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6-12-13 01:59张晓侠王江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脑瘫小儿康复

张晓侠, 王 英, 王江华

(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张晓侠, 王 英, 王江华

(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目的 探讨小儿脑瘫患儿应用康复护理措施后的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80例小儿脑瘫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前后采用ADL和FMA评分法评价2组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情况,并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护理前, 2组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2组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升高,自理能力、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且观察组ADL评分以及FMA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有效率高达9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42.5%(P<0.05)。结论 对小儿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脑瘫; 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康复效果

脑瘫是指患儿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在出生前至出生后的1个月以内导致大脑发育异常和脑损伤出现运动性障碍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患儿姿势异常和中枢性运动障碍,此外脑瘫患儿往往还伴有智力、听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感觉等多种障碍[1]。据有关资料[2]显示,中国脑瘫患病率在0.14%~0.5%,略高于发达国家的患病率0.1%~0.4%。脑瘫患儿运动障碍性质可分为运动迟缓型、痉挛型以及混合型等[3]。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危重症新生儿的存活率有所升高,但脑瘫发生率却呈上升趋势,有些家庭受经济能力、性别歧视和知识欠缺等方面的影响,放弃治疗脑瘫患儿,造成其终身残疾,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了痛苦和负担,因此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脑瘫患儿康复护理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小儿脑瘫患儿应用康复护理措施后的运动功能情况及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本院接诊的80例小儿脑瘫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入选患儿均符合脑瘫诊断标准。观察组患儿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0.1~3.5岁,平均(1.8±0.7)岁,体质量3~12 kg, 平均(5.9±2.33) kg, 运动迟缓型11例、脑瘫痉挛型16例、混合型13例; 对照组患儿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0.2~4.0岁,平均(2.0±0.8)岁,体质量4~14 kg, 平均(5.9±2.61) kg, 运动迟缓型16例、脑瘫痉挛型12例、混合型12例。本研究取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参与研究的患儿家属均签署自愿同意书,2组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和脑瘫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患儿的康复护理均在家属和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具体有[4-5]: ①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教患儿练习如何入厕、洗漱、脱衣和穿衣等,给予患儿充分的时间来完成这些训练,有些患儿穿衣时无法区分前后和正反,必要时家属和医护人员可进行教导,并适当奖励和鼓励患儿,以增强患儿信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有利于协调患儿眼、手和上肢的活动。② 心理护理。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儿沟通交流,充分关心和鼓励患儿,多制造一些机会让患儿参加活动,让患儿主动展示自己,愉快地接受各种康复训练。③ 语言能力训练。一些患儿有语言障碍,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尽量陪伴在患儿身边,与患儿目光对视,进行语言沟通,刺激患儿的语言能力,引导患儿开口说话。④ 饮食护理。脑瘫患儿的咀嚼能力、肠道吸收能力较差,如不能保证摄取充分的营养,患儿自身抵抗能力就会较弱,因此在饮食上应尽量提供较为方便的食物给患儿食用,严禁辛辣、刺激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⑤ 用药指导。用药时尽量选择冲剂加水食用,对不能自行服药者,喂药时要将患儿头部抬高,以防吞食时呛噎,若患儿能够自行服药,向其讲解服药的目的和方法,鼓励自行服药。所有训练应避免患儿过度紧张,提醒患儿放松,循序渐进。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采用ADL和FMA评分法对2组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同时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和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运动功能

护理前, 2组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2组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升高,自理能力、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且观察组ADL评分以及FMA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疗效

观察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高达90.0%,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2组患儿运动功能比较 分

表2 2组患儿护理疗效比较[n(%)]

3 讨 论

脑瘫是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患儿一般有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的表现,按运动障碍性质可分为运动迟缓型、痉挛型以及混合型等,其中痉挛型最易导致患儿残疾,较为典型,有病情发展较快的特点[6]。有研究[7]表明,治疗脑瘫的效果和小儿的年龄以及脑瘫程度相关,越早治疗,康复效果越好,因此患儿在检查出脑瘫时就应该及时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危重症患儿的抢救成功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但脑瘫患儿的数量也在随之升高,新生儿伤残率也不断攀升。脑瘫患儿完全治愈的概率极低,多数患儿伴有智力、听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感觉等多种障碍,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对于脑瘫患儿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8-9]。

康复护理是护理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常规护理相比,其效果更加明显,能减轻患儿痛苦,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康复,且尽早实施康复护理能够降低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传统的常规护理虽然能对患儿痉挛和智力发育缓慢有一定作用,但因护理内容简单,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故目前医学上更加提倡使用综合康复护理治疗脑瘫患儿,并注重患儿身体和心理等多方面的护理[10]。有学者[11-12]研究认为,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患儿各方面的恢复,在改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语言能力和纠正异常姿势、行为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是治疗脑瘫患儿的有效方法。康复训练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心理护理、语言能力训练、饮食护理和用药指导等[13], 护理均在家属和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根据脑瘫的不同程度引导患儿进行康复训练,训练时不可急躁,采用鼓励和表扬等方式增强患儿信心,循序渐进地实施护理。相关研究[14]显示,新生儿在0~1岁时大脑发育速度较快,大脑代偿能力强,如早期开展康复护理,能减轻脑瘫程度,提高患儿的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使护理效果更加显著。

本研究选择年龄较小的患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前2组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2组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ADL评分以及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后有36例患儿明显改善,效果显著,有效率高达90.0%, 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仅42.5%,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对脑瘫患儿实施多方面的康复护理,可大大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显著[15-17]。

[1] 李兵, 杨延丹, 李飞. 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瘫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农村卫生, 2016, 6(84): 58-59.

[2] 许佩洁. 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工程, 2015, 23(2): 172-173.

[3] 盛蔚. 脑瘫患儿持续康复功能训练和护理效果观察[J]. 黑龙江医药, 2011, 24(5): 861-863.

[4] 金伟. 综合性康复干预对脑瘫患儿肢体功能及基本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1): 89-90.

[5] 郭晨霞.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及护理[J]. 医药与保健, 2014, 22(3): 127-127.

[6] 刘瑞雪. 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体会和早期干预用于伤残患儿的康复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30): 208-209.

[7] 马久华. 小儿脑瘫患儿的临床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32): 233-235.

[8] 初丹. 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护理中应用效果[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18(6): 211-212.

[9] Rusell B J, Rosenbaurm P C, Cadman D T. The gross motor functi on measure: a mean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hysical therapy[J].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Child Neurology, 2012, 31(9): 198-199.

[10] 王桂平, 林坚, 庞伟茂. 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17): 148-151.

[11] Hankins G D, Speer M. Defining the pathogenesis and pathophysiology of neonatal encephalopathy and cerebral palsy[J].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2013, 3(3): 1123-1125.

[12] 郑雪芝. 脑瘫患儿系统护理的康复效果[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4): 135-136.

[13] 程艳丽. 家庭日常参与式治疗对脑瘫患儿智力发育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12, 23(18): 46-47.

[14] 张欣. 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9): 133-134.

[15] 苏红, 谢彩, 任章平. 综合皮肤护理在不能坐位的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0): 184-186.

[16] 陈章明.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联合生物反馈综合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4, 20(2): 244-247.

[17] 王伟文, 孙增贤. 维生素D辅助康复治疗对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的影响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6, 14(4): 609-611.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s on rehabilitation and motor function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ZHANG Xiaoxia, WANG Ying, WANG Jianghua

(Children′sHospitalofShaanxiPeople′sHospital,Xi′an,Shaanxi, 71006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s on rehabilitation and motor function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Methods A total of 80 cases with cerebral palsy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appli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Self-care ability and motor function of limbs were evaluated by FMA and ADL scoring system, and treatment efficac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nursing, self-care ability and motor function of limb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but their scores and function were improved in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and FMA scores and ADL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curative efficacy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 which was higher than 42.5%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motor function, and increase rehabilitation efficacy,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tor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efficacy

2016-06-06

R 473.72

A

1672-2353(2016)22-129-03

10.7619/jcmp.201622040

猜你喜欢
脑瘫小儿康复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