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3-12 19:48娄颖颖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共青团大学生

娄颖颖

(洛阳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河南洛阳 471022)

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娄颖颖

(洛阳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河南洛阳 471022)

高校共青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的主阵地,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已成为高校共青团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当前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专业性不足,也缺乏前期规划、中期指导和后期评估.因此,应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专业技能、提升创业能力;加强与校就业处合作,建立创业实践平台落实创业项目;组织校外企业家与校内专业教师成立创新创业导师库,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

高校共青团;大学生创新,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校招生就业处、 校教务处、 校团委以及二级学院等部门的互相配合. 高校共青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阵地, 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目前, 多数高校以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为平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这一平台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实效性也不强. 高校共青团应以学生为本, 结合自身优势, 全面、 科学、 合理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促进青年创新创业是共青团中央对各级共青团组织提出的任务与要求.

2014年共青团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共青团促进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共青团在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中的目标、 任务和要求.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高校共青团组织本就肩负着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 因此, 在新形势、 新要求下, 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自然成为高校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1 高校共青团做好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意义

1.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00多万, 比2015年至少增加10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在校大学生深感就业压力. 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的主阵地, 应充分发挥其优势,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通过组织社会实践、 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措施,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沟通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 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缓解其就业压力[1].

2. 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2].

为增强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效性, 高校共青团组织需与时俱进, 以“学生”为本, 不断总结工作经验、 创新工作理念、 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同时也是自身的自我创造、 自我成长.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提升创业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迫切希望, 高校共青团肩负着引领青年、 服务青年的职责, 因此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提升其创业能力, 能有效提升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广大青年学生心中的权威与影响力.

2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

2.1 以竞赛活动为平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多数高校共青团组织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 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有关创新创业类型的比赛来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学生因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创新意识淡薄、 创新理念陈旧、 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通常难以在相关比赛中获取佳绩, 多数大学生无法在比赛中获取成就感, 导致对创新创业失去积极性与热情. 对于少数在比赛中获奖的作品, 高校共青团并未通过搭建创业实践平台等措施帮助学生落实创业项目, 无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创业能力, 获奖作品最终随比赛的结束而石沉大海.

2.2 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专业性不足

高校共青团组织成员多数由辅导员构成,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经验丰富, 但对服务来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指导缺乏专业性、 针对性和实效性.

2.3 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缺乏前期规划、 中期指导和后期评估

整体上看,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未形成完整的服务机制, 只是以活动为平台服务学生创新创业, 其举措缺乏系统性、 科学性.

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应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 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树立创新理念、 提升创新能力”为中心, 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优势,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 落实创业项目、 创建专业导师库来全面构建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 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提升共青团工作的实效性.

3 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对策

1. 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优势,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引领青年思想的主阵地, 其组织成员是由各学院优秀辅导员构成, 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 因此高校共青团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开设青年论坛创新创业特色版块, 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多数高校共青团都设有不同形式的青年论坛, 其举办意义多是通过邀请校内外杰出青年举办讲座, 从而向大学生传播思想正能量、 达到学习交流的目的. 高校共青团组织可邀请有创业经历或在往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 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的校友或杰出青年作为青年论坛创新创业版块主讲人, 定期为广大学生做讲座, 讲述自己创业过程或参赛经历, 以此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大学校园各类文化活动的主要举办方和组织者, 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创新活动形式,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高校共青团常规活动有团日活动、 先锋杯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 挑战杯等活动. 高校共青团应改变以往统一活动主题、 统一活动形式的习惯做法, 鼓励各学院分团委结合自己学院专业特点创新活动形式, 并在每项活动评价体系中设立最佳活动设计奖, 以激励各学院学生创新活动形式、 培养创新思维.

2. 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锻炼专业技能、 提升创业能力[3].

创业者应具备的创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和创业素质, 创业素质包含创新意识、 创业热情、 团队精神、 领导才能等. 为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高校共青团应鼓励各个学院结合专业特点有效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并积极主动帮助学院联系不同类型企业, 为学生提供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实践岗位, 增加与企业沟通交流的机会, 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在实践过程中将自己在学校学习到的科学文化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锻炼专业技能, 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在企业实践期间, 学生将学会如何同员工或同学加强合作, 提高工作效率, 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提升与人合作的能力. 通过对自身专业在社会实际中运用的了解, 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3. 加强与校就业处合作, 建立创业实践平台, 落实竞赛项目.

高校就业处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创新创业等课程的主要承担单位, 肩负着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职责. 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多数是由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的, 因此, 高校共青团应加强与校就业处的沟通合作, 联合建立创业实践平台, 一方面为学生把创新创业知识、 创新创业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机会, 另一方面也为在创业计划竞赛、 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中获奖的项目和作品给予孵化和落实的平台.

创业实践平台可以众创空间的形式建立, 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 配套电脑设施, 相对成熟的创业项目可给予资金支持. 创业实践平台的建立可避免创新创业类比赛仅仅只是为赛而赛的境况, 创业项目的落实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以及参与创新创业类比赛的积极性.

4. 组织校外企业家与校内专业教师成立创新创业导师库[4].

高校共青团组织成员多是由各学院辅导员构成, 辅导员专业多是思想政治教育, 只是对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通识性知识有大概了解, 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金融分析、 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 成立创新创业导师库, 在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以及通过创业实践平台落实创业项目时给予针对性、 高效性地专业指导.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一项需要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长期引导、 不断完善的系统性工作. 当下, 高校共青团组织应改变仅仅依托创新创业类比赛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 应以学生为本, 充分发挥共青团优势, 建立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机制,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提升创业能力、 落实创业项目、 加大专业教师辅导力度. 以此, 科学、 合理、 系统全面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1] 郑其文.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以福建江夏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19(27):14.

[2] 崔伟.发挥高校共青团优势促进青年学生就业创业[J].企业导报, 2014(11):105.

[3] 李明敏.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体系构建[J].陕西教育, 2012(7):109.

[4] 王元元.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_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 2016(1):33.

[责任编辑 尹 番]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ervices of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for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LOU Ying-y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Luoyang 471934, China)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as a main pos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serving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as become the duty of the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serv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s service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rom the four perspectiv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enhancing th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implementing the entrepreneurial projects and establishing the entrepreneurial mentor library. With the advantages,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to serve th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etter.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ntermeasures

2017-03-21

娄颖颖 (1990—), 女, 河南汝州人, 助教 .

G473

A

1009-4970(2017)08-0092-03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共青团大学生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长春第十一届[秋季]连锁加盟创业项目展览会
学创业应用 如何选择做健康事业 范俊宏康复 火爆创业项目
大学生之歌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