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类习作教学策略

2017-03-16 07:16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立足点观察法事物

观察类习作教学策略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西城中心小学 陈 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第三学段的“习作”目标中,有这样的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由此可见观察的重要,观察类习作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例。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进行观察类习作的教学呢?有什么策略?

一、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1.调动各种感官去观察事物

怎么观察呢?用什么“武器”才能对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呢?简而言之就是:动起来——动眼,动手动脚,动嘴,动耳,动鼻,动心。

(1)动眼,就是用眼睛看。可以远眺,近望,仰视,俯视,环视,以此看清观察对象的形象、大小、颜色、美丑等特点。

(2)动手动脚,就是用手、脚(身体)去接触观察对象,可以抚摸,揉捏,碰撞,踩蹋,以此感受观察对象的冷暖、软硬、粗细、轻重等特征。

(3)动嘴,就是用嘴品。可以吃,喝,嚼,啃,以此感受观察对象(仅限食物)的酸甜、苦辣、涩麻、咸淡等味道。

(4)动耳,就是用耳朵听。可以远听,近听,侧耳听,以此感知声音的圆润、舒缓、婉转、动听等音色。

(5)动鼻,就是用鼻子闻。可以饱嗅,触嗅,以此感知观察对象的香、臭等气味。

(6)动心(感觉),就是用心去感受。用以上五种方法,观察了某一事物、某一人之后,你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或平淡如水,或撕心裂肺,或喜洋洋,或悲威威,不一而足。

教会学生们调动各种感官去观察事物,所得到的观察结果是具体的、丰富的、独特的。

2.选好立足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告诉我们,观察者站在不同的地方(即立足点不同),观察同一个事物,所看到的事物也就不一样。教师要指导学生选好立足点进行观察。

(1)定点观察法: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观察事物的方法。应用定点观察法时要注意:立足点确定好之后不再变动,要选择能够全方面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或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或从近到远,或兼而有之,依次观察。

(2)动点观察法:就是连续移动观察位置,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应用动点观察法时要注意:观察时,要确定好“动”的路线,切忌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否则层次就很混乱,所观察到的事物也是支离破碎的。

掌握并应用观察方法,是写好观察类习作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将观察与联想、想象相结合

联想,就是由此人、此事、此概念引发而想到相关的彼人、彼事、彼概念。想象,就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头脑加工而创造出新形象,或推想将要出现的事物的状况。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想象,可以巩固观察的结果,丰富观察的内容,加深观察的心理体验。在习作中应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可以使习作更加生动。

比如,有一次,笔者带学生去观察桃林,就请同学们思考:这成片的桃花像什么?看了这桃花你们又会想到什么?把观察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有一个学生这样写:一大片粉色的桃花,像粉色的霞光迷漫在山坡上;蜜蜂忙着采蜜,嘤嘤嗡嗡地说着:“今年的桃花开得特别美,赶紧采,我们要酿出世上最好的蜜来”闭上眼,我仿佛喝到了甜美的桃花蜜……

小作者将观察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写出来的观察片断就很生动。

观察与联想、想象相结合,是写好观察类习作的关健。

三、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类习作训练

笔者从下面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观察类习作训练。

1.根据教材要求进行观察类习作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至六年级,每一个学期都有观察类的习作训练,笔者在教学时,会根据习作要求进行指导。比如,在上三上习作三(人教版)时,笔者先选择一幅画——《秋天的田野》,展示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并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下面是该次习作教学的指导片断:

笔者:亲爱的同学们,这是一次看图习作训练,怎样才能写好这次的习作呢?

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笔者:正确!请同学们观察画面上画了哪些植物,这些植物是什么颜色的;画了哪些动物,动物们都在做什么;画了哪些人,他们又是都在做什么,他们的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

学生:我观察好了,不知怎样才能把习作写生动?

笔者:可通过丰富的想象来充实画面的内容。通过想象,让画面上那些静止的、不动的一切都“活”起来……

学生:我这样写画面中的苹果:红红的苹果从树叶里探出头来,好像在对农民朋友们说:“快把我们采摘了吧!我们又香又甜,定能卖个好价钱!”

笔者:真是生动。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联想来丰富画面的内容,还可以根据画面的内容,联想到你们在生活中见过的与画面类似的景物。

学生:我这样写画面中的稻子:黄色的稻子像金子一样,一直铺到山脚下,一阵风吹来,涌起金色的稻浪。

……

类似这样的习作指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灵活机动地进行观察类习作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写好观察类的习作,除了完成教材上的任务之外,教师还要灵活机动地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并进行观察类习作训练。比如,有一天,笔者发现“白云飞动蔚蓝天”的美景,当即请全班同学到操场观察,告知学生要注意观察白云的形状及其变化,并将观察与联想、想象相结合,用生动的语言将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很多同学都写得很好。其中最出彩的是:

天上的云,像一群小白羊在蓝天下奔跑,跑着跑着,它们就变成几只小狗,趴在那儿;没多久,小狗们全都站起来了,不断地向上长,长着长着,就长成了一只大猩猩,它好像生气了,用双手捶打自己的胸……我真想借孙悟空的筋斗云腾空而去,与它们一起玩耍。

这种灵活机动的观察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学生通过写观察片断,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训练与教材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类习作训练是写好观察类习作的不二法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武宏钧.跟我学观察【DB/OL】. www.pep.com. cn

【3】智力宝学生综合词典编委会. 智力宝学生综合词.【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

猜你喜欢
立足点观察法事物
基于扰动观察法的光通信接收端优化策略
美好的事物
观察法求解至少有一个有理根的一元高次方程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观察法的运用
行动观察法评价的5种应用形式
奇妙事物用心看
浙派人物画的立足点
——重读方增先《粒粒皆辛苦》
深化医改有四个立足点
守住语文阅读教学的立足点
Mining the Moon Becomes a Serious Prosp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