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流程优化的护理研究

2016-12-13 01:59张国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正确率医嘱输液

朱 健, 张国琴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 甲乳外科, 江苏 泰州, 225300)



静脉输液流程优化的护理研究

朱 健, 张国琴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 甲乳外科, 江苏 泰州, 225300)

流程优化; 静脉输液; 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护理技术,具有给药迅速、疗效快等优势,在治疗疾病,抢救患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临床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1-3]。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住院患者的平均输液率为73.35%[4], 本院住院患者平均输液率为92%以上。目前医院内部的流程化管理已经成为医务界探讨的一个热门[5-6]。本病区于2014年1—5月对静脉输液关键流程进行分析、再造及优化,使护士给药安全系统不断完善并得到持续改进,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014年1月13—19日的输液记录卡共计251人次为对照组(活动前),选择2014年5月12—18日的输液记录卡共计272人次为实验组(活动后),对开展活动前后2组静脉输液顺序正确率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1.2.1 成立输液流程管理小组:由1名医生、护士长及2名护理责任组长组成;小组成员负责评估原有输液流程,并进行输液流程优化设计,制定流程标准,组织护理人员培训,记录流程运行状态,对流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反馈。

1.2.2 现状把握:由责任组长根据1周(2014年1月13—19日)所有患者的输液记录卡进行检查,共输液251人次, 171人次输液顺序正确,正确率68.13%[正确率=监测期间输液顺序正确例数/(监测期间静脉输液总例数)×100%], 不正确发生原因及例数如下:护士缺乏相关知识28人次(35%), 护士责任心差20人次(25%), 医嘱欠规范16人次(20%), 科室自备药不足10人次(12.5%), 患者依从性差6人次(7.5%), 根据查检的数据进行分析,造成输液顺序不正确的原因主要为:护士缺乏相关知识、护士责任心差、医嘱欠规范。

1.2.3 输液流程优化措施: ① 医生开立电子医嘱环节:要求连续多组静脉输液时,必须分组开电子医嘱,并注明先后顺序;特殊情况医嘱必须标注;增加临时医嘱时标注续液顺序。② 处理电子医嘱环节:护士转抄电子医嘱时要对输液顺序进行核对,有疑问要及时提出,并在输液记录卡上标明输注顺序,特殊时间段治疗一定要标明具体执行时间。③ 输液执行环节:治疗班核对配置中心送的液体时,要根据输液记录卡进行核对,并在贴瓶标签上标明输注序号,责任护士要熟悉分管患者的病情及治疗,输液时要严格按照瓶签顺序进行输注,有疑问要及时提出,巡视病房及交接班时增加对输液顺序的巡视,特别时间段治疗一定要加强交接。④ 输液宣教环节:除对患者进行药物知识宣教外,还要对安排的输液顺序进行简单讲解,特别是时间段治疗有可能需要进行二次静脉穿刺,一定要取得患者的配合,并让患者参与其中,共同监督。⑤ 优化后的流程:将各班次在输液中的职责及协作关系进行描述,要求严格执行本班工作职责并对上一班工作进行核查。

2 结 果

2.1 静脉输液质量比较

根据医院2014年1月修定的《静脉输液质量评分表》,从基础信息、病情了解、查对、流程、观察记录、健康教育6个方面进行评分,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合格。流程改造后静脉输液质量平均分及合格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护士对药理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护士对药理知识掌握程度以试卷和口头提问考核,满分100分, 80分以上为合格,流程改造后高了护士对药理知识掌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2。

表1 流程改造前后静脉输液质量比较

表2 流程改造前后护士对药理知识掌握程度

2.3 静脉输液顺序的正确率对比

流程改造后静脉输液顺序的正确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流程改造前后静脉输液顺序的正确率比较[n(%)]

3 讨 论

静脉输液与联合用药是临床治疗疾病,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方法。本研究显示通过对输液环节中的开立医嘱、处理医嘱、执行医嘱、输液宣教环节进行优化,提高了静脉输液质量,并在输液过程中增加了患者的配合度,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7-8]; 通过对护士药理知识的培训与考核,提高了护士对药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保证了输液各环节执行的理论基础;通过科室质控小组督查,保证了输液各环节的执行,提高了静脉输液顺序的正确率。

流程也称过程与程序,是完成一项或多项工作任务的一系列有序活动,是将每项工作按合理的程序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过程[9-10]。运用流程管理,对关键流程进行改造优化,建立安全、有序、高效的护理流程管理机制,结合应用信息技术,强化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有效控制了用药过程的环节质量[11], 实现了护士用药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12-13]。

输液流程优化后静脉输液质量评分、护士对药理知识掌握程度均较前显著提高,并提高了静脉输液顺序正确率,保证了静脉用药安全。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是用药的具体实施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给药时间间隔,可以充分发挥药物最大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预防或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避免配伍变化。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克服盲目性,增加主动性,将药理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合理安排用药顺序,使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1] 李丽娟, 杨毅华, 赖文娟, 等. 静脉输液专职护理团队在输液管理中的作用[J]. 护理学杂志, 2013, 28(2): 11-13.

[2] 雷渊秀. 开展预约服务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实践[J]. 护理学杂志, 2010, 25(12): 59-60.

[3] 张广桦, 张文娟, 周存英. 临床护士静脉输液实地培训考核在规范输液流程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 34(20): 2839-2842.

[4] 叶文琴, 朱建英. 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96-98.

[5] 杨春琴. 社区门诊输液服务管理流程优化研究[J]. 护理研究, 2012, 26(6): 1694-1695.

[6] 王蕾梅, 廉德花.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的建立及其效果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08, 8(3): 26-28.

[7] 向妮. 预防性护理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8): 49-51.

[8] 王菊美. 细化急诊输液流程的体会[J]. 吉林医学, 2013, 34(35): 7533-7534.

[9] 周颀, 卫述琼, 黄容, 等. 肿瘤靶向药物静脉给药流程优化的方法与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18): 2262-2263.

[10] 刘淑华. 新护理服务流程加强精细环节管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33): 4179-4180.

[11] 李玉乐, 李凡. 改进护理操作流程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J]. 护理研究, 2014, 12(28): 4436-4437.

[12] 吴秀嫒, 王玉玲. 全面流程管理在病房管理中的实践[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3): 208-209.

[13] 程德梅, 范谦. 流程优化在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4, 28(6): 2283-2284.

2016-03-15

R 473.6

A

1672-2353(2016)22-190-02

10.7619/jcmp.201622068

猜你喜欢
正确率医嘱输液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