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下的大学生实习外包机制探析

2017-03-12 19:48程录庆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外包大学生学校

程录庆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工程系, 江苏南京 210003)

社会转型下的大学生实习外包机制探析

程录庆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工程系, 江苏南京 210003)

实习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社会的转型使得大学生实习问题出现困境.解决当下大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应借鉴“服务外包”的做法,加强实习外包的组织与管理,实施多种多样外包实习方式.建立大学生实习外包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正式确立外包模式是大学生实习的一种形式,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法规,以使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签订的实习协议在执行起来有法可依;政府应当扶持外包模式,可以建立由政府、高校、学生、企业共同分担大学生实习成本的机制;高校也应对大学生实习实训教学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大学生实习是涉及社会多方面的资源协调的系统工程,全社会都应尽一分责任和义务.

大学生实习;服务外包;社会转型

1 关于实习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 所谓实习(本文专指大学生在学期间的实习), 是指为了使学生掌握某专业技能、 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而开展的、 在机关、 企事业单位从事真实性工作的实践活动[1].实习是需要资源的, 在计划经济时期, 大学生实习所需的资源由国家统一调配, 高校根据实习计划为每一位大学生安排相应的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 接纳学生实习的企事业单位也与高校联系紧密, 这种机制有效地保障了大学生的实习需求. 后来,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传统的高校——企事业单位之间合作的大学生实习平台逐渐消失, 各个企事业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不再承担大学生的实习义务. 但是, 与此不相适应的是, 各高校的大学生实习教学计划却未作出实质性的改变, 形式上依然沿用以前的做法, 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学生的实习教学空有形式, 实际上却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据笔者了解, 当下, 除少数领域性强的专业, 如医学类、 军工类、 造船、 航空、 路桥、 水产、 特种设备制造等, 尚还保留成熟的实习平台可供利用外, 多数专业的实习教学却只能以“各显神通, 零敲碎打”的方式临时找实习单位勉强维持, 或者无奈地推给学生自己解决实习的单位, 学校盖章了事. 这样的实习, 缺乏系统性和严肃性, 流于形式, 效果很难有保证.

大学生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实习权也是一种受教育的权利, 高校有义务和责任尽可能地保障学生的这一权利. 虽然传统的大学生实习机制渐行渐远, 但是大学生的实习问题却不容回避, 必须找到适合新时期特点的实习教学机制,与时俱进、 创新发展. 许多学者也在努力探索新的大学生实习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变化, 提出了诸如在校企联合、 产学研结合的框架下满足大学生的实习需求的设想, 或者学校自身建立实习基地的办法, 等等. 实践来看, 这些设想或办法也存在种种的不足, 如“校企联合”可能高估了学生和老师在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实习基地”所需的巨额资金也是一般学校无法承担的, 等等. 本文讨论将“公共服务外包”的做法引入高校实习教学领域, 探索大学生实习项目外包的模式, 为当下大学生实习难题找寻解决途径.

2 大学生实习外包的内涵阐释

“外包”一词, 出自加里·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 意思是“外部资源利用”, 指将自身实施效果不理想的事交由外部组织去做, 通过引入外部力量以达到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2]. “外包”作为一种项目实施手段, 在市场机制的导引下, 已广泛运用于经济、 生活的各个领域.

“实践出真知”. 理想的实习应该能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当中, 与所在的实习单位员工同样地进行劳动, 唯如此, 学生才能获得对社会、 对专业技能的全面且具体的感知, 从而有能力重新审视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 摆脱束缚、 发挥创造性. 这样的实习经历也将使学生长期甚至终生受益. 笔者认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果高校无力为学生安排真实的实习岗位, 不妨将大学生的实习环节打包成一个服务项目, 委托校外的企业(实习单位)组织实施, 学校、 学生、 企业三方签订实习服务协议, 学校以甲方的身份, 按实习要求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和管理. 高校将学生实习项目外包是商业行为, 实行合同管理, 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这种做法应当成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实习难的一个途径.

简言之, 大学生实习外包就是引入“服务外包”的理念, 利用外部资源、 购买服务, 将高校不具优势的实习教学环节, 如提供劳动岗位、 工作指导、 安全防护、 考核评定等, 交与相对专业的企业来完成的一种管理模式, 目的是科学利用资源, 节约成本, 且使学生获得更高质量的实习体验.

3 大学生实习外包的实践意义

3.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习成效

学校将大学生实习业务外包给企业, 企业按三方(学校、 学生和企业)签订的协议履行实习服务的义务. 一方面, 由于有实习协议的约束, 企业就不便以“学生工作经验不足”“实习妨碍正常工作”“设备不能使用”等借口对学生的实习活动加以推诿, 保证学生能正常完成实习工作; 另一方面, 作为接纳学生实习的单位, 企业也负有管理和指导学生的义务, 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眼高手低”“挑肥拣瘦”“厌恶劳动”等认识上的偏差, 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此外, 与学生个人联系实习岗位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不同, 外包式实习以合同的形式建立了学校、 企业和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 使实习过程更具有系统性和严肃性, 学生在一个集体中参加实习, 相互交流、 相互竞争、 相互促进, 从而能达到更好的实习效果.

3.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虽然就业不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但是市场经济下, 就业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首要考虑的问题,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就业能力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 外包式实习能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的运作实况, 亲身参与到企业实际工作当中, 对学生深刻理解将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无疑有着切实的帮助. 而且, 外包式的实习有较大的灵活性, 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实习的内容作出调整, 甚至实现高校与企业联合的“订单式”实践教学, 灵活的实习机制能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3]. 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的时候, 往往也比较注重学生的实习内容和表现, 认为拥有良好且恰当实习经历的学生进入职场后能更快适应工作角色, 更能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工作, 发挥创造力. 如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把部分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外包给南京焦点科技有限公司, 就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加过实习的学生在毕业后有不少就加入了该公司.

3.3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如今, 高校青年教师几乎都是从学校高学历毕业以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 没有企业工作的经历, 对企业生产和管理没有实际经验. 这带来两个问题: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实习; 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与实际脱节. 笔者认为, 通过让这些教师参与学生的外包式实习能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学生到企业实习, 教师带领是必不可少的, 应鼓励青年教师跟随学生下到企业实习, 只是此时教师不再是“指导”角色, 而是“带队”角色, 在实习的过程中, 教师一方面起到管理学生的作用, 一方面也“顺便”实现自己了解企业实际的目的. 参与了实践的教师不仅逐渐有了指导学生实习的资历, 也会融合他所了解的企业工作实际开展课堂教学和科研, 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教学水平. 此外, 现代社会, 知识更新的速度以分秒计, 书本中的知识不可避免地滞后于高速发展的现实, 即便拥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 如若长期不接触实际, 也难免与社会需求脱节, 通过在外包式的实习中指导学生的实践, 自身也能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4 有利于高校教育与市场接轨

近20年来, 大学生的数量不断扩张, 每年有数百万大学生涌向就业市场. 就业市场的需求因为社会持续不断的创新而快速变化, 高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均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以使毕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 实习教学是其中重要一环. 与传统的实习模式相比, 外包式实习形式更加灵活, 通过修改学校、 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实习合同, 即可对实习的内容作出调整, 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并且, 教师、 学生在企业实践中产生的新的认识和想法也可以及时反馈到学校来. 经过讨论, 这些新鲜的资讯将是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依据, 由此, 形成高校与企业互动的良性循环. 外包式的大学生实习就像安装在社会市场前沿的一个传感器, 牵动高校教育改革的全身, 促进高校与市场的接轨.

4 高校对实习外包的组织与管理

4.1 实习外包的项目组织

外包实习项目涉及学校、 学生和企业三方, 学校作为主体, 在实习组织中须尽到主要职责. 第一, 学校应成立实习外包的主管机构, 主管外包式实习协议的签订, 规范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和监督实习过程的执行等. 院系或者教师负责实习单位的沟通、 考察, 确定实习的内容和形式, 以及学生的动员等; 第二, 联合实习单位做好学生实习的评价工作. 现在用人单位往往重视毕业生的实习表现, 一份客观、 权威的实习评价是学生找工作的重要材料之一; 第三, 利用校园网络, 搭建开放的实习信息平台, 为学生和企业提供准确、 及时、 全面的实习信息和关于实习的历史统计数据; 第四, 积极开发和维护实习渠道, 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实习需求.

4.2 实习外包项目的多样性

外包式实习具有商业性质, 需要付费给承担实习任务的企业, 经费的解决是实施实习外包的关键因素. 笔者认为, 除学校增加实习经费预算外, 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外包以解决问题. 其一, 安排学生参加适度的有报酬的劳动, 充抵实习外包的费用. 如帮助实习单位做一些产品宣传、 市场调研之类的辅助性工作. 其二, 发掘学生自身资源. 现在有些学生的家长本身就经营各类民营企业, 可以利用这种家校联合的优势, 解决部分学生的实习问题. 其三, 实行学生付费实习. 学生付费实习应当是一个趋势. 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推进和教育改革的深入, 各种教育资源也渐渐转由市场调配.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 学生实习的费用归根结底将由学生自己买单. 如在美国, 不仅大量学生从事无薪的实习工作, 更有不少学生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以获得优质的实习岗位, 还有学生通过中介公司寻找实习岗位的, 甚至出现实习岗位拍卖的现象[3]. 基于中国国情, 笔者认为, 在一定范围内, 高校向学生收取部分学费以支付实习外包费用是可行且合理的, 但前题是学校要有实习教学的主导权, 组织学生集体进行实习活动, 而不是学生个人的行为. 如果学生个人要求独自实习, 则应限制在假期内, 且学校须加以引导.

总之, 在外包式实习中, 实施的具体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 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 选择合适的实习方式和实习单位. 可以是一个班作为一个实习集体, 也可以是几个同学合起来组成一个实习团队; 可以在一个企业的固定岗位实习, 也可以在多个企业的不同岗位实习; 可以是有收入报酬的, 也可以是实习付费的; 等等.

4.3 高校对实习外包过程的监督

一是学校的实习外包主管机构对实习外包协议进行审查和把关, 确保实习的内容和程序合理且可行. 二是派出实习指导教师全程跟踪实习过程. 学生实习前, 指导教师应察看企业的实习现场; 学生实习中, 指导教师应记录学生的实习表现; 实习后, 指导教师须与企业人员沟通, 作出实习总结. 三是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冲突, 包括实习与课堂教学的冲突, 学生与企业发生的冲突等. 四是注重保护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各种权益, 尤其是免受人身伤害. 五是注重收集参加实习的学生的意见和企业的反馈, 及时对学生进行实习培训和对外包企业作出评估, 探讨新的管理方法, 督促外包企业改进工作, 提升服务.

5 推行大学生实习外包的一些思考

实习外包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实习难的一个途径, 然而, 须认识到, 将大学生实习教学推向市场会面临诸多问题, 有些问题涉及大学生权益, 是学校、 学生、 企业三方无力协调解决的, 需要政府介入,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大学生实习外包制度.

首先,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正式确立外包模式是大学生实习的一种形式, 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法规, 以使学校、 学生、 企业三方签订的实习协议在执行起来有法可依. 本质上说, 大学生实习是大学教育诸多教育环节中的一环, 是教育活动, 实习的大学生与企业不构成真正的劳动关系, 如果缺乏政府层面的法律约束, 实习外包模式难以开展, 这种商业化的实习平台也无法培育. 政府须本着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到教育、 免受人身伤害为原则, 制定具体的大学生外包式实习规范, 以确立学校、 企业及学生三方在执行实习协议时的行事准则, 防止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出现背离教育目的的现象. 如现在普遍存在的企业与学生双方的实习协议, 名为实习, 实为劳务, 把大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 这就偏离了实习的本来面目, 而且造成许多的人事纠纷.

其次, 尽管外包模式是市场的、 商业的, 但实习是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关乎社会公益, 政府应当予以扶持, 可以建立由政府、 高校、 学生、 企业共同分担大学生实习成本的机制. 一方面可以对签订了实习协议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或贷款,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实习; 另一方面对提供实习服务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如按接收大学生人数实行一定比例的税收减免或用工上的优待, 让更多的企业愿意接收大学生实习[4].

再次, 高校应对大学生实习实训教学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普通大学生在校四年, 实习实训项目很多, 具体项目的开展形式须视情处理. 一些在学校内可以解决的实践活动不可一味地外包了事, 只有像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之类重要的实践项目适合外包. 另外, 对学生个人联系的校外实践活动也可以尝试管理起来, 比如给予认可、 评定, 计算相应的实践科目的学分等.

最后, 要重视的是, 大学生实习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协调, 是系统工程. 外包式实习所签订的学校、 学生、 企业三方的一纸协议, 无法充分体现实习对大学生教育意义的所有内涵. 换句话说, 市场机制实际上不能完全解决大学生实习问题. 高校和企业在遵守外包实习合同的同时, 都应该认识到:自己一方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 不是纯粹的生意, 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才是考虑和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的出发点和原则. 大学生终将走向社会, 大学生的素质与企业及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对大学生的教育, 不仅仅是高校, 全社会都是有责任和义务的.

[1] 黄芳.论大学生的实习权[J].高教探索,2011(3):38-42.

[2] 李大伟.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外包”形式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39-40.

[3] 王景枝.大学生实习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2-4.

[4] 张炼, 王新凤.我国大学生实习问题的政策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1(8).

[责任编辑 李继峰]

Exploration of the Outsourcing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Internship under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CHENG Lu-qing

(Management Engineering Department, School of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China)

Internship is an indispensable link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Nevertheless,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has brought about many difficult problems for student internship. “Service outsourcing” approach is a plausible solution to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internship project outsourcing mode, in order to give the University by outsourcing practice work to provide a reference,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outsourcing internship, and analyzes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outsourcing work, as well as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lementing outsourcing college student internship.

college student internship; service outsourcing; social transformation

2016-12-08

程录庆(1971—), 男, 江西上饶人, 副教授.

CT424.4

A

1009-4970(2017)08-0077-04

猜你喜欢
外包大学生学校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论“互联网+”时代档案服务外包的问题与策略
大学生之歌
学校推介
业务外包在“慕课”中运用的分析
开展铁路电务设备维护外包的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中国外包市场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