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外交》:专题纪录片内涵性与表达性的统一

2017-02-28 08:23杜春国
电影评介 2017年23期
关键词:大国外交

杜春国

纪录片《大国外交》剧照

专题纪录片《大国外交》选择了中国六个传统文化色彩较为浓厚的成语,来概括中国在外交之路上的不断进取与突破。中国秉承着“大道之行”的理念,在坚定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的同时,带领世界上其他友好国家共同发展;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通过外交将中国优秀文化传递向世界,达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和谐、理想境界。怎样在270分钟内将这底蕴丰厚的内容清晰、完整地表述出来,达到专题纪录片内涵性与表达性的统一,《大国外交》做出了创新性的尝试。

一、点线结合的叙事模式

《大国外交》运用了点线结合的叙事模式,在点状叙事下突出重点,在线性叙事下带动节奏,时间线索清晰,节奏明快,再加入恰当的配乐与解说,增强了本片的故事性与可看性。本片将复杂世事比作风云变幻的棋盘,提出“世事如棋”的观点,而中国正处在棋盘的重要一端,每一次落子都会对棋局产生重要影响。

(一)点状叙事下突出重点

在《众行致远》中,本片对“21世纪国际关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给出了中国答案。从对俄外交、对美外交,到对欧盟外交、对东盟外交,再到对非外交、对拉美外交、对中东外交,不疾不徐的讲述,进一步诠释了“世事如棋”的外交复杂态势。通过高峰论坛、元首会晤来表达中国的外交态度,直面“醒狮论”“修昔底德陷阱”等针对中国发展的不善言论,并引用习主席的话将其击破:“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对于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冲突也并不避讳,清晰地表达了中国态度,传递了中国声音,也凸显了中国智慧。恰当的引用值得肯定,更难得的是,本片面面俱到,又有重中之重。从采访来说,既有对外交部部长王毅、外交部党委书记张业遂等国家公职人员的采访,也有对国外发言人、研究者、商人、普通居民的采访,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充分显示了大格局、大局观。例如,在谈到中美两国的体育外交时,片子采用了在美学习冰球的宋安东的事例,来说明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从平凡人的视角,以“冰球”这一体育运动为载体,对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关系作出巧妙解答,也寓意着更多的可能。再如,在谈到坦赞铁路的建设时,本片讲述了铁路的建设者周平及其儿子重返坦桑尼亚,探访周平工作过的地方,并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还原了铁路建设的艰苦,“靠着肩挑背抗修建出来”,让坦赞铁路——这座中非铁路的丰碑有了故事,也有了感情,显示出了中非外交的良性发展,让这一个鲜活的“点”,代表了一个有温度的“面”。

(二)线性叙事下突出节奏

中国强,而不霸。我们严正捍卫我国主权与领土的完整,绝不侵犯其他国家的利益。在对这一主题进行叙述时,本片采用了线性叙事的手法,结合上文所提到的点状叙事,形成了点线结合的结构框架。“这些地方属于中国,必须寸土不让”,在中菲南海问题与中日钓鱼岛问题上,本片做了以时间为线索的完整叙述。2013年1月,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针对南海问题对中国单方面提起仲裁案,两个月后,习近平主席到访福建省平潭市,看望那里的渔民,显示出了护海卫国的拳拳之心,对这起政治闹剧作出中国回应。除此之外,还截取了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重要演讲的内容,再次申明了中国立场。关键时间点简洁明了,所要表达的态度清晰有力。在中日钓鱼岛问题上,本片采用了高强度、快节奏的配乐,凸显出局势的紧张,与中国外交部做出回应的力度与速度。本片还引用了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回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那一段历史,回顾老一辈领导人为国家的安全稳定所做的努力。和平难得,中国以求和平的态度面对问题,但绝不接受侵害我国利益的行为,在棋盘之上,中方组合拳亦是蓄势以待。

二、多视角的灵活运用

本片用两集内容谈及中国是如何维护我国主权与领土完整,并积极维护全球安全稳定,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充分显示了“中国担当”。运用了大环境与小人物两个视角,结合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叙事。

(一)宏观视角下诠释中国外交主张

5年来的28次出访,飞行里程约57万公里,累计时长193天,足迹遍及五大洲56个国家及地区。这些数据直观概括了习近平主席纵横寰宇的外交轨迹,再一次为这盘棋提供了宏观的数据支持。这一盘棋走得扎实、沉稳。行快,众行远,棋子落错才更加精彩。亚丁湾索马里海盗事件积极出兵,联合国第一支常备军队的建立,在伊朗核问题、巴黎气候大会上的严正立场与表态,在“埃博拉”疫情中的人道主义援助……片中对每一个事件都进行了有条不紊的叙述。通过一次次实际行动来证明中国态度,诠释中国主张。片子多次将主席的握手、挥手镜头快速剪接组合,形成了重复叙事的效果,以显示这位“中国首席外交官”出访次数之多、频率之大,和他身后的国家——中国为了世界的和平稳定所做出的努力。此外,中国对国家公民的爱护通过也门撤侨行动、湄公河护航行动等体现出来,并在危难之中,主动对其他国家的人民施以援手。在强大自身的同时,不忘友好邻邦;在强壮国力的同时,不忘莘莘子民。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正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宽容、可亲、和平,在新时期、新局势下,又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在宏观视角下,本片对世界大局势进行了解读,也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合理预测,让观众对全球化下的中国外交有了一个整体、全面的把握。

(二)微观视角下展现中国外交温度

本片巧妙地将大国外交最后的落脚点选在微观视角——主席本人。从主席的治国理念、文学修养,到重情重义的平民情怀,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个人形象展现中国外交的温度。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访华时,对待这位九十多岁高龄的国际友人,习近平主席充分显示了对长者的尊重与耐心,让人感动;普通学生康可的例子更是充分说明了外交部部长助理秦刚在采访中所说的:“他愿意同世界各国的普通百姓交朋友。”习主席用一件件切实努力的成就来证明,中国外交,以心相交,脚踏实地,高效务实。本片塑造了一位重情、可亲、务实的领导人形象,让人感受到领导人的人格魅力,继而通过这位领导人,了解他领导的国家。一个“情”字,让本片的叙事达到高潮。而早在《大道之行》篇的开头,就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做了详细介绍,介绍习主席的治国理念、思想与策略,这正与片尾形成首尾呼应,结构圆融、完整。此外,彭丽媛的柔性外交,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重情义、爱和平等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礼宾是政治的体现,也是人情的表达。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为芬兰总统尼尼斯托的夫人送生日蛋糕,走访圣多明哥小镇农户……这些在旁人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事,构成了“习式外交”的创新之处,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不断提升的软实力。

三、创新性的表达方式

《大国外交》的表达方式在稳中求变,除了上文所提到的历史影像的加入外,还创新性地运用了动画讲解的方式,为本片增添了不少趣味性,更易于为普通观众所理解与接受。并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显示出了中国特色。

(一)加入动画讲解形式

本片创新性地在纪录专题片中采用了动画讲解的形式,直观解释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概念与理论体系,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自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深化以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布局,确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展现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动画的形式能够更好地让观众接受、理解,在不同年龄层都能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此外,本片逐步罗列了乌兹别克斯坦隧道的建成、老挝铁路的通车、中欧班列的实施,步步落实了“新丝绸之路”与各国的战略对接,采用地图结合动画的方式,一一标注出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土耳其“中间走廊”、蒙古国“发展之路”、越南“两廊一圈”、英国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波兰“琥珀之路”、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欧洲“容克计划”等对接计划,更加直观、立体地展现出我国在积极实现东西方交流与融合上所做出的努力。

(二)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

本片在开始讲述前,已有一个贯穿全片的中心思想,即“大道先行”。何为“大道”?《礼记·礼运》有言:“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道”是最高的治世原则,中国人将明礼、守信、爱国、敬业等都看作是“道”的一部分。“大道先行”,是先摆好了棋盘,制定了规则,明确了框架,方能落子。在“大道”以内,讲述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下的新型外交,奠定了全片的格局与纵观大势的长远眼光。在本片的最后,提出了“东方风来,与民相亲”的理念。中国的外交不仅有经济互惠、体育赛事等形式,也通过人民之间的往来体现出来。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之亲,在于心相通。从“丝绸之路”的回归,到帮助老挝大米出口中国,表达了中国同拥有不同梦想的各国携手同行的决心,成为“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趋势。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所说的:“单凭单个国家的力量,难以独善其身,也无法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所以要合作,求共赢。东方风来,是为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与元素的融入,让这部极具现代化的纪录片与古老中国一贯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一脉相承,增添了古典气息,也彰显了大国外交下的人文情怀。

结语

大道之行、众行致远,是中国外交的广度;中流击水、穿云破雾,是中国外交的深度;东方风来、美美与共,是中国外交的温度。本片从多层面、多角度为我们层层揭开了大国外交的面纱——面纱之下,是一个爱和平、重礼义、有实力的中国。本片从对宏观世界形势的解读入手,着眼于我国对俄、美、欧盟、周边国家、非洲、拉美、中东外交的层层推进。善于从小人物视角描述大环境的变化,并在维护世界安全稳定、维护我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事件中再次发出最强音。时间跨度大,网罗事件多,却不显杂乱,井然有序。创新形式的运用,拉近了专题纪录片与观众的距离感。让中国外交的历史与出路和人民的心紧密相连,成功达到了影像所能获得的效果与力量。而当我们真正强大起来后,初心不变。中国向何处去?这个世界瞩目的问题,本片给出了有力的回答:中国向和平处去,向发展处去,向世界人民共同繁荣之处,大步前去。

猜你喜欢
大国外交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中国有梦
大国气象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