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干预对老年性耳聋佩戴助听器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12-13 01:59肖玉华翁卫群卢红建高燕玉沈晓明胡永林朱红梅耿桂灵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助听器耳聋老年性

肖玉华, 翁卫群, 卢红建, 高燕玉, 沈晓明,胡永林, 朱红梅, 耿桂灵

(1.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2.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3.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0)



多学科协作干预对老年性耳聋佩戴助听器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肖玉华1, 翁卫群2, 卢红建1, 高燕玉1, 沈晓明1,胡永林1, 朱红梅1, 耿桂灵3

(1.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2.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3.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0)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MDT)干预对老年性耳聋佩戴助听器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3例老年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对照组25例,干预组成立由耳鼻喉科医师、配验师、康复师、专科护士、社区护士、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MDT团队,对照组采用社区常规健康教育。1个月后比较2组的相关知识掌握率、助听器佩戴依从性,3个月后比较2组的生活质量。结果 1个月后干预组相关知识掌握率、助听器佩戴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 3个月后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DT模式下的路径干预能提高老年性耳聋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助听器佩戴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多学科协作; 老年性耳聋; 助听器; 依从性; 生活质量

老年性耳聋是伴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听觉器官退行性改变,多数人言语识别率降低,特别是在噪声中言语识别更加困难,为此,佩戴助听器是老年人辅助治疗之一。助听器使用方便且无创,是老年性耳聋患者听力康复及改善听觉交流障碍的主要途径[1], 但由于老年人对助听器正确使用方法、技巧缺乏,其听力补偿作用尚未得到老年人的认可,甚至产生不适,影响其使用效果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如何能够对使用助听器者达到预期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本院成立了多学科协作(MDT)团队[3-4], 对社区老年性耳聋佩戴助听器者进干预探索,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8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参加60岁以上居民体检的老年人中,选择言语听力4m以下、符合老年性耳聋诊断标准[5]、初戴助听器的患者53例,其中男36例,女17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4.3±7.92)岁;知情同意自愿参加,且家住本地区便于随访。排除标准:其他原因耳聋(如感染性、药物性、噪音性耳聋等);伴有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史;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障碍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2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听力状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所有患者均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住址、联系方式、各种检查测试结果等。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如发放老年听力障碍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资料,社区护士随机入户访视,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必要时进行解答等。干预组组建MDT团队,包括耳鼻喉科医师、配验师、康复师、专科护士、社区护士、心理咨询师等共10人。首先根据患者的需求,参照各专业组的诊治常规以及现有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共同研究制定了适合本地区老年性耳聋佩戴助听器患者的干预路径。经过培训后,团队各成员分别按路径设定的时间、内容,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连续、系统、有针对性的干预指导,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不断反馈修改完善。

1.3 MDT干预路径

1.3.1 第1周: ① 介绍小组成员,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发放MDT干预路径表; ② 讲解老年性聋的病因、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知识; ③ 讲解助听器的使用、维护以及故障处理方法。成员:社区护士、耳鼻喉科医师、验配师。方法:集中授课、发放资料。1.3.2 第2周: ① 指导助听器的适应性训练:佩戴时间为1~2 h/d, 音量由小到大逐步递增; ② 教会记助听器使用感受日记,以便提供详细反馈资料; ③ 解释老年性聋的性质及助听器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原因,帮助建立合理的期望值; ④ 邀请已佩戴助听器患者介绍经验。成员:社区护士、专科护士、验配师。方法:集中授课、个别指导。

1.3.3 第3周: ① 助听器佩戴时间递增为2~3 h/d; ② 指导学会控制发音,采用近距离中低音交流方式; ③ 建立良好的适应性环境:指导家属减慢语速、重复重要信息,尽量顺从、理解、满足老年人交流方式。成员:专科护士、耳鼻喉科医师。方法:讲解示范、个别指导。

1.3.4 第4周: ① 助听器佩戴时间递增为4~6 h/d; ② 自我保健:合理饮食,避免噪音、耳毒药物,保持心情舒畅、适量运动,搓耳、手掌按压耳朵、食指环柔耳屏增加耳膜活动,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疾病; ③ 建立咨询联系方式。成员:社区护士、专科护士。方法:集中授课、发放资料。1.3.5 第2个月: ① 助听器佩戴时间递增为6~8 h/d, 确定合适的音量; ② 指导学习聆听的技巧和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③ 训练使用各种感官交流技巧,如肢体语言、唇读法等。成员:社区护士、康复师、验配师。方法:讲解示范、个别指导。

1.3.6 第3个月: ① 除睡眠外全天佩戴助听器; ② 指导学听电台、电视台等电子音; ③ 鼓励积极参加各种场合的交流,培养主动与他人交流的良好习惯,帮助摆脱不良心理状态; ④ 讲解定期听力学检查的重要性,指导随诊复查。成员:社区护士、专科护士、心理咨询师。方法:集中授课、讲解示范、个别指导。

1.4 评价指标

相关知识掌握率采用本院自制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包括老年性耳聋的病因、预防保健、助听器佩戴等方面的内容共10题,评分标准为:不知晓记0分、部分知晓为1分、知晓为2分,总分20分,得分16分以上为掌握程度较好。问卷折半信度0.91, Cronbach′sα系数为0.798。助听器佩戴依从性问卷是参照Morisky问卷设计的[6], 包括4项:您是否有时忘记佩戴助听器?您是否不按照路径表设定的时间佩戴助听器?您是否不能按医生的要求长期佩戴助听器?当您自觉症状未能改善时是否曾停止佩戴助听器?答案的设置为“是”或“否”,回答“是”时给0分,“否”给1分,得4分为依从性好。③ 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 包括8个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共36个条目,各个维度得分为0~100, 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7-8]。

1个月后比较2组相关知识掌握率、助听器佩戴依从性,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各种原因无法完成的患者,由家属或团队成员逐项解释后帮助其填写。共发问卷53份,收回有效问卷52份,干预组失访1例,有效率为98.11%。

2 结 果

2.1 相关知识掌握率及助听器佩戴依从性比较

经过MDT按路径干预指导后,干预组相关知识掌握率优于对照组(P<0.05), 助听器佩戴依从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及助听器佩戴

2.2 干预前后SF-36得分比较

2组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多MDT按路径干预指导后, 3个月后干预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SF-36得分比较 分

3 讨 论

3.1 MDT干预后对相关知识掌握率及助听器佩戴依从性影响

老年人首次验配助听器,其中验配经验技巧、佩戴后的调试以及听觉康复训练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听觉康复训练,包括定期听力测试、对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听残的咨询服务等等,需要花费数月的时间,涉及耳鼻喉科、康复、护理、心理等多个专科。针对以上特点成立了MDT干预团队,整体评估患者心身状况、社会家庭环境以及受教育程度,制定了MDT干预路径,由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指导,弥补了社区护士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不全面,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的缺陷;同时,老年性耳聋患者由于年龄、疾病等方面的因素,自知力偏低,对健康知识的理解相对较慢,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需要较长时间。MDT干预路径历时3个月,以时间为横轴、内容为纵轴,将老年性耳聋的预防保健、助听器使用指导、听觉康复训练等按路径由不同专业人员各司其职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向患者及家属讲授,分次少量、逐项落实,避免教育内容的重复或遗漏。MDT路径干预模式有效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相关知识掌握率;随着患者对听力障碍和康复知识有较详细的了解,消除了不良心理,增强了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认识到佩戴助听器是老年性耳聋康复的重要环节,积极主动配合验配师的指导,助听器佩戴依从性也相应提高。

3.2 MDT干预前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性耳聋是造成老年患者悲观、抑郁、躯体化、孤独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降低了他们晚年生活质量[9-10], 正确使用助听器是改善老年人因听力损失所致生存质量下降的主要方法[11-12]。通过采用MDT路径干预模式,能有效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资源共享,优质专科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不但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确保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能够正确认识老年性听力障碍,了解、接纳助听器。随着助听器佩戴依从性的提高,患者充分享受到助听器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克服由于听力造成的语言交流及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走出家门,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集体交流,改善了生活质量。3个月后干预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亦有明显优势。

[1] 刘宸箐, 侯晓丰, 翟所强, 等. 老年性聋防治的防治进展[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5, 17(1): 166-170.

[2] 王翠霞, 陈贤明, 罗萍, 等. 影响老年性耳聋患者助听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J]. 听力学及语言疾病杂志, 2014, 22(5): 456-460.

[3] 黄静, 梁冠冕, 屠奕, 等. 头颈肿瘤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下护理管理实践[J]. 中国护理管理, 2015, 15(4): 487-490.

[4] 范理宏, 郑乐乐, 陈善豪, 等. 基于临床路径的多学科协作肺癌诊疗模式探讨[J]. 中国医院管理, 2015, 35(1): 31-33.

[5] 章如新. 老年性聋的防治与展望[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0, 16(5): 257-259.

[6] 许卫华, 王奇, 梁伟雄. 问卷或量表在病人依从性测量中的应用[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 4(15): 403-405.

[7] 潘兴丰. 太极拳运动对慢性心脏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6, 36(1): 51-53.

[8] 吕爱娥, 李晓允. 营养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6): 23-26.

[9] 任红苗, 任基浩. 老年性聋的防治现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2): 555-557.

[10] 汪国庆, 李朝军, 官文军, 等. 中文版筛选型老年听力障碍量表在老年性聋中的应用[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5, 13(2): 366-368.

[11] 孔维佳. 老年性聋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文摘: 耳鼻咽喉科学, 2010, 25(3): 159-160.

[12] 黄敏, 郑小梅. 指导干预对老年听力障碍患者配戴助听器后助听效果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 2014, 38(6): 729-731.

Effect of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on quality of life of presbycusis patients with hearing-aid

XIAO Yuhua1, WENG Weiqun2, LU Hongjian1, GAO Yanyu1, SHEN Xiaoming1,HU Yonglin1, ZHU Hongmei1, GENG Guiling3

(1.NantongSecondPeople′sHospitalofJiangsuProvince; 2.NantongFirstPeople′sHospital;3.NursingDepartmentofNantongUniversity,Nantong,Jiangsu, 226000)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on quality of life of presbycusis patients with hearing-aid. Methods A total of 53 patients with presbycu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28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25 case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established MDT team including doctors, inspection doctors, physiotherapists, specialist nurses and community nurses,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or.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Relevant knowledge mastery rate and wearing compliance of hearing aid were compared after 1 month, and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fter 3 months. Results Relevant knowledge mastery rate and wearing compliance to hearing aid of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1 month (P<0.05), and quality of life of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3 months was also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pathway can promote mastery rate of relevant knowledge and wearing compliance to hearing aid, and can also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presbycusis in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presbycusis; hearing aid; compliance; quality of life

2016-06-15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资助课题(14YJAZH022), 南通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HS149004)

卢红建, E-mail: 13813732222@163. com

R 473.76

A

1672-2353(2016)22-132-03

10.7619/jcmp.201622041

猜你喜欢
助听器耳聋老年性
220年前的助听器:科技的力量、社会的进步
得了老年性骨质疏松怎么办?
关于助听器您需要了解的知识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梁东兄置助听器得佳句,余和之》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眼镜助听器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