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

2016-12-13 01:59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流程杂志

陈 璇, 周 娟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9)



优化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

陈 璇, 周 娟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9)

优化护理; 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提升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中国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升,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1-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期间,如等待抢救的时间较长,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导致患者死亡[3], 因此近年来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不断对相关护理流程提出意见和建议。本研究将优化护理流程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32~75岁,平均(53.24±2.57)岁,梗死位置为前间壁10例、下后壁7例、高侧壁9例;观察组中,男16例,有女10例,年龄33~77岁,平均(53.68±2.97)岁,梗死位置为前间壁9例、下后壁8例、高侧壁9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胸痛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迅速安排抢救床,立即通知医生并为患者开通抢救绿色通道,快速进行心电图、吸氧、抽血并建立静脉通道[4], 随后按医嘱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化验和用药等。

观察组:采用优化护理流程。护理人员快速对患者进行预检,优先让胸痛患者就诊,一边观察患者一边询问相关问题,第一时间让患者进入抢救区,并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主诉进行救治。在患者进入急救室后,让其取平卧位,吸氧, 3 min内实施心电图检查、脉搏检测以及血压测量, 7 min后为患者做血常规、凝血功能以及血气情况分析等[5]。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呼吸情况等, 10 min后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6-7]。在患者病床边准备好除颤仪器,有预见性地准备好相关急救药品以及治疗器械等。在得出明确诊断结果后,让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各0.3 g。抢救15 min内为患者用药,以扩张冠状动脉,并按医嘱用吗啡对患者进行镇痛[8]。患者的所有化验单以及收费单等均盖上急诊绿色通道印章,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9]。确诊后,让患者家属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立即将患者送入心导管室,时刻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护理人员需分别在患者的头部、左侧、右侧进行观察和记录。医院建立安全运转流程,在运转途中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患者可因疾病出现较严重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做好安慰工作,同时让患者取适当卧位,在患者出汗较多时,为其更换衣物。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院内复发率、住院时间、院内再行经皮冠状介入治疗率以及家属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家属护理满意度

表1显示,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 [n(%)]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2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抢救效果

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院内复发率以及院内再行经皮冠状介入治疗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流程管理通常是将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以及优质的护理方法相结合,建立整体护理和专科护理抢救流程,已然成为提升患者管理效率的主要手段[10-12]。本研究结

表3 2组患者抢救效果比较

果显示,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良好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13-15]。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 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1.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46%(P<0.05), 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院内复发率以及院内再行经皮冠状介入治疗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优化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降低院内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16]。

[1] 李小峰, 陈敏.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 2015, 29(3): 861-863.

[2] 郑兰华. 应急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 2014, 11(12): 130-132.

[3] 王静,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应用实践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0): 1-3.

[4] 赵静.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17): 1919-1921.

[5] 徐东妮, 曹雪莲. 优质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4, 28(2): 134-135.

[6] 吴雪芹.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病机及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环球中医药, 2014, 7(S1): 135-135.

[7] 闫润珍.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 大家健康, 2016, 10(11): 265-266.

[8] 王曼, 李蓉, 辜丽梅, 等. 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8): 9-11.

[9] 张庆荣, 毛春节, 曹云云, 等. 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5, 32(23): 67-69.

[10] 向清平, 李小峰.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J]. 护理研究, 2014, 28(9): 3164-3165.

[11] 王茜, 李兴朝, 闵新文, 等. 血清hs-CR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 19(8): 1042-1044.

[12] 高敏, 孟欣, 马然.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及负面情绪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6): 4-6.

[13] 徐承义, 刘成伟, 彭剑, 等.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伴发热脑梗死[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4, 34(6): 624-625.

[14] 许新华. 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护理中的干预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6): 185-186.

[15] 蔡小芹, 贾先翠, 汪莉, 等.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的疗效与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4): 8-10.

[16] 潘敏, 李本玲, 喻贤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20): 15-17.

2016-06-26

周娟, E-mail: 50021337@qq. com

R 472.2

A

1672-2353(2016)22-137-02

10.7619/jcmp.201622043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流程杂志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杂志介绍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