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实践通识教育面临的困境和路径探索

2017-05-31 11:34陈芳媛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5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人才培养

陈芳媛

【摘要】通识教育成为各大高校改革创新的新思路,但具体实践过程中却面临着传统价值取向根深蒂固、缺乏通识教育氛围、过分强调专门人才培养、教学资源不足、存在認识偏差与错位等各种困境。面对现实挑战,本文尝试从明确教育目的、厘清通专之间的关系、教与学的方式变革、抓好教学与管理、课程设置与选课机制的建立、如何持续进行通识教育六个方面进行路径探索。

【关键词】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48-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严重的弊端,包括重文轻理、专业狭窄、学生知识结构过于单一等严重影响到创新人才的培养、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国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探索并实践“通识教育”模式。2015年11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成立“大学通识教育联盟”,为通识教育的发展迈出了一大步。2016年3月颁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1]。由此可见,如何促使通识教育有效实施,并与专业教育融合贯通是当代高等教育哲学的使命。

一、通识教育的基本内涵

古今中外,学术界对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有不同的见解。通识教育作为美国独特的教育理念及实践模式,与欧美古老的自由教育,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2]。通识教育的内涵,首先是指“面向全体的教育”,第二,通识教育是共同性的教育,力求以共同要求克服专业分化[3]。在我国,最通常的理解有两种:(1)广义的理解,既包括非专业教育,也包括专业教育;(2)狭义的理解,只包括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作准备的那部分教育,即非专业教育[4]。本文取广义的观点,认为通识教育是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过通识选修课、学科大类平台课和学生集中管理、校园文化等创设的隐性课程,还包括民主化的专业教育等途径,最终培养出“完整的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通识教育的“通”不是什么都知道的意思,而是指贯通、通达,遇到问题能用开阔的视角进行沟通,运用综合性的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通识教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点。虽然各大高校看到了通识教育的吸引力,但具体的思路和做法并不清晰,实施过程困难重重。

1.功利性、实用性价值取向根深蒂固

在中小学教育中,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唯分数论、唯专业论、唯就业论的大环境使得功利性、实用性教育随之成为通识教育实践的一大障碍。到大学阶段,学生、教师、乃至整个社会以就业为导向,认为所学的课程必须在市场上能看到实实在在的用处,衡量高等教育有效性的标准在于是否找到好工作。然而,通识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功利性、实用性的教育,不是让你去找一个好工作,不是为了培养你今后可以在一个复杂的市场当中有多少灵便型;通识教育是要你回到人为之人的根本去[5]。所以,通识教育是超越功利性的,它的实践在短期内无法看到实用价值,但是在人的一生中,其重大影响将逐渐显现出来。

2.缺乏通识教育的氛围

通识教育在没有学校的政策、制度支持下,没有专职的通识教育教师的情况下,忙于做科研和发表文章的教师在没有归属感的基础教育学院做“兼职”工作,难免不受重视。实际上,我国高校推行通识教育是在大部分教师和学生没有参与其中,没有了解事实的情况下悄然推行的,结果“当事人”摇旗呐喊,而“局外人”却只能勉强呼应。同时,这一变革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一部分教师的利益,导致学校内部的反对声、抵触声此起彼伏。除了教师,部分学生也没有完全理解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最终演变成为学校、学院上层的“独角戏”。

3.过分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作为某种特定的专业人、职业人而存在的。目前,我国高校专业化的学科逻辑是通识教育实践的最大瓶颈。通专之争,使得“通”被视为表面且肤浅,“专”则被看成终极目的。

众所周知,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然而这种专门人才很可能是只追求个人经济成功,力争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不关注社会、关心社会问题,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在社会压力的推动下,部分大学生希望尽早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为未来的研究生学习或深造打下基础,通识课程的出现似乎成了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障碍。在此阶段,他们无法理解通识课程的重要性,甚至产生了一定的排斥感。

4.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通识教育倡导以小班教学为主,以讨论法、经典阅读等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无疑需要更多、更优的教师、基础设施、教学环境等教学资源。即便学校给予大力支持,保证物质基础能满足条件,但教师却很难满足学生和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本身的要求。一方面,教师数量上有很大的缺口;另一方面,通识教育所要求的教学能力、课程质量与现实也存在差距。对于通识教育来说,专业人士向非专业人士讲课,既要深入浅出,让学生能够听懂,也要灵动活泼,抓住学生的兴趣[6]。若要把握中间的度,实属不易。

5.存在认识偏差与错位

目前,国内诸多高等学府大胆地尝试通识教育,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呈现出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偏差与错位。一部分高校将通识教育等同于文理教育,倡导文理互通,学文科的同学补充一些理科的知识,学理科的同学补充一些文科知识,以期弥补大学之前断裂的知识结构。一部分高校将通识教育完全等同于人文教育,主要针对理科自身缺乏通识性的缺陷。一部分高校按照精英教育的模式推行通识教育,还有人认为通识教育就是经典教育,等同于“通选课”。诸如此类,学者、各大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具体实践方式也出现了不同路数,不免呈现出与通识教育的核心思想南辕北辙的现象。

三、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路径探索

1.明确通识教育的目的

在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之际,我们需要追问社会对大学教育的期待究竟是什么?大学教育提供了社会期待的东西吗?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什么?[7]通识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出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专业人才,而是促使学生在宽阔的基础知识的支撑下对自己的专业、未来所处的社会关系做出理智的判断和选择,成为一个通专兼备、知行合一、通融识见的“完整的人”。

从现实意义上来看,通识教育应该是常识教育,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的教育,是培育公民意识,培养“四有”青年的有益变革。总之,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职业人来培养[8]。

2.厘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通识教育以理性主义为基础,强调理论高于实践,重在知识的广度拓展;而专业教育以经验主义为基础,强调实践高于理论,重在知识的深度挖掘。实际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各有侧重。主张推行通识教育者认为,大学教育应该指向人的内心,而主张推行专业教育者则看重外部世界的发展需要。仔细考究,它们之间的分歧在于对学生需要的看法不一致。通识教育把学生的需要理解为“理智的卓越”[9],专业教育则把学生的需要主要理解为获得成功或较高的社会地位。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之前不是非此即彼、分离、对立的关系。通识教育对于专业教育而言是一种补充和平衡,是一种延伸与深化,二者是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的统一。在通识教育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通专兼备的人才,既有宽阔的基础知识、跨学科的思维能力、理智的选择,又有扎实的专业本领。

3.教学方式方法、学习方式的变革

通识课程是每一个本科生必须完成的学业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毕业时每一个本科生都应修满相应的通识课程的学分。通识课程的教学应以小班教学为主(20人左右为宜),以讨论法作为重要的教学法,通过讨论、答疑、总结等方式完成教学。通识课程的讨论由任课教师指导,布置开放式的、有相对难度的作业,而每位学生则每周参加2小时及以上的小组讨论,采取对话式、合作式的讨论形式,并完成一篇非正式的感想类文章。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应逐渐从中学的被动学习中脱离出来,学会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4.坚持教学与管理并重

对于通识教育而言,轻管理重教学、轻教学重管理是不可取的。大学通识教育不能等同于通选课,仅仅依靠通识选修课无法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目前,部分高校的通识教育学院所承载的功能主要是对低年级学生的集中化管理。由于大一、大二的学生在学籍管理上不隶属于各大专业院系,院系教师和管理人员不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学生”,学生管理缺乏连续感和归属感,使得学生和管理人员之间,学院与学院之间,学生与学院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缝。由此可以见,专业学院与通识教育学院应保持合作互利的关系,全校师生都应该意识到通识教育不是一个学院的事情,而是全校师生应该共同努力的事情。

5.形成科学的课程设置和选课机制

我国高校大部分采取的是分布课程模式,虽然类别不够丰富、质量有待提高,但已开始努力呈现理想状态。通识教育要求课程设置要体现出“基础宽、综合性强”的特点,一部分课程应该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安排的大众化的学科,一部分课程是为学生即将进行专业学习做准备的课程,最后一部分是学生可以拋开专业根据自己的兴趣任意选修的课程。建立既严谨又灵活的选课机制也是重中之重。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太大,获得的知识将是碎片化的信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若统一度太大,学生的视野将被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选课时容易避难就易,尽可能地选取能拿高分,易拿学分的课程。针对这一情况,实施弹性学制可以使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根据自身的情况在一至四年内修满规定的学分。

6.一以贯之、杜绝分段而治

在实践通识教育的高校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分段而治呈现出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无法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对未来要学的专业有充分的了解,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允许他们选择与自己明确的专业相关的课程,在逐渐了解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一部分学生不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自由选项,使其在不同学科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入专业学习阶段,一些高校开始回归到专门教育模式之中,不再开展通识教育,导致学生无法通过学校提供的渠道了解其他专业的知识,更难进行跨学科研究,起初接受的通识教育逐渐被淡化,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通识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6-3-16.

[2][3]王晓阳 曹盛盛.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挑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 .2015( 04):17-18.

[4]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8—18.

[5]甘阳.通识教育是人的自我超越[DB/OL].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8289cd01012rah.html.2012.2.29.

[6]麦克思研究.哈佛通识教育再掀改革风暴[DB/OL].搜狐教育http://learning.sohu.com/20160602/n452446468.shtml.2016.6.2.

[7][9]周光礼.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02):62-67.

[8]梁美仪.香港中文大学的大学通识教育[R].在通识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北京: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2005.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人才培养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