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改善分析

2016-12-13 01:59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造口直肠癌生活

刘 薇

(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017)



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改善分析

刘 薇

(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017)

目的 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生存、生活质量改善分析研究。方法 选择10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肠造口术,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系统护理,对干预后2组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死亡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 观察组的满意度、生存、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生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直肠癌术;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肿瘤,具有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1]。根治性手术作为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手段,由于手术需永久性人工结肠造口,将肛门移至患者腹部,替代肛门的功能[2]。由于肠造口不能由患者有意识控制,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变化,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生活、身心等多方面问题,降低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3]。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4]。本研究通过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进行综合系统护理干预,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的10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肠造口术,本次研究得到院伦理会批准,家属及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结合病史,经镜检、B超、腹部 CT确诊为直肠癌,经病理学活检得到证实。其中,女46例,男54例,平均年龄(54.73±12.23)岁,排除有精神病史、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的患者,排除中断治疗、不配合治疗的患者,排除哺乳期妇女,排除肿瘤全身转移的患者。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2组研究对象的性别、疾病类型、年龄等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系统护理干预,包括: ① 疾病知识宣教:针对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采用集中学习、面对面指导、实物展示、视频和书面资料等手段,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如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表现、检查方法、术前准备、手术疗效及预后,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等。使患者了解造口的必要性、造口部位,理想造口的特点,如何观察造口;指导患者正确合理饮食;帮助患者制定作息时间保证合理运动和休息。② 心理健康指导:通过细致的观察、有效地交流,洞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合理的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耐心倾听患者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积极采取各种应对心理问题的措施,适时调整患者的心理行为,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能正确面对造口带来的生活改变,消除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加快康复。③ 造口护理:教会患者及家属观察造口的颜色、高度、大小、排泄情况、周围皮肤、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造口的清洁,造口袋的选择、裁剪、更换频率和技巧;对患者进行排便训练,通过反复刺激,帮助患者建立造口定时排便的习惯。④ 肠道训练:定时饮用300~400mL白开水或向造口处注入80~100mL生理盐水,一方面可以对肠道进行清洗,减少排泄物的陆续排除;另一方面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⑤ 将家属与患者作为整体健康宣教对象,手术初期患者体质虚弱、行动不便,首先要教会家属熟悉造口的观察和护理,故在围术期要把家属与患者作为宣教对象,对他们进行同步的、连续的、动态的健康宣教,提供相关指导,使其参与到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中来。⑥ 开设造口门诊,运用网络信息平台,建立护患交流渠道,随时与患者取得联系,指导患者的衣食住行,在患者有困惑或需要帮助时,及时提供支援。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术后的生存、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比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满意度。生活质量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定[5], 包括认知、角色功能等多个维度的30个调查项目,将其转换为0~100分的标准分,生活质量的好坏与得分高低成正相关。生存质量用胃肠生存质量指标 (GIQLI)评定[6], 包括精神状态、生理功能状态、日常生活能力、自觉症状、社会活动等5个方面,共36个项目,每项0~4分,共144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检验,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分

2.2 2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分

2.3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死亡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表3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现代医学改变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7], 现代医学除了对患者的生化指标、病灶清除关注外,对医学干预后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的也给予更多关注[8]。生存、生活质量包括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状态等。对于肿瘤、慢性疾病患者,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重要的临床评价指标[9]。

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是直肠癌治疗的有效手段,虽能对患者的生命进行延续[10], 但手术改变了患者以往的排便方式,术后大多患者不能习惯新的排便方式,心理负担加重,社会活动受到影响[11], 生活质量降低。因此,如何提高结肠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研究的热点[12]。

心理治疗是直肠癌术后干预治疗的重要构成部分,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帮助患者了解结肠口并不影响吸收功能,只是将排便出口化,如果护理得当并不会对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造成影响。同时说服教育患者家属,使患者能够得到家庭的照顾、关心,得到社会支持、帮助,消除负面情绪[13]。本研究经综合系统护理患者的情绪功能、精神状态明显优于经常规护理的患者。

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进行肠造口相关知识的了解,使患者了解造口部位,如何进行排便。护理知识的讲解,使患者明白造口周围应保持干燥、清洁,应根据造口的位置、大小、类型选择造口袋,掌握造口自我护理的技巧要点,防止稀便、肠液的渗出,造成异味、皮肤发红、发炎,提醒患者注意肛门袋更换的时间[14]。本次研究中,经综合系统护理患者的角色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经常规护理的患者,说明造口护理技巧、健康知识的了解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排便方式发生了改变,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在造口初期,由于患者无法有意识控制,肠排液不定时流出,因此,帮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患者生存、生活质量的改善至关重要。通过在肠造口每日注入适量的白开水或生理盐水,对肠道进行清洗,减少排泄物的排出,通过反复刺激帮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同时,还可以帮助患者对饮食进行调节,以无刺激、低脂、高蛋白饮食为主,遵循规律节制、简单到复杂、定时定量的饮食调节原则[15], 切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注意吞咽食物时说话、闭口咀嚼造成造口过多排气。本次研究中,经综合系统护理患者的躯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理功能等功能明显优于经常规护理的患者。

[1] 范小华, 王浩, 谭康联, 等.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的研制及条目筛选[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33(3): 307-313.

[2] 宋春艳.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3, 21(32): 3598-3601.

[3] 甘志明, 汪晓东, 吕东昊, 等. 围手术期免疫调节治疗对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5(4): 562-566.

[4] 吴建新. 健脾益肾法对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疗效的影响[J]. 中医杂志, 2012, 53(2): 136-138.

[5] 彭杰雄, 李年丰. 早期肠内营养在低位直肠癌术后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1): 72-74.

[6] 侯立朝, 王海久, 樊海宁, 等. 胃肠减压在择期结直肠癌术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18): 2071-2074.

[7] 郭朝阳, 徐辉, 秦章禄. 免抗生素肠道准备对结直肠癌术后感染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29): 102-104.

[8] 褚卫建, 周乐平, 陆淼炯, 等. 结直肠癌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调查及病原菌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23): 5278-5279.

[9] 熊兵红, 马利, 程勇, 等.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J]. 肿瘤防治研究, 2014, 41(1): 46-52.

[10] 李卡, 韦诗友, 赵蕊, 等. 肠内生态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应用的研究现状[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4, 21(3): 179-182.

[11] 赵群都, 周鹏. 结直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免疫功能及切口感染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4, 43(26): 3434-3435, 3438.

[12] 马燕, 杨秀英, 黄春燕, 等. 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7): 4309-4311.

[13] 罗爱静, 毛平, 杨金福. 激励干预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永久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内镜杂志, 2015, 21(5): 465-470.

[14] 张磊姣, 吴雪, 蔡林. 1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并发感染的药学监护[J]. 医药导报, 2015, 34(7): 969-972.

[15] 王丽, 刘雨燕. 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音乐联合芳香疗法的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 26(1): 124-127.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mprovement of the survival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after operation

LIU Wei

(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Guangyuan,Guangyuan,Sichuan, 628017)

Objective To analyz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mprovement of survival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underwent colostomy with rectal cancer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two groups underwent routine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 given systematic nursing, survival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mortality, length of stay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and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survival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 complication rate, so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rectal cancer surgery; nursing intervention; quality of life

2016-05-20

R 473.73

A

1672-2353(2016)22-077-03

10.7619/jcmp.201622024

猜你喜欢
造口直肠癌生活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结肠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