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软膏在慢性肝病患者长期输液中预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2017-05-04 01:13陈玉芬年素娟晏定燕
浙江医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静脉炎软膏肝病

陈玉芬 年素娟 晏定燕

●护理园地

三黄软膏在慢性肝病患者长期输液中预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陈玉芬 年素娟 晏定燕

目的 观察三黄软膏在慢性肝病患者长期输液中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8例慢性肝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方法,观察组在常规输液的基础上,从静脉穿刺点上方1cm处沿静脉涂抹三黄软膏。观察两组患者在输液15、30d静脉炎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在输液15d和30d时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5.4%和23.1%,对照组在输液15d和30d时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32.7%和42.3%。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慢性肝病患者在长期输液过程中使用三黄软膏涂抹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三黄软膏 静脉炎 预防 慢性肝病 长期输液

静脉输液常会造成静脉炎等并发症,这大都是由于输入高浓度或强刺激性的药物所致。慢性肝病患者住院期间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静脉输液治疗,药物刺激血管,加之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差,皮肤色素沉着,血管脆性增加,输液进针时易穿破血管,拔针后易致皮下瘀斑,同时每日输液持续时间长,易发生液体渗漏、使得静脉炎发生率较高[1]。静脉炎发生后以往采用硫酸镁、土豆片外敷可以适当的缓解静脉红肿疼痛的情况,但是静脉炎应以预防为主[2-3]。笔者应用医院自制的三黄软膏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208例慢性肝病患者,其中男157例,女51例,年龄20~66(41.3±2.0)岁;慢性肝炎病程5个月~7年,平均(4.0±1.2)年;输液时间15~60(40.0±8.0)d。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76例,酒精性肝病32例,各型肝病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制订的诊断标准[4-5]。注射部位为同一手背和前臂的同一静脉不同部位,使用的药物有苦黄针、复方甘草酸单胺注射液、N-乙酰半胱氨酸木糖醇注射液、门冬氨酸鸟氨酸针、前列地尔注射液等药物。将20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4例,其中男80例,女24例,年龄24~66(40.8±1.92)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酒精性肝病14例;手背注射82例,前臂注射22例。对照组104例,其中男86例,女18例,年龄20~63(43.3±2.8)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酒精性肝病18例;手背注射78例,前臂注射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注射部位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威高输液器[中国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准)2014第3660426号,0.7×19TWLB],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方法治疗,不给予干预措施。观察组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除常规静脉输液外,从静脉穿刺点上方1cm处沿静脉方向涂抹三黄软膏(成分为大黄、黄芪、黄柏三味中药,按照1∶1∶1g比例粉碎后过筛,另取凡士林7g烊化后,将中药细粉倒入后搅拌制成软膏,所有患者使用为同一批次2016-04-21),涂抹长度为4cm,宽2cm,厚3mm,清洁纱布覆盖6h后去除,输液期间持续应用三黄软膏,观察局部脉管是否红肿、疼痛及沿静脉走向的皮肤有无变红,有无静脉条索现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15、30d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静脉炎评价采用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S)2011版静脉炎评价指标[6]。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发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肿胀,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肿胀,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物的长度>2.54cm,有脓液流出。观察期间凡出现1级以上(含1级)的静脉炎症状即诊断为静脉炎。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Manm-Whitney U检验。

2 结果

输液15d和30d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输液15d和30d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例(%)]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输液15d和30d后,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3 讨论

在临床用药治疗中,静脉炎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局部疼痛、红肿及可触及硬结或静脉条索样改变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上臂静脉管因其管壁较细而成为静脉炎的好发部位。不同文献报道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很大,主要是与静脉应用药物、注射部位、选择的患者及观察时间点不同有关。本研究因为选择慢性肝病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故分别观察15d和30d静脉炎的发生率。

慢性肝病患者是一特殊人群,易引发静脉炎的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了[7-8],可能因素如下:(1)机体免疫力低下;(2)肝硬化、重症肝炎患者凝血功能差;(3)长期输液,反复静脉穿刺,血管机械性损伤;(4)治疗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以上机械、化学、自身等因素,使静脉管壁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性改变,使静脉血管收缩、机化。尽管外周静脉留置针已经开展的较好,但长期留置刺激性较大的导管于静脉内也会引起血管壁炎症,加之很多患者不愿意静脉留置,导致患者1次/d以上的静脉穿刺是不可避免的,长期反复静脉穿刺,血管机械性损伤引起静脉炎。前列地尔即前列腺素E1,具有扩张外周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在重症肝炎患者中应用普遍,但其本身为致炎、致痛物质,在静脉给药过程中容易导致静脉炎。N-乙酰半胱氨酸木糖醇注射液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肝细胞凋亡,广泛用于肝衰竭早期治疗,以降低胆红素、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但该药血管刺激性较强,容易导致静脉炎,使部分患者对该药不耐受,影响药物的使用。

静脉炎的发病机制与中医学所记载的“恶脉”相似,是输液过程中药物刺激脉络所造成的局部血流不通畅所致,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气血不畅,则局部肿胀;瘀血内蕴,瘀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破损,血溢肌肤,则局部发红。治疗以上病症的主要方法为使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药物。三黄软膏为经典名方,由大黄、黄芩、黄柏3味中药组成。药理学证实[9-11]:大黄主要成分是蒽醌类衍生物,能有效清除血液和组织中的氧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破坏,减少有害因子的释放,外敷可抗菌、抗炎、活血化瘀、镇痛止痛。黄芩活性成分为黄芩苷及黄芩素,具有抗菌、解热镇痛、抗氧化等作用,能加速损伤的修复;黄柏具有小碱、黄柏碱等,可用于疮疡肿毒,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功效。3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托毒排脓之功效,在静脉出现炎症的早期能抑制炎性细胞向炎症部位移动,减少炎性渗出,从而减轻炎症的发生。

本研究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三黄软膏对静脉炎有明确的预防作用,并且具有制作简单、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的特点,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朱秀兰,李悦,李华,等.长期输液致静脉炎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8(13):489-490.doi:10.3969/j. issn.1671-3141.2013.18.394.

[2]冯莺,俞琦,周玲,等.三黄软膏防治诺维本所致静脉炎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41-343.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2.04.020.

[3]鲍冠君,冯莺,俞琦,等.三黄软膏不同时段外敷防治诺维本致静脉炎的实验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7):19-20.doi:10.3870/hlxzz. 2013.07.019.

[4]王贵强,王福生,成军,等.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9(5):570-589.doi:10.3877/cma.j.issn.1674-1358.2015.05.001.

[5]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2010年修订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26(3):229-232. doi:10.3969/j.issn.1008-7 1 25.2010.10.011.

[6]姜红,肖丽,范玲,等.水胶体敷料贴敷治疗及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术后静脉炎效果[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795-1797. doi:10.3969/j.issn.1671-7171.2014.09.047.

[7]肖春玲,周静,潘柳文,等.三七醇外敷治疗慢性肝病病人输液所致外周静脉炎[J].护理研究,2004,18(7):1165-1167.doi:10.3969/j. issn.1009-6493.2004.13.019.

[8]仇觉俊,王彩凤.肿瘤患者发生输液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31(6):696-700.doi:10.3969/j.issn.1674-8115.2011.06.002.

��建华.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咸宁学报,2009,23(4):368.

1008-0635(2009)04-0368-01.

2017-02-23)

(本文编辑:沈昱平)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17.39.7.2017-353

310023 杭州市西溪医院护理部

[10]张佩英.中药材黄芩的药理分析及炮制方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11):42.doi:1007-8517(2010)11-0042-02.

[11]杨周平,武志军.中药黄柏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J].甘肃医学, 2010,29(3):329-331.doi:1004-2725(2010)03-0329-03.

猜你喜欢
静脉炎软膏肝病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任何类型的咖啡都或能降低慢性肝病风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软膏开封能放多久
软膏开封能放多久
软膏开封后应在一年内使用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