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TS的护理理念对行腹股沟疝术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

2016-12-13 01:59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修补术腹股沟住院

孙 菁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 凉山, 615000)



基于FTS的护理理念对行腹股沟疝术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

孙 菁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 凉山, 615000)

目的 探讨基于FTS的护理理念对行腹股沟疝术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14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FTS的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胃肠功能、腹胀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 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胃肠蠕动开始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偏短(P<0.05); 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FTS的护理理念能够有效促进行腹股沟疝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腹胀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基于FTS的护理;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复术

腹股沟疝是一种外科常见病,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1]。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该病术式有了较大发展,目前以腹腔镜术为主,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因而在临床广泛应用,成为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术式[2]。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即使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能够改善患者预后,但在治疗过程中仍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若无法及时处理,不仅会影响临床疗效,而且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产生干扰[3-5]。研究[6-8]表明,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腹股沟疝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基于FTS的护理理念是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采取已经证实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手术应激和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9]。该护理理念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多种外科疾病术后的护理,成效显著,但关于其在腹股沟疝术后的应用研究较少。为改善腹股沟疝患者术后预后,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FTS的护理理念对行腹股沟疝术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14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腹股沟斜疝者43例,直疝者28例,年龄40~85岁,平均(64.9±7.8)岁,男39例,女32例;其中伴发糖尿病23例,伴发高血压15例,伴有慢性支气管炎12例,存在前列腺增生11例,伴有慢性便秘10例。对照组腹股沟斜疝45例,直疝26例,年龄41~86岁,平均(65.1±8.3)岁,男41例,女30例;伴有糖尿病25例,伴有高血压16例,伴有慢性支气管炎11例,伴有前列腺增生12例,伴有慢性便秘7例。纳入标准: ① 入组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② 患者认知功能正常,能够进行有效功能; ③ 腹股沟疝无崁顿及绞窄; ④ 入组患者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 ① 伴有其他重大器质性器官疾病者; ② 伴有神经或精神性疾病者。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病情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均不显著(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均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对症护理,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并在出院后给予健康指导。

1.2.2 观察组:基于FTS护理理念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入院时护理、住院期间护理及出院后的跟踪护理。① 入院时护理:患者入院后尽快安排其与主治医师、护士及科室主要成员见面,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为后期方便沟通,促进治疗奠定基础;此外,还需安排专人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陪护制度、作息制度,一方面可方便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治疗期间生活的方便,另一方面还有助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有针对性的向患者介绍腹股沟疝的高危因素,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此外,还应针对患者存在的支气管炎,慢性便秘等并发症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② 住院期间护理:多数患者术前存在恐慌、焦虑等不良心理,因此在术前应安排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多向患者传达治疗经验,消除患者顾虑,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由于腹压升高作为腹股沟发生、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在术前有必要对可能造成其升高的多种因素进行合理控制以降低风险;同时使患者尽早适应在床上进行排便以利于术后的护理,并指导患者练习,术前1天开始食用流质食物以降低术后便秘或腹胀的风险,同时进行清洁灌肠,降低术后腹内压升高的风险;手术进行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在手术过程中责任护士应在离患者不远的位置进行言语安慰和鼓励以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同时术中密切监视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应急处理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手术完成后在患者清醒之前保持去枕平卧位,术后约6h, 待患者苏醒后保持半卧位,配合给予持续的低流量氧气吸入;膝下垫软物,并保持髋膝关节略屈,避免疝修补处组织顿开和牵拉痛;在术后12h可以进食流质食物,第2天开始进食纤维蔬菜、水果、粗粮并适度增加饮水;同时指导患者术后适当活动,一般6~12 h可下床活动,活动时需密切关注敷料渗出,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或护理人员进行处理。③ 出院后护理:出院后患者以恢复为主,嘱咐患者出院后腹带半年以上,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活动,以免造成复发;注意预防会对腹股沟疝康复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发疾病的发生,如糖尿病、慢性便秘以及前列腺增生;嘱咐患者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维生素、粗纤维。同时安排医护人员每2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1~2 个月进行1次上门随访,共随访1年,随访内容包括用药、饮食、运动等情况。

1.4 观察指标

腹胀判定标准患者自感无腹胀即为无腹胀;患者有轻微腹胀感,但切口不胀痛为轻度腹胀;患者有腹胀感、腹部膨隆,切口胀痛但忍可耐受为中度胀痛;患者有强烈腹胀感,腹部膨隆,切口剧烈胀痛无法忍受为重度胀痛。监测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开始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和排气时间等。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疼痛时间。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2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估。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胃肠功能比较

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胃肠蠕动开始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2。

表1 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时间比较

表2 2组患者胃肠功能比较 h

2.3 2组患者腹胀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腹胀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腹胀发生情况比较[n(%)]

2.4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基于FTS的护理理念目前主要在腹部外科应用。研究[10]表明通过这种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FTS既是护理操作手段,也是临床上成熟的理论方法,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应用在患者治疗的整个过程,旨在阻断多种因素引发的患者机体应激,从而降低应激产生的负面效应,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腹股沟疝尽管是外科常见的小型手术,由于疾病发生在不同的年龄,且容易伴随多种原发性疾病,因此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对于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均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将探讨基于FTS的护理理念对行腹股沟疝术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更佳的护理模式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但差异并不显著。这说明基于FTS护理理念的护理模式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时间,并降低术中出血量,尽管这种作用并不十分显著,但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仍有重要意义。

此外,本研究对2组患者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胃肠蠕动开始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偏短。这说明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胃肠功能的恢复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正常进食,而术后及早的进食不仅能够降低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风险,而且有助于预防肠道细菌移位,减少腹腔手术后的感染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且不会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11]。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与基于FTS护理理念在术前采取了较为合理饮食方案,有助于减轻手术及术后麻醉状态下肠道的压力,继而有助于促进其功能的快速恢复[12-14]。

在术后指导患者及早下床活动,有助于帮助患者疏通气道保持通畅,从而降低腹胀发生率,这一预期与本研究结果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基本相符。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基于FTS护理理念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 唐健雄. 我国疝外科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J].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0, 37(1): 3-5.

[2] 康瑞光. 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进展[J]. 山西医药杂志, 2011, 40(15): 793-794.

[3] 陈革, 唐健雄. 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处理及预防[J]. 临床外科杂志, 2012, 20(6): 388-390.

[4] 蒋松松, 陈刚, 张凯, 等. 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分析[J].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4, 41(9): 646-648.

[5] 李少方, 闫文平, 秦刘青, 等.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12(8): 160-161.

[6] 汤娟, 蒋明. 循证护理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1): 95-96.

[7] 朱崇应, 张刚领. 256例小儿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护理[J]. 临床医学, 2010, 30(10): 119-120.

[8] 李海波. 预见性护理对小儿腹股沟疝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24): 252-253.

[9] 姜梅. 快速康复护理对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6): 658-660.

[10] KehletH, W ilmore D W. Multimodel strategies to improve surgical outcome[J]. Am J Surg, 2002, 183(6): 630-641.

[11] 甄莉, 胡彦峰. 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2, 17(6): 352-353.

[12] 周超. 两种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比较[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7): 59-60.

[13] 张远炎, 朱林波, 刘卫怀. 两种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11): 1724-1725.

[14] 朱初明, 吴醒. 负压引流在无张力修补腹股沟嵌顿疝术后应用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23): 120-120.

Effect of fast track surgery-based nursing on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after surgery

SUN Jing

(LiangshanYiAutonomousPrefecture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Liangshan,Sichuan, 61500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ast track surgery-based nursing (FTS)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after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142 patients implemented with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nursing mode based on FTS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blood loss, intraoperative pai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the incidence of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assess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nd pain tim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 The exhaust time, recovery time of bowel sound and gastrointestinal peristalsi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abdominal distens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verall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 FTS-based nursing 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bdominal distention,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promote the rapid rehabilitation of inguinal hernia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so it is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FTS-based nursing; inguinal hernia; tension-free prothesis

2016-06-15

R 473.6

A

1672-2353(2016)22-080-03

10.7619/jcmp.201622025

猜你喜欢
修补术腹股沟住院
妈妈住院了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