平和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患者对骨质疏松自我护理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提高了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依从性[13]。同时,集中式健康教育主要从知-信-行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掌握程度、不同健康信念、不同依从性水平的患者进行干预,使认知干预、行为干预更有侧重点,也有利于干预者了解患者的运动、补钙等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患者解决。个体化健康教育综合“知识教育、饮食护理、运动管理、用药指导”四位一体作用于患者最外层的防线,在充分考虑患者的逃避心理和知识倦怠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知识补缺,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此外定期通过短信提示、电话追踪、门诊随访等方式的无形介入,强化了预防的重要性,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识,进而显著提高了自身的知-信-行水平。

[1] 陈灏珠, 林果为, 王吉耀, 等. 实用内科学[M]. 上海: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074-1076.

[2] 王晓梅. 循证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6): 174-175.

[3] 李若和, 周建丽, 许兵, 等. 微信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患者随访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15, 22(4): 66-67.

[4] 张美娟. 运动疗法对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骨折的预防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9): 218-219.

[5] 马京华, 薛娜娜, 纪敬敏, 等.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6): 1667-1669.

[6] 陈巧鸽, 金莹, 朱京京, 等. 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康复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19): 1776-1778.

[7] 周叶, 洪鸣鸣. 杭州社区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知识和相关行为调查[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3, 32(5): 564-566.

[8] 侯武姿, 杜雪平, 于溯, 等. 社区居民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认知状况及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5(10): 1212-1215.

[9] 于梅, 刘海容, 焦卫红, 等. 骨质疏松症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对策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1, 17(12): 1084-1086.

[10] 李国平, 李可贵, 姜娜. 3种模式整合式健康教育对社区中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效果[J]. 护理学报, 2015, 22(2): 68-71.

[11] 王湘萍. 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22): 10-12.

[12] 李森, 姜亚芳, 夏维波, 等.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知识、信念及行为的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9): 836-839.

[13] 李若和, 周建丽, 许兵, 等. 微信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患者随访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 2015, 22(4): 66-68.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elderly with osteoporosis in community

CHEN Li1, WANG Gang2

(1.MedicalExaminationCenter; 2.RadiologyDepartment,Hubei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Hospital,Wuhan,Hubei, 43001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integrated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elderly with osteoporosis in community. Methods A total of 120 osteoporosis patients with fract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tegrated health education, KAP and life quality of two groups after 6 month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osteoporosis knowledge, beliefs and behavi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ife quality in physical pain, social function, mental function and vit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tegrated health education can improve knowledge belief and practice of the elderly with osteoporosis,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integrated health education; elderly patients; osteoporosis

2016-06-03

王刚, E-mail: wyc2004_01_12@sina.com

R 473.5

A

1672-2353(2016)22-047-04

10.7619/jcmp.201622015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信念骨质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知多少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为了信念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发光的信念
信念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