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艺术院校体育课课堂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7-03-08 18:11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课堂纪律艺术院校体育课

冯 伟

(河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 石家庄050700)

高等艺术院校体育课课堂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

冯 伟

(河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 石家庄050700)

通过从学生体育课堂行为入手,研究体育课课堂纪律、管理效果,并探索建立课堂管理制度和管理策略信息库,优化体育课课堂管理模式将能够规范学生课堂纪律,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学生道德品质,提高体育教师管理艺术水平,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良好教学环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能加快高等艺术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 课堂; 模式; 研究

二十一世纪,世界进入一个新的技术革命全面发展的时期。近十年来,全国各高等院校全面贯彻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关《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认真实施《高校教育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以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为热点问题,从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角度切入研究体育课课堂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当前研究体育课课堂管理模式对于规范高等艺术院校体育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管理水平,构建和谐课堂环境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查阅国外体育相关资料,研究发现共有52篇文献,主要集中美、英、日、德等国家,主要是体育课程设置和目标研究、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研究,其代表人物以美国体育教育家穆斯卡.莫斯顿在其《体育教学》一书中总结较流行体育教学模式基础上,提出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过渡的体育教学新模式。教育家林格伦提出体育课堂应由单向交流向多向交流、综合交流方向转变的新理念。日本学者提倡体育课堂要以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自主性、能动性享受体育乐趣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德国等西欧国家主要是研究体育教学条件以及场地设施的建设强调实用性,一切从有利于大学生锻炼健身出发。国内相关研究,从2000~2013年关于体育教学研究方面论文多达1 439篇,近十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996篇,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模式、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方面,其中以毛振明、陈伟绩、龚正伟等专家学者对体育教学领域进行基础性理论阐述,对我国体育教学发展起着宏观指导作用,但对微观领域的体育教学研究不多,以朱为民、石冰、彭国强、李仪、余学好、李震等学者对我过体育教学模式总体发展现状、体育课程目标、教学评价、制约因素等大量研究,而针对体育课堂管理模式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体育课堂管理观念相对比较陈旧,主要是在我国体育教学大纲中,将体育课堂教学主要分为“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组织”“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环节,并未将课堂管理作为其中重要环节之一,只是在上述的各个环节之中隐形的形式存在,或与“教学组织”概念混为一谈,课堂管理缺乏相对的独立性,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探究高等艺术院校体育课课堂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

(二)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计算机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互联网资料、英文数据库以及手工查阅校图书馆的近十年的关于高校大学生体育课堂管理方面的资料,对搜集到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总结,最终确定本论文的研究任务和理论依据。

专家访谈法。根据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对从事体育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学校体育教师等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就体育课堂管理影响因素进行咨询与探讨,听取专家、学者对本论文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问卷调查法。对体育选项课男女大学生400人,进行体育课堂管理满意度的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6份,有效问卷386份,回收率为96.5 %。

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7.0对调查问卷中数据进行整理统计,然后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同时对各个不同指标的数据按照实际情况总结归纳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 高等艺术院校体育教师课堂管理现状分析

高等艺术院校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行为分析。通过调查可知,高等艺术院校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行为中采用最多的是课堂纪律,占95 %,排在第二位是批评否定,占90 %。形象感人占75 %,重视个人占65 %,感情投入和表扬肯定占60 %,激励鼓励占55 %,说法教育最低占50 %。这说明,高等艺术院校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行为依然采用比较传统的纪律和批评手段。

学生对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行为满意度分析。通过调查可知,学生对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行为满地度调查中,最不满意的是课堂纪律,占96.75 %,排在第二位是批评否定,占95.25 %。形象感人占72.25 %,重视个人占74.25 %,感情投入占66.25,,表扬肯定占86.5 %,激励鼓励占82.75 %,说法教育占71.75 %。这说明,目前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对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行为中纪律和批评手段最不满意。但是由表1可知体育教师恰恰选择这两种方式最多。这说明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和体育教师两者存在很大矛盾,体育教师现有课堂管理方式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 高等艺术院校体育教师课堂管理方法分析

合理运用课堂纪律、批评否定。课堂纪律作为体育课堂不可或缺的管理方法,有效的课堂纪律能够规范学生的良好的课堂行为,防治课堂秩序混乱。学生认可的课堂纪律能够转化成学生自觉行为,能够唤起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的欲望,激学生自我行为的动机状态,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使得学生养成良好课堂行为,从而保证体育课堂气氛和谐。调查显示,目前高等艺术院校体育课堂体育教师管理手段不适合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特点,课堂管理效果并不理想。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变化比较大,思想活跃,渴望自由,自主性强,参与意识强。体育教师依赖纪律来约束,必将引导矛盾发生。而且教师采取强制的纪律来约束学生,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不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当代大学生叛逆心理比较严重,如果教师一味批评,导致学生对教师丧失信任感,容易造成教师采取“放羊式”教学。

提高说服教育、形象感染、感情投入。目前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基本上是95后,基本已经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了一定审美观。对体育教师行为方式有了一定认知能力。良好的教师形象,道德修养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但是调查中显示学生对体育教师课堂说服教育、形象感染、感情投入方面不太满意。这也说明体育教师应该适当投入感情,缩短与学生之间距离。

多运用激励鼓励、表扬肯定管理方法。调查中发现,表扬肯定教师认为体育课堂管理中运用只有60 %,激励鼓励仅占50 %。访谈过程中,体育教师认为当代大学生已经有着很强的认知能力,在课堂上不需要太多的鼓励和表扬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这两种管理方式不满意度高达80 %以上,这足以说明当代大学生依旧在课堂上渴望得到表扬肯定。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在行为上表现良好,教师在给予适当的表扬与肯定,学生会争取表现更好,这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

重视个体差异。学生作为体育课堂主体,由于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高中体育技能学习水平各不相同,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也不同。如果在大学体育课堂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表2中74.25 %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课堂重视个体差异的做的不够好。而表1中体育教师个人差异选择占60 %。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注重课堂上个体差异,更加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教学内容与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体育锻炼内容。在技能水平学习过程中,注重不同差异的学生考核评价不同的原则。

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课是高等艺术院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最后阶段。体育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合理运用各种管理行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保证体育课堂健康、有序地进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发挥体育课的教育功能。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课堂管理办法,教师与学生充分讨论课堂纪律,共同制定明确的课堂纪律要求,从而更加有效地约束学生课堂行为,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融洽,良好的课堂秩序是保障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注重因材施教。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技术水平、不同体育项目采用不同课堂管理方法。同时管理方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各种管理方法的互补性作用。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特点,保障教学任务顺利进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够掌握先进的课堂管理教学理念,才能够更加合理有效运用课堂管理方法,从而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1] 董光辉.激励理论视角下的K中职学校教师课堂管理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5.

[2] 车伟艳.有效课堂管理的范围、要素及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5(4):4-7.

[3] 赵菁.提高课堂管理实效性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3):76.

2017-04-17

冯伟(1985-),男,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定向运动、体育经济,电话:15131668650。

G807.4

A

1671-4733(2017)04-0074-02

猜你喜欢
课堂纪律艺术院校体育课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体育课
关注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率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课堂纪律应具有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